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新廣漢:廣漢爲什麼要啓動撤市設區工作?

2017年1月8日,德陽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決定要重點推進撤市設區工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完成羅江縣撤縣設區,

啟動廣漢市撤市設區,推動什邡市、綿竹市撤市設區和中江縣行政區劃調整。”

微新廣漢:廣漢為什麼要啟動撤市設區工作?

2018年7月召開的德陽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明確提出:“2018年啟動廣漢撤市設區,分步穩妥推進什邡、綿竹撤市設區工作”“實施縣域經濟提質升位行動,支持廣漢3年、什邡綿竹5年重返全省十強。”

微新廣漢:廣漢為什麼要啟動撤市設區工作?

2018年7月召開的廣漢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提出:“要促進城市創新發展。城市作為當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決定了經濟社會的轉型,必須與城市發展方式轉型配套進行。在這樣背景下,我們加快城市創新發展,對於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穩妥推進撤市設區,打造德陽城市新功能區。

微新廣漢:廣漢為什麼要啟動撤市設區工作?

廣漢“撤市設區”工作啟動後

引起了很多市民和網友的強烈關注!

不少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問:廣漢為什麼要啟動撤市設區工作?

 答:首先,撤市設區主要是為了解決廣漢發展空間的問題。

建設用地嚴重不足!從城市空間看,一個城市的發展有兩個要素非常關鍵:一是土地利用規劃,二是城市總體規劃。在土地利用方面,廣漢作為縣級城市,目前建設用地比例已經非常高,在土地利用規劃方面明顯受限。

拓展城鎮發展空間迫在眉睫!在城市總規方面,省上批覆執行的《廣漢市市域城鎮體系規劃及城市總體規劃(2015-2030年)》,到2030年,我市總建設用地規模為7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區(包括雒城、新豐、北外、西外等鄉鎮的主要地區)建設用地規模為50平方公里,其餘14個鄉鎮建設用地規模為20平方公里。經過多年城市建設後,中心城區餘下建設用地規模平均到未來12年(2019年-2030年),每年不足1平方公里,而

14個鄉鎮的建設用地規模已基本達到上限,這將嚴重製約我市城市經濟建設發展速度,整個廣漢城區面積在未來3—5年左右將達到規劃極限。現廣漢全市人口僅有60.4萬,作為這樣人口規模的縣級城市,在2030年前已無拓展可能。所以,從這兩方面來看,進一步拓展廣漢的城鎮發展空間顯得尤為迫切。

 其次,從廣漢發展前景看。

微新廣漢:廣漢為什麼要啟動撤市設區工作?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競相比拼的大環境,廣漢的發展要想突圍、凸顯出自身的比較優勢,最佳路徑就是在成德同城大趨勢下,率先成為成德同城發展的先行融合區。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進一步提升城鎮化水平,按現有的人口規模和城市總規、土地利用規劃條件,不僅提升城鎮化水平具有很大難度,而且已經面臨產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無法落地的窘境,有部分在談招商項目因不符合規劃條件,不得不忍痛放棄。

微新廣漢:廣漢為什麼要啟動撤市設區工作?

成德同城重要標誌性工程天府大道北延線及沿線城市規劃組團、高新區(東區)的用地雖然在德陽市統籌下由其他縣代保,但是目前尚無法解決城市規劃的問題,這兩項建設關係到廣漢未來的發展前景,必須儘快解決,並推動項目開工建設。對比相鄰的青白江,雖然人口比廣漢少、面積比廣漢小,正因為是市轄區,中心城區規劃面積卻達80平方公里,具有相對寬裕的發展空間。

微新廣漢:廣漢為什麼要啟動撤市設區工作?

(成都推進實施“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戰略圖)▲

廣漢撤市設區後,城市規劃面積、建設用地指標可以由德陽統籌調劑,滿足廣漢發展需要。從資源要素角度,可以讓廣漢保持較強的發展後勁。

 第三,從民生保障方面看。

 1988年,廣漢從縣改市,意味著經濟從農業為主導向工業為主導轉變,而撤市設區標誌著經濟由工業經濟為主導向第三產業為主導(即城市經濟)的轉變,是一個地區經濟不斷提升的體現,從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地區的發展軌跡可見,這是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必然過程。

撤市設區後,廣漢從縣級城市變為地級城市的重要功能區,城市規模水平和城市功能及公共基礎配套等將按地級城市標準整體提升,直接改善人居環境,整體城鎮化水平提升也將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導入更多高素質人才,落地更多的產業項目,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將會明顯提升。

簡而言之,

要實現成德同城化發展,

廣漢要率先融入成都經濟圈,

撤市設區

是廣漢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必須做出的

正確選擇。

(微新廣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