“医生不挣有数的钱”, 是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的进步

近日,复旦大学医学院博士联盟发布了一则声明,其中说到:医生的收入极低,低至无法正常生存,但是其它收入,比如红包、回扣,大家也都知道不能够拿。可为什么一个劳动高强度,工作高风险的群体的正常收入不能养活自己,还要灰色收入来补充?90%的医生是小医生,哪个药代会傻到给他们送钱?我们不想要灰色收入,谁人可以给我们阳光的收入。这是逼良为娼,然后再回头狠狠扫黄的节奏啊。

“医生不挣有数的钱”, 是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的进步

医生到底应该挣多少钱,这谁都无法回答,因为医生的收入与其他行业一样,除了单位工资条的那部分之外,也可以有着另外方面的社会收入。而这方面的收入虽然上不封顶,但同时也下不保底,这完全看个人的职业能力。也就是说,虽然医生的收入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单位以外的方面,但是,这并不是每个医生都能做到的事,这需要有临床的本领,还需要有为社会提供更多服务的市场认知能力。

曾经有位任黎明医生,在网上以公立医院医生的身份高调“炫富”,让其深陷舆论漩涡。这其实很正常,因为就大多数医生来说,还没有达到任黎明的收入水平,任黎明就像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那些先富起来的人一样,很多人还不习惯认同他们,但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切都会习惯成自然。而从不习惯认同,到习惯成自然,就是社会发展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与再造,今天的不习惯,并不意味着今天和今后的不合理。

而这次,复旦大学医学院博士联盟发布的这则声明,提出的其实还是一个老问题,即医生到底该值多少钱。但社会对这个老问题一直有着不同的解读,并且不可调和,而每提到这个问题时,人们总习惯于先设置一条月收入的基本线,比如1万或是10万,而这样的线也似乎就是人们心理的红杠杠,低于它不行,高于它也不行,因为这条线在不同的解读者心里显现的是不同社会阶层的标志,因此无论怎么讨论,这条线都不会统一。

“医生不挣有数的钱”, 是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的进步

然而,这条线本身就是一条没有必要设置的线,因为医生这种职业,有着广泛的社会价值,而且,有经验的医生更是社会的稀缺资源。而在市场环境中,任何稀缺资源都会以最大化的姿态展现它的稀缺性,当然,这最终都会表现在收入上。

在很多国家,医生这个职业非常受人尊重,收入方面也与这份尊重相互匹配,同时也没有封顶的概念。但是,对于这些国家而言,则很少有人讨论医生的收入问题,因为医生的收入是市场给出的结果,而不是社会在讨论中得出的结果,而对于市场的这种定价机制,是任何讨论者都无法改变的,因此,在国外,人们也更加尊重这种社会化运行的结果,从而不去依自己的意愿划出各种各样的红杠杠,因为人们早已明白的是,市场自有自己的规律,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医生的收入,其实是一种社会需求的证明,他到底该挣多少钱,完全取决于市价值体系的兑现。职业本身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它却有着价值含量之别。一个人如果从事卖茶叶蛋的职业,尽管他与其它职业一样都是高尚的职业,但从价值含量上说,他的价值就无法与研究导弹的职业相比,这听起来好像有些刻薄,但其实这就是价值世界划分的本质由来,而且这也是市场可以给出的唯一答案。

“医生不挣有数的钱”, 是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的进步

正是有了这样的多元的价值构成,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每个人都会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从根本意义上说,这种适合于自己的恰当归位,才是所有行业发展的动因。而作为医生这个职业来说,它关系着社会的基础健康,更关系着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他们的总体价值当然很高,但在何目前的中国,如何实现这种价值却是个无边无际的问题,因为人们还处在习惯于画杠杠的思维模式中,好像如果没有杠杠的存在,就无法说明这个问题。

但其实在市场化的环境中,任何杠杠都是对医生的束缚,而这种束缚,只会限制医生价值的社会化最大发挥。因此,对于医生到底该挣多少钱这个问题,人们心目中首先就要消除红杠杠,彻底将这个问题交给市场。而国家层面也早就提出过,要放开医生发挥价值的渠道,让更多的医生可以合情合理合法地通民间医院坐诊、多点执业、线上咨询、外出讲学等发挥自己更大的价值,从而获得高更高的收入。

“医生不挣有数的钱”, 是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的进步

因此,对于医生这种社会稀缺资源,对他们的收入,不应该给出固定的价码,而应当让医生们在民间医院坐诊、多点执业、线上咨询、外出讲学等方面实现充分竞争,在充分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医生不挣有数的钱,即是社会的进步,也是人们的福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