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並暖!福州這位老爸搞定挑食娃,吸引10萬+人跟他學做菜,而最大的改變卻是……

長期以來

很多爸爸把自己界定為養家餬口

甚至整個社會對爸爸都格外“寬容”

他們只要偶爾做做菜或者換個尿布

就會被稱之為“好男人”

在“如何定義好父親”這一問題上

我們常常因為匱乏限制了想象

在福州,有一位奶爸

江湖人稱“Q爸”

他煮的一手好菜,寫得了文章,玩得轉攝影……

有一天,他突發奇想把幾項技能綜合了一下

就玩出了一個親子美食類公眾號“爸道廚房”

(現改名為“爸道育兒”)

文章的閱讀量常常10萬+

吸引了一眾想要親手為孩子做羹湯的爸爸媽媽粉

不僅如此,他還帶動兒子一起下廚

甚至還把孩子做菜的視頻發到網上,

調侃地起了個標題——

“男娃4歲半就會炒菜,他想做廚子!還拼啥學區房?”

當爸爸捲起袖子做家務

一個家庭、孩子會發生哪些改變?

往下看——

01

想做有娃家庭的“美食顧問”

燃並暖!福州這位老爸搞定挑食娃,吸引10萬+人跟他學做菜,而最大的改變卻是……

燃並暖!福州這位老爸搞定挑食娃,吸引10萬+人跟他學做菜,而最大的改變卻是……

▲Q爸

現實生活中,奶爸是可以被調教出來的。拿Q爸來說,家裡5歲的兒子鞦韆和妻子都很“諂媚”,Q爸做出的東西總是被瘋狂點贊,這讓他信心大漲。從此,一想到什麼新菜譜,他的腦細胞就會燃起來。而奶爸的養成通常需要經過大量的學習。

有了孩子的家庭,對食材往往非常挑剔。一旦發現商品摻假,就會引發眾怒。比如,鱈魚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魚類,市場上一些不良商家經常把油魚當鱈魚賣。Q爸的一個朋友的孩子吃了油魚,拉了兩天。

Q爸就以鱈魚為食材,做了一道煎制鱈魚——特別簡單,完全不需要廚藝基礎,小孩卻很喜歡。他還趁機科普了鱈魚和油魚的區別:鱈魚通常比較貴,市面上經常會看見一些十幾二十元一大塊的鱈魚,那種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油魚。

再比如,薯片是不折不扣的垃圾食品,但孩子經不住喜歡吃。每次進超市,兒子都在薯片貨架前不肯走,怎麼辦?Q爸折中了一個辦法,把水果蔬菜酸奶做成沙拉,和薯片配著吃,這樣可以讓孩子多吃些健康的蔬果,少吃些薯片。

前段時間,為了應對夏天食慾不振的娃,他覺得可以製作一些清爽鮮美的食物,就出了兩道以金槍魚為主的沙拉。為了迎合孩子的喜好,Q爸製作了很多手抓食物,比如燒賣、肉卷、漢堡等,讓他們學習獨立吃飯。

許多爸媽在公眾號給Q爸留言,詢問一些小食是否售賣。Q爸都表示拒絕。“我做公眾號的初衷就是想讓爸爸媽媽們親自下廚給孩子。放下手機,每個週末只要在廚房1個小時,其實並不難做到。”目前,已經有出版社聯繫Q爸,未來將出版一部兒童食譜。

燃並暖!福州這位老爸搞定挑食娃,吸引10萬+人跟他學做菜,而最大的改變卻是……

▲兒子鞦韆是最佳“試吃員”兼“品牌模特”

02

一道菜,也是父子間的點點滴滴

燃並暖!福州這位老爸搞定挑食娃,吸引10萬+人跟他學做菜,而最大的改變卻是……

燃並暖!福州這位老爸搞定挑食娃,吸引10萬+人跟他學做菜,而最大的改變卻是……

▲爸爸下廚時,兒子就在一旁“監工”

在一眾菜譜之中,瀰漫的更多是父子之間相處的點點滴滴。這種記憶,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會通過味覺復現。

比如,有一次,一家三口去閩侯孔元村的花海踏青,花沒看著,倒是小孩發現路邊荒田裡長了好多鮮紅的野草莓和樹莓。爸爸帶著兒子一頓採摘,回來的路上一路吃。回家後,Q爸就利用剩下的果實給兒子做了一道“野果繽紛杯”。這一趟旅途也因為這一道甜點,有了一個甜蜜的結尾。

