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的旅長太太

民國三十五年初春的一天上午,古城揚州突然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來客自稱是國民黨一位姓陳的旅長太太。想不到她的到來,竟然弄出了個驚天大案。

陳太太三十多歲年齡,顯得十分年輕漂亮,她那一身珠光寶氣的打扮,就能讓人一眼讀出她的富有和奢侈。她還帶來了一個名叫春香的女傭人。春香十六歲左右,長得眉清目秀。

陳太太來到揚州的當天下午,便來到富商李元甲家。當時李元甲正在家裡跟家人閒聊,見突然來了位打扮入時的漂亮女人,頓時眼珠子就不轉了。陳太太見狀,朝他嫣然一笑,說:“李老闆,聽說你家有一幢花園別墅要出租,不知一年要多少租金?”

李元甲聽說要租房子,終於緩過神來。於是眼珠骨碌碌轉了幾下後,沒有言語,而是伸出五根手指。

“五千塊大洋?”陳太太驚叫起來,不過,她很快又平靜下來,笑著說:“價格實在是太貴,不過,我還是租下了。”

李元甲的嘴張了半天都沒合攏起來,他本想狠狠心說是五百大洋,想不到眼前的這位太太竟誤以為是五千大洋,他真懷疑她的大腦是否進了水,租一幢再高檔的花園別墅,也不可能要這麼多租金啊。不過,既然如此,他也就將錯就錯,很快便跟陳太太簽了約。

陳太太花五千塊大洋租下一幢花園別墅的舉動,頓時成了揚州城街談巷議的頭條新聞。要知道,五千塊大洋可是個天文數字啊!於是,大家在萬分驚訝陳太太財大氣粗的同時,心裡也就在猜測這位旅長太太的家底究竟有多大。

人們在議論陳太太富有奢侈的同時,目光也就開始緊緊地盯著她的一舉一動,他們真想看看這位旅長夫人如何的揮霍和奢侈。至於說她姓啥叫啥,她從沒跟別人說過,別人也就不好意思向她打聽,畢竟人家是有身份的人,又怎麼好冒昧問呢?

陳太太確實是位財大氣粗的貴夫人,她花錢如流水。每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穿的都是綾羅綢緞。她那雙粉紅色高跟皮鞋走在古城小巷石板鋪成的巷道上發出咚咚的聲響,足能讓古城人感到有些心驚肉跳。要知道,揚州雖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但在這裡,穿皮鞋的女人還真是鳳毛麟角,就是再富有的男人也很少穿皮鞋,更何況是女人呢!

古董玩家

話說揚州城有一條很有名氣的古董巷。巷子裡有四家很有名氣的古董珠寶商店,都有二百五十年以上的歷史,且實力十分雄厚,大家彼此不分伯仲。“玉祥”字號的張家專以賣古瓷物為主;“龍鳳”字號的李家以賣珠寶為主;“鳳祥”字號的林家又以賣古字畫為特色;唯獨“鴻運”字號的趙家是古文物、字畫、珠寶兼之。趙家在四家古董珠寶店中的家底略佔上風,店面也比其他三家大。據說當年乾隆爺下江南路過揚州時,四家古董珠寶商為了爭得乾隆皇帝的龍顏歡悅,都不惜花重金買通皇帝的隨從,想以能讓皇上光臨為榮寵。不過,四家古董店老闆雖然花去不少銀子,但最終還是沒有達到目的。乾隆根本就沒有把這四家古董珠寶店放在眼裡,畢竟他是皇上嘛!皇宮裡有的是奇珍異寶。

自從旅長太太來到揚州後,這四家古董珠寶店也就成了她經常光顧的地方。她幾乎是隔三差五地到這四家老字號古董珠寶店來一趟,一旦有自己中意的古物或珠寶字畫,她是一不討價還價,二不賒賬,當即就掏銀票買下來。那個瀟灑啊,讓誰見了都瞠目結舌。

漸漸地,只要陳太太到來,古董珠寶店老闆都要親自出來接待她,有時還陪她喝茶聊天。無論是張家、李家、林家,還是趙家,都巴望著她的光臨。

陳太太跟四家古董珠寶店的老闆混熟後,她也經常把他們請到家中做客,吃飯打麻將。四位古董店的老闆也相互輪流請她到家裡去吃飯打麻將。這樣一來二去,大家也就成了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有時陳太太來買古董時忘了帶銀票,便先賒賬。不過,第二天她準會親自把銀票送來,從沒拖過。

善惡有報

深秋的一天上午,陳太太一口氣跑了四家古董珠寶店,將看中的古物、字畫和珠寶記在紙上,並跟古董珠寶店的老闆打了招呼,說是她要買的這些古董和字畫下午由春香來店裡取。老闆聽後,都忙對她說:“沒事,沒事。你就不必親自來了。”

下午,春香按照陳太太記在紙上的古物珠寶和字畫清單去四家古董珠寶店取貨。她臨走時歉意地對老闆們說著同樣的話:“對不起!我家太太今天身子有點不適,她讓我跟老闆打個招呼,明天她一定把買古董的銀票親自送來。”

老闆們聽後都笑著對春香說:“沒事!沒事!陳太太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又是大財主,難道我們還怕她拐走不給錢?”

