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12系列飛機加速開拓國際市場


運12系列飛機加速開拓國際市場

當地時間4月17日下午,中國航空工業再次向尼泊爾交付2架運12E飛機,此次交付標誌著尼泊爾通過中國政府採購的4架運12E飛機和2架“新舟”60飛機的交付工作已順利完成。作為此次交付重要核心產品的運12E飛機,再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人們經常用“鐵鳥”來形容飛機,那麼在哥斯達黎加颶風營救中大顯身手、為環球“侶行”夫婦保駕護航的運12系列飛機和經過全新設計並在美國成功路演的運12F飛機,必然是代表著和平、安寧與幸福的兩隻“吉祥鳥”。

助推中國智造通航產業的“鳳與凰”

“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山海經》

這是《山海經》中對鳳凰最初的描述,經過後世發展,鳳凰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裡象徵吉祥和諧的重要元素,而鳳凰浴火則象徵著獲得新生。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運12系列飛機從孕育孵化走向羽翼初張,再到如今的展翅翱翔,一代又一代的通用航空人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2014年,為適應國家大力發展通用航空的需要,航空工業哈飛、通飛和黑龍江省大正投資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了航空工業哈飛通用,在民族通用航空製造領域種下了一顆“梧桐”,用更為專業化、市場化的思路去栽培,通過專業化整合和產業化發展,助力運12系列飛機和運12F飛機這兩隻重生的“鳳與凰”飛得更高更遠。

哈飛通用根植於哈飛,在國家大力發展通航產業和實施“一帶一路”倡議、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主動出擊、搶抓機遇、創新融合、協同發展、積極開拓,在深耕原有國內外市場並取得豐碩成果的基礎上,努力開拓更為廣闊的通航市場。在通航產業大發展的潮流中,運12系列飛機將隨著哈飛通用的發展,用自我革命的精神,浴火重生,為所有人帶來通航產業大發展的紅利,再次上演鳳凰于飛的精彩故事。

促進互聯互通“一帶一路”的“鴻與鵠”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挧已就,橫絕四海。” ——《史記》

在中國古代,“鴻”是指大雁,而“鵠”則是天鵝。

2013年,“One |Belt |And |One |Road”作為一個全新的詞組出現在華爾街日報上,中國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簡稱“一帶一路”的倡議不脛而走。古絲綢之路為世界留下了珍貴遺產,中國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主動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早在1986年,伴隨著6架運12飛機出口斯里蘭卡,運12系列飛機在國產民機“走出去”的市場戰略中就先行了一步。

運12系列飛機是我國第一個取得美國型號合格證的航空器,第一個實現出口的機型,也是我國目前交付數量最多、出口最多的民機。經過30多年發展,運12系列已累計取得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等14個國家的型號合格證或認可證,累計銷售200餘架,機群良好的運營情況得到了國內外廣大用戶的認可與信賴。如今,該系列機型在“一帶一路”沿線等8個國家建立起近50架機的規模,機群累計運行超過15萬飛行小時,期間沒有一起因飛機自身問題而引發的嚴重事故,是名副其實橫絕四海的“鴻鵠”。

運12系列飛機除在民航運輸體系中承擔著傳統客貨運輸任務以外,還可廣泛開展各種通航作業,例如人工降雨、農林作業、地質勘探、海洋監測、空投空降、醫療救護、空中游覽等。總體運行情況良好,客戶滿意度和認可度較高。2016年12月,哥斯達黎加突遭颶風“奧托”襲擊,2架運12E飛機挺身而出,參與到對受災地區居民的轉移工作裡。在救援中,2架機共飛行41小時、57次起降,順利將近20噸的救援物資送到了災民手中,成為本次救災力量的中流砥柱。憑藉不間斷、穩定、出色的運營表現,運12系列飛機在業內也贏得了良好的信譽及口碑,成為一款讓社會各界放心、依賴的航空產品;同時也向世界各地進一步展示了中國品牌形象,為中國製造樹立起信心。

最新產品8噸級運12F飛機,更是按照最新適航規章要求,採用航空領域最新技術,最終為用戶提供高安全、高可靠、低成本的空中解決方案。損傷容限機體結構設計、可收放式前三點起落架、綜合航電系統、3個標準LD3集裝箱的貨運裝載、2255千米的航程覆蓋等技術特點,已使其成為當前國際市場上同類別飛機中最新、最先進的型號。在歷經5年900餘飛行小時的適航試飛後,現已取得中、美型號合格證,並順利通過美國局方AEG部門審查,這也是我國目前唯一通過美國局方AEG審查的機型,表明了該機型運行支持體系完備,可以在美國本土開展型號運行。2017年3月,運12F飛機圓滿完成美國路演,實現了中國自主研發的軍民飛機在美國市場使用真機推介“零”的突破,運12F飛機有望成為首個進軍發達國家通航市場的自主民機。

