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們的愛情,甜蜜又痛苦?

為什麼我們的愛情,甜蜜又痛苦?

領讀人|南熾 ·主播 | 李斌

我們的一生可能會遇見很多種愛情,有的愛情如同黑夜驟然綻放的煙火,轟轟烈烈、絢爛無比;有的愛情如同白日裡恍然吹起的一陣清風,清新雅緻、暢然若醺。還有一種愛情,束縛在道德世俗的枷鎖之下,求不得,思更深,如同一塊心頭的摯寶,即使滿目瘡痍,也不願轉贈他手。

親愛的有書書友,你是否感嘆於這樣一種掙扎於道德良知和本能愛慾之間的愛情呢?如果是,接下來,請與我一起共讀這本紀德的《田園交響曲》。

為什麼我們的愛情,甜蜜又痛苦?

為什麼我們的愛情,甜蜜又痛苦?

《田園交響曲》的作者紀德,他是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而今天共讀的這本《田園交響曲》也是他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或許是成長的經歷所致,紀德的作品中總是充斥著一股濃烈的諷刺意味,他本人也曾經說過:“除了《地糧》是唯一的例外,我所有的作品都是諷刺性的,是批判性的作品。《窄門》是對某種神秘主義傾向的批判;《伊薩貝爾》是對某種浪漫主義空想的批判;而《田園交響曲》是對某種自我欺騙的批判。”

小說以日記的形式,向我們敘述了一段糾纏在愛慾與道德之間的禁忌之戀。小說的主人公牧師在一次外出彌撒的過程中,偶然救助並收養了年輕的盲女熱特律德,並在對她的啟蒙中漸漸被這個聰慧的盲人女孩所吸引,全然不管妻子與兒子的勸誡,對盲女萌生了一段相差二十歲的近乎禁忌的愛情。

按一般小說的發展劇情來說,男女主角的這段不見天日的禁忌之戀,遲早要招受旁人非議,他們經過一段轟轟烈烈的道德倫常批判後,走向有情人無法終成眷屬的黯然結局。但,不得不說,紀德的高明之處恰恰也體現在這點,在這本書中,沒有任何人拆散他們,真正讓這段感情走向末路的——是道德,也是牧師自吹自擂的那份自我欺騙。

為什麼我們的愛情,甜蜜又痛苦?

為什麼我們的愛情,甜蜜又痛苦?

書中牧師的人生被一種虛偽的道德良知緊緊地封閉著,楚河漢界般把他分為兩個壁壘:一個是行動著的自我,一個是觀察著的自我。他一方面剋制而隱忍地愛著盲女熱特律德,將她當成他灰暗生命中的唯一一道曙光,另一方面又對這樣的自己充滿了鄙夷與厭惡,不斷用《聖經》來說服自己放棄。他將自己的一生都放置在一段情感的天平中,在愛與不愛間搖擺不定,在慾望與道德的深淵中進退維谷,隨時等待著命運的大手將其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當紀德選擇了第一人稱“我”作為小說的敘事主體,牧師的形象在某種意義上就不單單是小說的主人公,也是紀德內心情感的一種真實寄託。紀德在《田園交響曲》中堅信,愈是虔誠的人,愈是害怕回頭看自己。

他們一方面堅信於自己的信仰,在另一方面卻也常常察覺到自己人生的枯燥與乏味,心中幻想去追求驚奇,刺激的生活。因此固有的道德假面,便成為了他唯一保護自我的屏障,唯一的藏身之所。

親愛的有書書友,接下來請和我一起共讀紀德的這本《田園交響曲》,這本書會讓你彷彿置身於懸崖峭壁之緣,通過耳畔呼嘯的風聲,眼前繚繞的雲煙,去體會那份求而不得,悵然若失的愛情。

我將分為四部分為你介紹全書內容:

1. 人生若只如初見( 第一章)

2.愛得深,愛得早,都不如愛得剛剛好(第二章—第五章)

3.除了愛你,我別無選擇(第六章—第十章)

4.我們生而無罪(第十一章—第十四章)

為什麼我們的愛情,甜蜜又痛苦?

為什麼我們的愛情,甜蜜又痛苦?

真正將整本小說貫穿起來的,是牧師念茲在茲的罪惡感:“我竭力使自己超越罪的概念,但是罪好像是不可容忍的。”而當這種罪惡感變為沉甸甸的社會現實難以排遣的時候,牧師便不自覺的藉助《聖經》的道德外衣來為自己辯解,這一點,在牧師對盲女的愛上體現的尤為明顯。他們的愛,那麼熱烈,卻也那麼千鈞重負。

真正的愛情,靠的是共性和吸引,而不是壓迫、捆綁、一味的付出以及道德式的自我感動。謹以此文,獻給《田園交響曲》中的牧師與熱特律德和那些在愛情中求而不得、鬱郁獨行的你們,願你們都能得到如願以償的愛情。

就像英國評論家約翰.凱里說的那樣,《田園交響曲》是一個關於人性的自我欺瞞的故事,就像是一個在黑暗中孤獨蹣跚的老者,依靠單薄的外衣來使自己獲得片刻的溫暖與安慰。在你身邊,是否有這樣一個溫暖的人,讓你覺得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呢?如果有,那麼請你帶著與他初識的回憶,與我一起共讀《田園交響曲》第一部分:人生若只如初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