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金剛鸚鵡來說,臉紅並不代表著害臊

實驗人員研究發現,鸚鵡羽毛豎起和臉紅和積極的社交互動有聯繫,也許鸚鵡正是用這種行為來交流感情。

對金剛鸚鵡來說,臉紅並不代表著害臊

“臉紅”的金剛鸚鵡(左)和“不臉紅”的金剛鸚鵡(右)。

聰明且愛交際的鸚鵡也許會利用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來表達自己——臉紅。

我們曾一度認為複雜的交流能力是人類所特有的。但事實證明,其他物種也具備利用各種各樣的策略來準確傳遞信息的能力。現在,我們可以從“人類唯一”的列表中抹去另一個方式:臉紅。

在8月22日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的論文中,實驗人員研究了5只與同類和人類伺養者互動的藍黃金剛鸚鵡。他們發現,這些鸚鵡的頭部出現了一些有趣的活動——頭頂、頸部和頰部羽毛位置變化(豎起或放下),以及頰部裸露位置皮膚變紅或恢復。

對金剛鸚鵡來說,臉紅並不代表著害臊

研究者觀察到,羽毛豎起通常發生在鸚鵡社交和休息時。同時,臉紅更頻繁地發生在人類伺養者積極地和鸚鵡進行互動時。這表明羽毛豎起和臉紅與積極的社交互動有聯繫,也許鸚鵡正是用這種行為來交流感情。

“鳥類如何利用面部‘表情’以及它們是否會交流自己內在的主觀感受是加深我們對鳥類感知理解的關鍵問題。”法國INRA中心的Aline Bertin和他的同事們在研究中寫道。

對金剛鸚鵡來說,臉紅並不代表著害臊

“臉紅也許並不是人類獨有的特徵:藍黃金剛鸚鵡臉部羽毛較少,這一裸露區域的皮膚的顏色變化是和情緒相關的。它們獨特且複雜的面部也許能夠幫助它們通過顏色和羽毛來交流感情。”Bertin說。

該團隊也承認,在研究結果方面,仍有一些解釋空間。不過除了引人注目,這項研究對數百萬只作為寵物飼養的鸚鵡的福利也有重要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