2017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在廈門成功舉行,在此期間,一架中國海監新入列的運12F飛機從舟山機場起飛,執行保障金磚會議光纜專項執法任務,又一次向全球展示出運12F優異的性能和用途的多樣性。航空產品,作為一個國家高新技術的代表、實現交通互聯互通的重要橋樑,集社會影響力與示範效益於一體,正逐漸成為“一帶一路”區域建設項目中的典型推薦代表,受到沿線各國的歡迎與追逐。“一帶一路”為中國國產民機“走出去”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站在“一帶一路”的大舞臺上,哈飛通用作為擁有60餘年歷史的“新公司”,強化產業佈局、積極抓住歷史機遇,從工藝技術革新、市場營銷和服務保障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開展工作,全力打造產品和服務兼優的“精品工程”,不斷滿足並超越用戶期待;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打造國際一流的通用飛機品牌,在該倡議中發揮更大作用,讓我國高端智造走出去,擴大高端智造的國際影響力;同時也在“一帶一路”項目建設中,通過沿線國家航空市場應用,實現自身產業進步升級,以此反向拉動我國民機事業發展,實現合作共贏。

目前,軍民融合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通用航空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是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最典型代表,對推動航空國防建設和國家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然而我國通用航空發展正處於起步階段,空域資源及通用機場不足是制約通航發展的巨大短板。此時軍民融合的到來,勢必為通航發展著力解決這兩大關鍵因素起到強力推動作用。

作為航空工業傳統的通用航空製造企業,哈飛通用擁有實現軍民融合的天然舞臺,在軍民融合等一系列利好政策下,將迎來寓軍於民的廣闊天地。旗下運12系列飛機,歷經30餘年的市場洗禮,無論是技術平臺,產品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後續服務保障等方面,都已成熟完備、自成體系,具有較強的抗風險、抗壓能力,可以從容應對開放性更強的民用市場,屆時必將帶來國產民機銷售市場的巨大突破。最新型號運12F飛機也會憑藉出色的技術平臺和領先優勢,獲得各方積極關注。同時,作為通航製造業上游的通用航空整機制造企業,其發展必將引發機體、起落架、機載設備以及其他系統的“蝴蝶效應”,催生出新技術、新材料、電子及信息等相關產業鏈上的技術進步與發展創新,進而帶動機械、儀表等中上游產業發展,最終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此外,運12系列飛機在應用方面更能體現軍民融合的另一突出特點——非戰略性民用擴展。該系列機型除廣泛應用於通航領域外,還可用於短途運輸。例如可在偏遠地區的軍民融合項目、山區或海島哨所補給、國家邊防建設、重大自然災害救援等應急領域發揮作用。尤其是運12F飛機性能水平更加突出,開展短途運輸業務效率將會更高、應用空間更大。

不僅如此,運12系列飛機作為陸上、多發、雙駕駛飛機,操作簡單、皮實耐用、使用成本低廉。2012年12月,中國海監運12飛機首次飛抵釣魚島進行執法巡航,與正在該海域執行任務的中國海監船一起,完成了首次釣魚島立體執法行動,加強了中國海洋管理部門對相關海域的管控和管理。執法中運12飛機充分發揮了機動靈活、快速反應、覆蓋面廣的優勢。未來軍民融合領域中,還可就飛行員交流培訓、通用航空任務開闢等方面開展合作,更好地發揮通用航空對航空國防建設和國家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

當前,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新時代建設的一項重大課題,已經納入國家戰略頂層設計當中。值此契機,哈飛通用基於運12飛機平臺,不斷改進改型、優化設計,同時積極開發新產品、功能創新,力爭通過通航產業的進步,引領軍民融合戰略全面、深入發展,當好貫徹落實軍民融合戰略和能滿足軍需民用產品的“重明鳥”。

在“一帶一路”倡議、軍民融合相關政策的支持和牽引下,哈飛通用作為率先“走出去”的典範,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秉承“自強不息||行以致遠”的企業精神和“精細發展||用戶至上||幸福職工”的經營理念,堅決貫徹執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攜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企業,共享公司改革發展成果,以航空人的使命與擔當助力國產民機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為早日成為國際一流通航製造企業而不懈努力奮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