兒子兩週歲開始愛上比薩,但Q爸對市面上的比薩略有擔憂:太油、食材質量不確定、調料口味太重。兩年前的莫蘭蒂颱風登陸那天,小傢伙鬧著要去必勝客,Q爸承諾給他做一個更好吃的比薩,才把他哄住。

打開冰箱搜刮出零零散散的肉和菜,搭配早餐剩下的兩片白吐司,巧妙地做出這款簡易比薩。雖是邊角料,但有奶酪、有蔬菜、有肉、有面包,除了番茄醬和一丁點生抽外不需其他調料,營養健康沒得說。比薩出爐後,小傢伙就著一杯鮮榨橙汁輕鬆幹掉這兩個小比薩,還說了聲“謝謝爸爸”。

那天,父子倆坐在陽臺上,看著外面的傾盆大雨。這便是颱風天裡最美好的事情了。

03

男人下廚是一件很酷的事

燃並暖!福州這位老爸搞定挑食娃,吸引10萬+人跟他學做菜,而最大的改變卻是……

燃並暖!福州這位老爸搞定挑食娃,吸引10萬+人跟他學做菜,而最大的改變卻是……

▲兒子有時會要求練練手

爸爸喜歡做菜這件事,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著爸爸每天在廚房裡忙活的身影,兒子也想實踐一下。於是,就有了下面這種景象:

一些簡單沒風險的廚房作業,Q爸都會讓兒子體驗一下。比如烤麵包,讓孩子先捏一個自己想要的形狀,烤好後,他就會乖乖地吃掉;做沙拉,讓孩子幫著洗水果放調料,平時不愛吃蔬果的他,也會因為自己做的全部吃掉

現在,炒蛋、拌沙拉等簡單的操作,在大人幫助下,兒子可以完成七八分了。驕傲的Q爸把孩子做菜的視頻發到網上,調侃地起了個標題《男娃4歲半就會炒菜,他想做廚子!還拼啥學區房?》,不少網友表示被“迷倒”,在評論區“求親”。

Q爸說,下廚這項技能,在未來追女友、討好丈母孃時絕對是加分項。“真正的男人,即使在事業上並無大作為,但如果能在廚房掌勺,就是一件很酷的事。

燃並暖!福州這位老爸搞定挑食娃,吸引10萬+人跟他學做菜,而最大的改變卻是……

▲進入擺盤環節,兒子眼中裡會閃耀著異樣的光彩

燃並暖!福州這位老爸搞定挑食娃,吸引10萬+人跟他學做菜,而最大的改變卻是……

爸爸是否做家務,影響孩子的職業選擇

2015年國家衛計委發佈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指出,中國父親在照料和教育兒童的過程中存在陪伴不足、教育不足;父母雙方共同照料兒童日常生活的只佔7.5%,共同教育的只佔11.7%。

福建省早教協會副會長蘭貫虹認為,爸爸做家務,是對孩子的一種示範,家庭成員間是平等的,家務理應由所有家庭成員共同參與完成。不僅是家務,養育子女也是夫妻雙方的共同責任。

這位爸爸用實際行動帶動孩子愛上吃飯,學會下廚,很不錯。孩子處在發育期,做家務可以讓他們手眼協調、心靈手巧,此外,爸爸做不做家務,會影響孩子尤其是女兒的職業選擇。

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

在爸爸不做家務的家庭中,女兒傾向於選擇老師、護士、家庭主婦等職業,而在爸爸做家務的家庭中長大的女孩在職業選擇上更自由和多元,會挑戰CEO、企業高管、軍官等男性化的職業。

蘭貫虹認為,爸爸不僅自己做,還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教孩子做家務,在互相配合中拉近親子之間的關係,使家庭關係更加和睦

“很多爸爸總說太忙,沒有時間帶娃、做家務,實際上都是偷懶的藉口。”蘭貫虹說,處理好工作和家庭之間的關係,是一個成熟男人責任感的表現。她建議,爸爸可以承擔幾項拿手的家務活,“重要的不是做了什麼,而是要參與進去。”

福建衛生報記者:陳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