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祕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每年度的汽車銷量總榜上總能看到相似的一幕――大眾穩穩佔據銷量榜榜首。即便是在經歷過多次質量危機和醜聞後,大眾的銷量貌似並沒有受到過多的影響。而反觀全球其他市場尤其是北美地區,包括大眾在內的德系車在發生醜聞之後銷量極速下滑。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有人說這是中國人的德系的情懷作祟,有人說大眾太懂得中國人的用車需求,更有媒體表示中國人實在是不懂車只會隨大流。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德系在中國地區的銷量穩穩當當?其實原因有很多,而且每一條都是其他廠家十分羨慕的!

▍中國有著德系最廣泛的群眾基礎

若問起老一輩人該如何選擇汽車品牌,相信超過半數的老人都會異口同聲地脫口而出――德系。是啊,德系不只有大眾,包括奔馳寶馬奧迪在內的一水德系車都是中國人曾經心中的高級貨。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自古以來關於德系車的功與過都爭議頗多,在中國市場尤為如此。作為德系車中的代表品牌――大眾更是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進入中國市場。因此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我們對於車的記憶就是從大眾開始的。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如果說大眾曾經是每個家庭汽車夢想的歸宿,那麼BBA則承擔了中國人最早對豪華汽車的追求。奔馳和寶馬都是曾經手握大把鈔票的有錢人的座駕首選,而奧迪則作為中國高端公務用車稱雄市場。因此對於老百姓而言誰能開上BBA,誰就會贏得人們的尊敬。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隨著中國車市可供人們選擇的車型越來越多,按理說德系車的銷量應當迴歸正常水平。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德系車彷彿自帶有好車光環。不僅德系車主自認高過別人半個腦袋,就連4S店的工作人員和廠家也把自己特別當回事兒。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排隊加價提車,買車時必須遵循的霸王條款等等,並沒有磨滅中國人對德系車的購車熱情。在自己被宰時還會為廠家開脫――車銷量太好了沒辦法。一次又一次的事實證明了德系車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德系車的群眾基礎也比其他品牌要牢固的多。

▍“地表最強汽車製造國”加持

德國作為汽車的起源國,在底子上就有叫板任何其他國家汽車品牌的實力。可以說汽車歷史漫漫長河中,有將近三分之二的內容都有德國人的存在。中國人都有尋根溯源的優良美德,因此,在選購汽車時,作為汽車發源地的德國自然更受信賴。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並且在國人的意識當中,德國人有著最嚴謹的製造業經驗和工匠精神。看看網絡上謠傳的那些類似於“上個世紀德國在中國修建的橋樑旁邊的地裡,都埋著黃油紙包著的零件。”的言論,中國人對德國工業的崇拜可見一斑。

事實上德國人確實有這樣的本事,自工業革命以來,德國的重工業發展尤其厲害,在各個領域的建樹都十分驚人。只不過這樣的成就只是一個工業國應該有的樣子。但到了中國後德國的成就竟然會被過分解讀,讓德國成為了超神的存在。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德國人對汽車的理解自然成為了“聖經”。信奉權威的消費者們對此偏聽偏信,不僅對其他品牌妄加非議,更是對非德系車主橫眉冷眼相待。彷彿除了德系車以外,其它的車型都是垃圾。“我這車比較高級”的畫面感是不是撲面而來呢?

▍太懂中國人的愛好

汽車廠家面對消費者是最頭疼的是什麼?挑剔!廠家設計出一款車型並不可能滿足所有消費人群的審美和需求。因此,一些廠家會選擇使用機器的設計來迎合小眾用戶,而另一些廠家則選擇使用盡量保守和中庸的設計來換取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同。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沒錯,“沒有缺點就是最大的優點”曾經是日系車的設計理念,但是到如今仍然堅持這一理念的彷彿只剩下了德系車。外觀還行,空間還行,油耗還行,是個合資大牌,開出去不丟人。

德系車實在是太懂中國人的購車喜好了!你喜歡空間大?沒關係,我可以為你加長。你喜歡動力強?沒關係,即便技術還不成熟,但我可以給你加上渦輪和雙離合。你覺得七八萬的車有點醜?沒關係,我們全家設計的都一樣,去掉標誌,誰也看不出來你是什麼車。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就這樣德系生產出了一批又一批符合中國國情的特供車型,即便是他們生產出來的車型連德國人自己都看不下去,即便他們自己知道自己生產出來的車質量不算可靠,但德國人仍舊認為,只要是符合市場需求的車都是好車。在這一點上消費者和廠家的觀點竟然高度一致!

