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弄人心的FCoin和「公告狂人」張健

7月30日深夜,FCoin創始人張健在電腦前飛速的敲下一個又一個字符,最終彙集成文《FCoin張健:關於FCoin的三個真相、一個計劃和一個殺手鐧》,再次闡述自己的初心。耐人尋味的是,在文章發佈兩天之後,FT價格跌破1元。

從6月22日FCoin上線至今,張健或許從未睡過好覺,不同的是之前是成功的喜悅而如今卻是要收拾一地爛攤子。

先是幣價從巔峰8元到跌破1元,再是不斷更改上幣規則,前者消磨用戶信心,後者則消磨項目方,張健的每一步都飽受爭議,以至於有人說他將一手好牌打成爛牌。

但是處於風暴中心的張健似乎並不慌,在他看來自己有著殺手鐧,有著將FCoin打造成透明化、自治型社區的初心,但這些真的能成為張健的救命稻草嗎?

靠公告拉盤的FCoin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比特幣漲時大盤跟著漲,而FT依然跌,比特幣跌時,FT跟著跌,總結起來就一句話:跌跌不休。

而這種情況卻與之前幣市大跌而FT暴漲的情形形成鮮明的對比。

FCoin自6月22日上線以來,由於交易即挖礦以及持幣分紅的創新模式,使其平臺幣FT從私募的0.1元瘋狂漲至8.4元,成為熊市一片紅中的一根“擎天綠”,有望成為繼幣安的平臺幣BNB之後的又一百倍幣。

然而好景不長,FT隨後開啟暴跌模式,雖然FCoin及時發佈三個公告包括宣佈停止挖礦收入倍增計劃,推出平準基金以及解凍鎖倉計劃(即將基金、團隊、合作伙伴及私募投資者持有的逐日釋放的FT再度鎖倉),打算通過減少市場上流通的FT來提高幣價,但是顯然未能如願,幣價依然一跌再跌。

玩弄人心的FCoin和“公告狂人”張健

不僅如此,FCoin還先後發佈多條公告修改快照規則。快照從每天零點統計用戶的FT持有量,到統計時段內用戶的最低持有量,再到按用戶的FT小時持有量統計分紅,FCoin試圖用繩索綁住用戶和自己,做一根繩上的螞蚱,然而,就目前來看,一切都是無用功。

有數據統計,在FT一直跌的一個月中,FCoin發佈了近30條公告,平均每天接近一條,因此也被眾多用戶稱之為“公告拉盤”,每天群裡問候的第一句便是“今天的公告研究了嗎?”

雖是調侃,實則是不滿。”一直都搞些虛頭巴腦的,既沒有大資金入場,也沒有護盤行為。”一位群友表示。

這種不信任再一次反應在FT的價格上,從2.8元跌到了1.6元。

為了挽回用戶的信任,FCoin藉助了期貨的概念,接連推出了FT1808以及FT1810-I,這兩種代幣為交易手續費挖礦發行的遠期FT兌換權證,意味著從7月26 日至8月26日期間手續費產生的FT1808將不會立即進入FT的市場流通範圍,FT的總流通量將連續一個月保持在固定的數額(不考慮解凍的情況下)。張健或許是想通過固定的FT流通數額,再加上可預見的流通量增加數額,增強市場對FT持有的信心。

或許是認為FT1808以及1810-I的效果不強,時間太短,FCoin再度推出超遠期通證FT1908。

新公告的內容則觸及了許多用戶的盲區,許多群友調侃:“為了能看懂FCoin的公告,我特地報了班。”

值得一提的是,幣改第一個項目Bizkey首席運營官張曉航在做客節點財經英雄榜時曾表示:“FCoin公告太頻繁,而且很多都是半夜公告,規則也經常改動……我們是一個線下需要紮實落地的項目,是需要晚上睡覺的團隊,我們生怕出了什麼規則半夜又突然改了,所以決定不上FCoin。”

由此看出Bizkey退出幣改的真因,是受不了FCoin頻繁修改規則。可見被玩弄的不止FT持有者還有上幣和計劃上幣的項目方。

子品牌是後花園?

與FT幣價一樣來回波動的的還有FCoin的上幣模式。

7月2日,FCoin推出創業板並採用累計充值人數排名的上幣模式,短短20天時間裡發行了將近80個項目,而這其中,絕大部分現在仍處於破發階段。為了處理上幣模式帶來的諸多問題,FCoin創業板隨後推出了審核機制,以及退市流程等等,然而都於事無補。

7月21日FCoin宣佈創業板暫停新項目申請,同時推出了全新的子品牌FOne交易區,而這距離創業板上線不過20天。值得一提的是FOne交易區之前的名稱為FBao,社群中許多用戶稱此Bao為寶二爺郭宏才的Bao,直言FBao將成為張健的後花園,或許是由於非議太多,最終改名為FOne交易區。

全新的交易區自然也要有相對應的上幣規則,FOne子品牌是一個交易區的集合,支持保薦機構入駐並開放以保薦機構(或保薦機構的組合)命名的獨立交易區。且保薦機構擁有自己交易區的上幣權,以及制定規則的權利。並且原有創業板保薦機構(首批21家)直接擁有開通專屬交易區的資格,無需再申請。

玩弄人心的FCoin和“公告狂人”張健

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跟火幣超級節點的形式推薦上幣制度類似,但是保薦機構的權力要大於超級節點,FOne有點類似於保薦機構的後花園。第一批保薦機構包括節點資本、其源資本、創世資本、八維資本等。

當然,令人詬病還有FCoin上線谷騰的代幣GU。不僅如此,在GU上線FCoin之前還助其募資。為何張健如此看重谷騰,按他原話是看重谷騰的發展以及技術,然而事實真實如此嗎?

有媒體扒出谷騰的背後團隊,發現張健為其社區委員會核心委員,同時擁有該項目背後公司“北京谷騰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的45%股權,直指張健花式割韭菜,FCoin不過是後花園。

對於種種質疑,張健在7月30日發表長文,闡述了自己的創辦FCoin的初心以及公心,並且表示將在三個月內將FCoin還給社區。

“初心能否成為救命稻草”

初心是張健在公眾場合提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在這篇長文中也不例外。

在長文中,張健再次強調自己的初心便是想要將FCoin打造成自治的、社區化的、透明的交易平臺。在他看來,現在這批跟風交易挖礦的交易所最終都會死去,主要的原因便是交易挖礦對初心的要求極高,一旦偏離公心,便會失敗。

對此,同為交易挖礦交易所幣客創始人紀京言表示:“根據最新交易挖礦交易所排行來看(FCoin第九,幣客排在第八),張健似乎沒有資格說這樣的話。”

幣安聯合創始人何一則直指張健的初心:“一個沒有成功經驗的人,以為喊喊口號就能糊弄韭菜,去中心化是技術,而透明化、自治型社區不過是口號。”

言語之中,多是不屑。而或許是聽膩了張健的初心,FT的價格並沒有聞聲而漲,反而跌破了長久保持的1元價位。

雖是如此,但是交易挖礦的後續模式一直是眾多交易所接下來所要思考的。在富礦交易所創始人吳波看來,自治型社區符合區塊鏈精神,但是太過理想化,而交易所的出路是要與實業相結合。

如今,FT相關交易對已經停牌,進行機制調整,而上幣則全面交與社區以及保薦機構,企圖藉此贏回用戶以及項目方的信任。

在眾多交易所都在謀求突圍的現狀下,張健的初心是成為FCoin的救命稻草還是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三個月後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