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常識-古代科舉考試,你覺得古代考上了「舉人」,厲害否?

第一級考試叫院試,考取的入府、州、縣學,稱為生員、秀才、童生,其中成績好的享受國家的廩膳補助,稱為廩生。

第二級考試叫鄉試,每三年一次,秋季在各省城舉行,凡本省秀才和監生均可考試,考中者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

第三級考試為會試,每三年一次在京城舉行,在鄉試後一年的春天,各省舉人可以參加,考中的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第四級考試為殿試,由皇帝主持,取中者統稱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取三名,依次稱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歷朝科舉制度一覽

唐朝時期,唐太宗李世民特別重視選拔人才,設立御史府,每年都取進士補充國家的人才庫。一次李世民私自去視察御史府,看到許多新考取的進士魚貫而出,便得意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其實,關於人才選拔,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篩選的方法。

秦朝以前:

採用“世卿世祿”制度,後來逐步引入軍功爵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諸侯國君之下的貴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繼,連任“卿”這樣的高官。祿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財物。世祿就是官吏們世世代代,父死子繼,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賦稅收入。

漢朝:

採用的是察舉制與徵辟制,前者是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才。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

三國——兩晉:

魏文帝時,陳群創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員,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間人才,分為九品錄用。晉、六朝時沿用此制。

唐朝:

在唐朝,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前者難,後者易)。

宋朝: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宋代“重文輕武”,所以也很重視科舉考試,但後期導致選官過冗過濫。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

明朝:

明朝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會試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清朝:

清朝開始沿用明朝科舉制度。19世紀80年代後,隨著西學的傳播和洋務運動的發展,科舉制度發生改變。1888年,清政府準設算學科取士,首次將自然科學納入考試內容。1898年,加設經濟特科,薦舉經時濟變之才。同時,應康有為等建議,廢八股改試策論,以時務策命題。

1905年9月2日,袁世凱、張之洞奏請立停科舉,以便推廣學堂,鹹趨實學。清廷詔準自1906年開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

如果覺得本篇內容不錯,請轉發給更多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