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陝西這所高校科研成果成國內首創

近年來, 3D打印成為時下的一股熱潮,隨著科技的發展,3D打印也逐漸滲透到醫療等各個領域。

西安郵電大學也是一樣,多年來也積極從事3D打印方面的研究,由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創客空間研發的3D打印心臟立體精準模型技術就獲得了巨大成功。

3D打印心臟立體精準模型技術能夠準確重現心臟所有腔室、瓣膜、腱索、乳突肌等重要解剖結構,可有效輔助心臟手術規劃、預演和風險規避。隨著現代社會工業化程度日益加深,人體心臟相關疾病發病率逐年增高,給病患家庭與社會帶來巨大負擔。與此同時,人體心臟結構複雜且因人而異,心臟介入手術難度大、風險高、併發症後果嚴重,快速、準確地診療心臟疾病的需求也隨之加大。因此,該技術對有效輔助心臟疾病精準診療,緩解病患家庭負擔,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

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陝西這所高校科研成果成國內首創

3D打印心臟立體精準模型技術牽涉到自動控制、計算機、影像、解剖、機械、材料等眾多交叉學科。但是,眾所周知心臟動態MRI參考圖像採集時間特別長,成本非常高,增加了病患經濟壓力,臨床可行性較低。目前國內尚無滿足臨床要求的可行技術方案,僅有若干外資醫療設備公司與國內重點城市幾個三甲醫院聯合開展臨床驗證研究,技術細節被完全封鎖,開發難度高。

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陝西這所高校科研成果成國內首創

西安郵電大學自動化學院創客空間義務導師、美國Emory大學進修歸國博士後湯少傑老師積極動員創客空間同學,組織起以本科生為主體的團隊,優化技術路線並精心指導。經過前後1年多的努力,團隊同學們不負眾望,將心臟動態CT影像圖像作為參照圖像,初步開發出3D打印心臟立體精準模型技術,使得臨床操作更為方便、快捷。據測算,打印一個完整心臟物理模型耗時不超過一天,層間分辨率約0.1毫米左右,為滿足相關臨床要求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從技術層面講,該團隊所採取的技術路線屬國內首創,打破了國外大公司的技術壟斷。

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陝西這所高校科研成果成國內首創

在整個研發過程中,西安郵電大學的同學們展現了出色的創造性及協調能力,對項目進行了合理分割,結合每個同學特點,分配到人,導師團隊分類指導,責任到人,定期交流。該項目研究遠期任務包括頭部、肺部、肝臟等人體重要器官的精準重構,並將結合互聯網+如VR等技術,積極拓展人體器官更為便捷的表現形式。

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陝西這所高校科研成果成國內首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