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广汉:广汉为什么要启动撤市设区工作?

2017年1月8日,德阳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要重点推进撤市设区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完成罗江县撤县设区,

启动广汉市撤市设区,推动什邡市、绵竹市撤市设区和中江县行政区划调整。”

微新广汉:广汉为什么要启动撤市设区工作?

2018年7月召开的德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2018年启动广汉撤市设区,分步稳妥推进什邡、绵竹撤市设区工作”“实施县域经济提质升位行动,支持广汉3年、什邡绵竹5年重返全省十强。”

微新广汉:广汉为什么要启动撤市设区工作?

2018年7月召开的广汉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要促进城市创新发展。城市作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决定了经济社会的转型,必须与城市发展方式转型配套进行。在这样背景下,我们加快城市创新发展,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稳妥推进撤市设区,打造德阳城市新功能区。

微新广汉:广汉为什么要启动撤市设区工作?

广汉“撤市设区”工作启动后

引起了很多市民和网友的强烈关注!

不少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问:广汉为什么要启动撤市设区工作?

 答:首先,撤市设区主要是为了解决广汉发展空间的问题。

建设用地严重不足!从城市空间看,一个城市的发展有两个要素非常关键:一是土地利用规划,二是城市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方面,广汉作为县级城市,目前建设用地比例已经非常高,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明显受限。

拓展城镇发展空间迫在眉睫!在城市总规方面,省上批复执行的《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到2030年,我市总建设用地规模为7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包括雒城、新丰、北外、西外等乡镇的主要地区)建设用地规模为50平方公里,其余14个乡镇建设用地规模为20平方公里。经过多年城市建设后,中心城区余下建设用地规模平均到未来12年(2019年-2030年),每年不足1平方公里,而

14个乡镇的建设用地规模已基本达到上限,这将严重制约我市城市经济建设发展速度,整个广汉城区面积在未来3—5年左右将达到规划极限。现广汉全市人口仅有60.4万,作为这样人口规模的县级城市,在2030年前已无拓展可能。所以,从这两方面来看,进一步拓展广汉的城镇发展空间显得尤为迫切。

 其次,从广汉发展前景看。

微新广汉:广汉为什么要启动撤市设区工作?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竞相比拼的大环境,广汉的发展要想突围、凸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最佳路径就是在成德同城大趋势下,率先成为成德同城发展的先行融合区。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按现有的人口规模和城市总规、土地利用规划条件,不仅提升城镇化水平具有很大难度,而且已经面临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无法落地的窘境,有部分在谈招商项目因不符合规划条件,不得不忍痛放弃。

微新广汉:广汉为什么要启动撤市设区工作?

成德同城重要标志性工程天府大道北延线及沿线城市规划组团、高新区(东区)的用地虽然在德阳市统筹下由其他县代保,但是目前尚无法解决城市规划的问题,这两项建设关系到广汉未来的发展前景,必须尽快解决,并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对比相邻的青白江,虽然人口比广汉少、面积比广汉小,正因为是市辖区,中心城区规划面积却达80平方公里,具有相对宽裕的发展空间。

微新广汉:广汉为什么要启动撤市设区工作?

(成都推进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战略图)▲

广汉撤市设区后,城市规划面积、建设用地指标可以由德阳统筹调剂,满足广汉发展需要。从资源要素角度,可以让广汉保持较强的发展后劲。

 第三,从民生保障方面看。

 1988年,广汉从县改市,意味着经济从农业为主导向工业为主导转变,而撤市设区标志着经济由工业经济为主导向第三产业为主导(即城市经济)的转变,是一个地区经济不断提升的体现,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的发展轨迹可见,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过程。

撤市设区后,广汉从县级城市变为地级城市的重要功能区,城市规模水平和城市功能及公共基础配套等将按地级城市标准整体提升,直接改善人居环境,整体城镇化水平提升也将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导入更多高素质人才,落地更多的产业项目,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将会明显提升。

简而言之,

要实现成德同城化发展,

广汉要率先融入成都经济圈,

撤市设区

是广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必须做出的

正确选择。

(微新广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