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赵知县巧断赖账案

民间故事,赵知县巧断赖账案

唐朝咸通年间,楚州淮阴人李文德以经商为业,生意兴隆,家财万贯。李文德的东邻居张占斌想买几十良田,因资金短缺,以自己的房产券做抵押,向李文德贷款400缗,期限一年,利息二成。

第二年贷款期限即将到期,张占斌凑足银钱准备赎回自己的房产券。这一天,张占斌先付给李文德80缗的利息钱,并验看了房产券,确信无误后,双方约定第二天张占斌用本钱400缗赎回自己的房产券。因为彼此关系不错,两家又是邻居,再说第二天这件事就了结了,所以张占斌当时没有要求李文德给他打一个收到80缗钱的收条,谁知第二天当张占斌携带本钱赎买回自己的房产券时,李文德却拒不承认张占斌曾还给他80缗钱的事实。

80缗钱可不是个小数字,更何况这关系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张占斌如何能咽下这口恶气?他立即把李文德告到了淮阴县衙。淮阴县令接案后几次开庭审理,均因张占斌口说无凭而无法结案,只好对张占斌说:“我也相信你可能是冤枉的,但判案靠的是证据,你没有证据只好自认倒霉。谁让你当时不要李文德给你打个收条呢?”

民间故事,赵知县巧断赖账案

张占斌不服,又到楚州府衙去上告。楚州府衙情知此案难审,干脆不予受理,

走投无路之际,张占斌听说邻县江阴县令赵和以善于折狱著称,遂越江到江阴县去控告李文德。

江阴县令赵和听罢张占斌的诉说后说:“此案已经州、县两级审理,均无结果,你又不在我的管辖范围之内,我如何能审理此案?”

张占斌跪倒在堂下,痛哭流涕,叩头不已,连声说道:“小民素闻大老爷断案如神,你若不给小民作主,小民的冤情就永远无法申明,那小民就是死也不会瞑目!”

赵县令见张占斌言辞恳切,不由动了恻隐之心。他沉思了一会儿,问道:“你以上所说是否属实?”

张占斌对天发誓说:“小民所言如有半句谎言,天打五雷轰,绝不得好死。”

“好,”赵县令告诉张占斌说:“既然如此,本县定为你作主。”当天,赵县令就发签让捕快过江去抓李文德。

民间故事,赵知县巧断赖账案

李文德被带到大堂后,赵县令厉声说道:“李文德,你可知罪?”

李文德连忙说道:“老爷,小人实在不知道身犯何罪,还望老爷明示。”

赵县令说:“你在江上聚众为盗,抢劫财物,为何说不知道?”

李文德闻言大呼冤枉,说:“回禀老爷,小民虽说住在江边,又以经商为主,但却从来不会舟楫,何来在江上为盗?还望大老爷明鉴!”

赵县令一拍惊堂木,厉声说道:“你的同伙已经将你供了出来,姓名、地址均准确无误,你还敢在此抵赖?不用大型谅你也不会说实话。”

李文德闻言,大喊冤枉。赵县令见状假装沉思了一会儿,说:“根据你的同伙交待,江上所抢之物均为金银绸缎之类东西,这些都是你家所没有的。你若真是无辜的,就请你开一个你家的大宗财务清单,并说明其来源,以证实你的清白。”

李文德做梦也没有想到张占斌会越江把他告到江阴县衙,为了洗清自己冤情,当场开出了一个家庭财务清单,赵县令接过清单一看,只见上面写道:稻,一万斛,为庄户缴纳;绢,2000匹,自已家织的;钱3000缗,其中80缗为邻居张占斌赎房产券的钱,其余为多年积蓄;器皿8件,本村张工匠打造……

赵县令看罢大喜,连忙问道:“这个清单上写的是否属实?”

“属实,属实!”李文德连声说道:“老爷若是不相信可派人到我家验证。”

“属实就好,”赵县令说:“带张占斌上堂。”

民间故事,赵知县巧断赖账案

李文德回头看见张占斌,这才知道中了赵县令的圈套,可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羞愧得无地自容。生性要强的李文德想到以后再也无脸见乡亲,竟然一头朝柱子上撞去。幸被衙役拉住,这才没有酿成惨剧。

至此,张占斌冤情终于得以昭雪。赵县令派人带着李文德、张占斌一起回家,帮张占斌赎回了他的房产券。

李文德原以为此案就是神仙也难以断清,没想到赖账不成反倒把人丢到了江阴县。他自觉无颜再见到熟人,整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久即郁郁病死。

民间故事,赵知县巧断赖账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