想不到到了第二天傍晚時,四家古董珠寶店的老闆都在問夥計,陳太太今天有沒有把買古董和珠寶的銀票送來,夥計們都說沒有。老闆們猛然間便感到有些詫異起來,陳太太過去賒賬時都是按時送來的呀!她今天怎麼會不守信呢?莫非是她真的病得不輕了嗎?不管怎麼說,得要去看她一下才行啊!

於是,四家古董珠寶店裡的老闆相約來到了陳太太租住的別墅。只見大門敞開著,大家心中倏地就有了一種不祥之感,疾步走了進去,連喊幾聲陳太太和春香,卻無人回話。大家心裡就更加感到恐慌了,急忙推開陳太太住的房門,大家一下子都驚呆了,哪裡有陳太太和春香的影子呀!後來他們終於在梳妝檯上找到了一封信,急忙拆開:

各位老闆:

你們還記得三十六年前住在城東的陳來喜家嗎?至此,你們也就應該能猜出我究竟是誰了。告訴你們,我來古城後一共花去二十萬塊大洋的銀票。但我卻從你們那裡討走了價值六十多萬大洋的古董珠寶和字畫。其實,這本來就是我家的東西啊!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為了替我爹報仇,我整整花了三十年的時間。現在我終於替我爹討回了公道。在此,我也希望你們這些老闆今後不要再幹傷天害理的事了,拿了不義之財總會要遭到報應的。

你們也別想找我了,我已經和春香移居國外了……

四位老闆看完了這封信後才如同大夢方醒,原來這個所謂的旅長陳太太就是當年陳府的千金小姐鳳兒呀!三十六年前她還是一個三歲的小孩子啊!可大家做夢也沒想到,她竟會使出這種絕招來報復大家呀!報應!真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啊!

乘人之危

原來三十六年前,揚州城東的陳府主人陳來喜遭到綁匪綁票,綁匪要贖金三十萬塊大洋。雖然陳家在揚州也算是大戶人家,祖上曾做過大清王朝的知府,但要一下子拿出三十萬塊大洋還真不容易。

不過,為了救老爺的命,陳夫人就是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於是她便決定變賣家中所有古物珠寶和字畫。想不到就在這時,四家古董珠寶店的老闆暗地裡聯手故意壓低價格,一幅唐伯虎的美人畫竟然只賣五萬塊大洋,當初祖輩可是花十萬兩銀子才買到手的!陳夫人好說歹說,四家古董珠寶店的老闆就是不肯多加一文錢。一對明朝初年的九龍戲珠酒杯本來是價值連城,可四家古董珠寶店的老闆只肯給六萬塊大洋。結果兩樣寶物只賣了十一萬塊大洋,跟綁匪索要的三十萬塊大洋相距實在是太大了。

沒辦法,陳夫人只能決定到住在京城的孃家借錢。陳夫人的孃家過去也是官宦之家,後來棄官經商發了大財,在京城也算是小有名氣的大戶人家。

再說,過去的交通很不發達,當時最快的交通工具也就算是馬車了。陳夫人明知道路途遙遠,遠水救不了近火,可為了丈夫的身家性命,也只能這樣了。

揚州到京城有一千多里的路程,陳夫人不分晝夜地催促傭人趕著馬車,可來回還是花了二十多天的時間。等陳夫人拿著銀票回來準備去贖丈夫性命時,想不到因耽誤了贖身時間,綁匪已經撕了票。

陳夫人跟丈夫本來是情深意厚,當她知道丈夫已被綁匪撕票的消息後,不禁悲痛萬分,竟然為夫殉情,上吊自盡了。

陳家老爺和夫人去世後,陳家唯一的女兒鳳兒被她舅舅接到京城,從此毫無音訊。

真相大白

想不到三十六年後,鳳兒又突然回到古城。至於說她為什麼要自稱是旅長的太太,她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錢,那就說來話長。

話說鳳兒到京城後,這時大清王朝的末代皇帝溥儀宣告遜位,孫中山宣告民國成立。但中國仍處於軍閥混戰,四分五裂的狀態。鳳兒的舅舅過去一直是做的皇宮裡的生意,由於失去了這個大靠山,生意也就日漸蕭條起來。好在家大業大,瘦死的駱駝也大如馬,日子還算是過得下去。

光陰荏苒,轉眼間鳳兒出落成了一個漂亮的大姑娘,可她自從知道自己的家庭遭遇後,一直沒有忘記復仇的念頭。她十分清楚,自己要想報殺父之仇,就得要嫁給一個有權有勢的軍官,因為有了槍桿子,才能消滅綁架她父親的土匪。於是在她二十歲這年嫁給東北軍的一個姓張的旅長,成了旅長的三姨太。本來是指望旅長能幫自己報殺父之仇的,可旅長除了好色和撈錢外,根本就不把她的事當回事。無奈之下,她便重操祖業,辦了一家珠寶店。她利用旅長太太的身份,將古物和珠寶推銷給下屬一些有錢軍官太太和小姐。經過十多年的苦心經營,終於掙了一些錢。

一年多前,當旅長的丈夫病逝,鳳兒得到了一大筆遺產。有了錢後,鳳兒感到自己報仇的機會來了。於是她帶著女兒春香回到揚州,她知道自己找綁匪報仇的願望已是不可能實現。於是就將報仇的目標瞄到了四家古董珠寶店,她一直認為,如果當年不是這四家古董珠寶店的老闆聯手故意壓價的話,她的父親也就不可能被綁匪撕票的。於是母女倆上演了一幕復仇大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