以大眾朗逸為例,相信每一個關注過汽車市場的人都知道,它是一臺標標準準的,特供版車型。除了平臺是大眾的自家產品外,其餘的設計全部都有上汽大眾自己完成。在嚴格意義上來講它是一臺貼標產品。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但即便如此,朗逸的銷量慘不忍睹嗎?大大相反,朗逸在上汽大眾車系中的銷量一直名列前茅。你能說買車的人都不知道這是一臺特供車嗎?偌大的銷量基數告訴我們,當然不是。有很多車主其實在買車時知道朗逸的血統問題,但這並不妨礙消費者為此買單。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我們看看朗逸的優點,大空間,顏值接近帕薩特,油耗還可以,動力水平在同級別中屬於中高檔次,車內配置應有盡有,也達到了同級別的標準水平。在選購朗逸的人群看來,即便它是由上汽大眾自行設計生產的,但依舊有著大眾的外表和大眾的內心,因此,它也應該是一臺德系車。

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除了朗逸外,大眾的部分車型甚至連BBA中的車款也存在這樣的問題。車行哥認為,只有由德國原廠設計的車型才稱得上真真正正的德系車,即便是用了原廠的授權和原廠的零配件,特供版車型實在難算的上有德味兒。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但這並不妨礙消費者們的一廂情願,縱使論壇裡再怎麼說特供車都不好,縱使身邊朋友再怎麼說德系的不是,德系車的銷量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人們對德系的信仰和對神車的崇拜,讓廠家賺足了鈔票。

▍神奇的銷售策略

對於大多數汽車品牌的銷售而言,把車輛參數配置介紹給客戶,並幫助客戶甄選合適的車型是最主要的任務,充其量再多陪些笑臉,並多說一些漂亮話。對於主流品牌而言,銷售往往會多介紹一些車輛的性能和在安全方面的保障。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但德系的套路真的與眾不同,以情懷為賣點的德系車不僅會著重宣傳其製造工藝,還會宣傳汽車製造背後的工業文化和工匠精神。在不知不覺中為消費者營造出了一種高大上的感覺,讓消費者潛移默化的認為只有德系車才是真正的車。

要知道,廠家製造工藝是為降低生產成本而服務的,如果真的有情懷的話,請在捷達上加裝獨立懸架呀,請在Q5L上恢復機械四驅系統啊。說到底,情懷這東西就是耍耍嘴皮子讓消費者掏腰包的做法。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開捷達的人非覺得自己的車是法拉利呢?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為了儘量的多賣車,少降價。德系品牌的飢餓營銷策略也是令人驚奇,明明倉庫停滿了商品車,卻硬生生告訴買主沒有現車需要加價排隊。加了價還不算完,不買上幾千塊錢的裝飾就想把車開走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明真相的賣家遇到這般情景,當然會認為是車型走俏供不應求,便更下定了購買的決心,不需要銷售過多費力,一個客戶就輕輕鬆鬆的拿下了。正因如此,大街上的德系車永遠絡繹不絕,而巨大的保有量又惠給沒有買車的人一種“德系是大多數人的選擇”的感覺。就此一個循環形成,德系的營銷大獲成功。

▍德系的路一直會這麼順嗎?

車行哥覺得,德系在中國市場的成功絕非偶然,其他品牌想複製德系的路線也幾乎為不可能。只要“德系神車論”在國內市場存在一天,德系品牌的銷量也會向好一天。各個德系廠家也明白其營銷策略的有效性,因此勢必會盡力維持這樣的局面。

德系在中國經久不衰的秘訣,每一條其他廠家都很羨慕

只不過中國的消費者們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懂車,如果德系還妄圖不思進取的話,那麼他們的質量總有一天會被所有人識破,到那時,德系車的日子才開始難過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