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報》推出「佛山公共文化引路人」系列報導(三)

《佛山日報》推出“佛山公共文化引路人”系列報道(三)

市文化館副館長劉成:40餘年堅守文藝大舞臺

《佛山日報》推出“佛山公共文化引路人”系列報道(三)

《佛山日報》推出“佛山公共文化引路人”系列報道(三)

2008年,佛山慶祝改革開放三十週年文藝晚會當天,劉成(中)在後臺與演員們合影。

站在臺下,手拿麥克風,他熟練地指揮和調動舞臺。佛山市文化館一臺臺出色的演出背後,少不了他前期精心的策劃與導演。劉成,深耕文化藝術事業40餘年,從舞蹈演員到舞臺編導,再到佛山市文化館副館長這一職務,從臺上走到臺下,他一直沒有離開深愛的舞臺。

《佛山日報》推出“佛山公共文化引路人”系列報道(三)

從舞者到團長,在歷練中成長

劉成出生在粵北的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學生時代的他常在學校的文藝活動中擔任領舞。這段經歷使少年劉成深深愛上了舞蹈藝術。

1974年,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民族歌舞團到各院校招生。14歲的劉成在選拔中脫穎而出,成為歌舞團的新演員。

非專業藝術院校出身,劉成加入歌舞團後刻苦努力,僅用幾年時間便當上了領舞。除了歌舞演出,他還經常參與排演歌劇、粵劇和話劇等,主動學習舞蹈以外的表演知識。

當時歌舞團的演出任務相當繁重,每年有近百場演出。歌舞團穿梭於壯鄉瑤寨中,演員們僅靠一雙腿翻山越嶺,最遠要走3個多小時;演出場地常常是谷地中的臨時戲臺,有的地方還沒通電,就用汽燈來照明演出;晚上睡在村中學校、穀倉或禮堂舞臺中。

回想這段經歷,劉成至今仍覺得有滋有味:“當時感覺不到什麼壓力,自己一心就想著演出。走在大山之間,還是挺好玩的。”

1988年,劉成業務水平得到認可,正式擔任歌舞團團長,28歲的他兼編、導、演和行政職務於一身。其間,他編導的《瑤族婚禮舞》獲得廣東省作品評選二等獎,並參加了廣東省民間民俗歡樂節,獲得好評;此外,《瑤山鼓韻》《金色柚園》獲選參加廣東省第四屆藝術節展演。

從連山到佛山,迎接新挑戰

1993年,劉成來到佛山工作。剛開始,他在一個街道文化站當副站長,每天要處理的多數為行政事務,這意味著他沒有機會從事自己所喜愛的舞蹈工作。半年後,他被調入佛山市群眾藝術館(即市文化館前身)音樂舞蹈部任職,他十分珍惜這個機會,希望能夠發揮所長,將此前在歌舞團20年所學的專業知識投身到建設佛山公共文化事業當中。

當時部門比較重要的工作是輔導業餘團隊排演舞蹈作品,這對於劉成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過去在專業團體裡,演員都經過長期專業訓練,排練難度不大。可現在面對一批業餘舞蹈愛好者,他有點不適應。

一次,劉成受佛山市消防大隊邀請,創作舞蹈《火紅青春》。演員是從五區消防中隊調來的戰士,毫無舞蹈基礎。於是在排練的同時,劉成還要帶他們練基本功。要知道,這個節目是要參加全省消防系統比賽的,消防支隊對節目的高要求令劉成深感壓力。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消防戰士們在舞臺上用純熟的動作演繹出充滿動感的舞蹈。最後,《火紅青春》在比賽中奪得了金獎。看著慶功會上,平時鐵一般的消防戰士們哭成一片。劉成從他們的目光中,讀出了對自己的信任,一份自豪感油然而生。也正是這種自豪感,讓他無悔於自己所從事的公共文化事業。

從臺上到臺下,堅守文化藝術事業

從佛山市群眾藝術館到佛山市文化館,從強調群眾業餘藝術生活的滿足,到文化惠民、文化悅民的社會需求,再到構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大潮,劉成見證了群眾文化戰線的變遷。數十年來,他直接參與了不少在佛山乃至全省、全國都有影響力的文化活動,如秋色巡遊(佛山秋色歡樂節)、“在您的旗幟下”佛山市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紀念晚會、改革開放三十週年晚會、亞洲藝術節街路巡遊、亞運會火炬傳遞佛山站……一次次的歷練,讓他從一個舞者,轉型為一名出色的綜藝晚會、大型活動策劃、導演。自擔任佛山市文化館副館長以後,他的視野又從單位的藝術業務角度,拓寬至整個文化事業的大格局,可以說,在佛山市文化館的每一步,都為他的人生增添了多一分色彩。

回望職業生涯,劉成坦言,曾有不少機遇擺在他面前,或經商,或從事其它行業,但他始終堅持站在自己深深熱愛的舞臺,選擇將自己沉到文化事業中去,沉到人民群眾中去。問及原因,記者多次想從他口中問出一些“不一樣”的回答,但他的答案始終如一:“就是因為喜歡,所以還是選擇了這份工作,沒有別的原因。”

擇一行,愛一行。劉成深耕文化藝術事業40餘年,作為佛山文化建設工作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他自信無愧於自己的工作,更為這份事業而自豪。

《佛山日報》推出“佛山公共文化引路人”系列報道(三)

來源|佛山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