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擬將納入政府考核指標?一二年級小朋友有福了!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副好眼,顯然能讓孩子看得更多,走得更遠。相對於當今繁重的課業,大眾化的電子產品,以往的孩子倒是顯得十分幸福,教育,科技,信息技術的進步無意間衍生出一批“四眼”兒童青少年。

時至今日,終於有了舉措。8月2日,根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兩部門共同起草《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中規定,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嚴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單純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

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擬將納入政府考核指標?一二年級小朋友有福了!

意見稿中明確了防控目標,並從家長、學校、醫療機構、學生個人、政府方面對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並由相關部門建立一套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考核制度,從2019年起進行考核,結果向全社會公佈。(文章結尾處附有意見稿要求)

控制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已經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有效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世界首位,且低齡化趨勢明顯。45.7%小學生近視,74.4%初中生近視,83.3%高中生近視,大學生近視比例高達87.7%。(數據來自邁尚網)

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擬將納入政府考核指標?一二年級小朋友有福了!

我國兒童青少年幾乎已經成為近視重災區,很多孩子在兒童和青年時代近視,到了大學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很多大學老師提問都會挑不戴眼鏡的同學,因為到了大學不戴眼鏡的人著實少,我們必須採取有效措施來改善這一現象。

筆者不禁在心中吶喊,兒童青少年有福了!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小朋友。

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作業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這無疑會大大減少孩子們的負擔,過去“小小少年”背“大大書包”的現象也會有所改變,兒童青少年近視狀況改變的同時也會增加孩子生活樂趣,甚至推動一輪教育改革。

而此前形同虛設的“眼保健操”終於可以落到實處。

部分家長對此並不買賬,呈觀望狀態

意見稿一出,眾家長驚呼,這是要孩子把視力表背下來嗎?亦或是禁止高度近視孩子入學?參考以往課業減壓越減越壓的例子,部分家長生怕“上有對策,下有計策”,對此並不看好。

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擬將納入政府考核指標?一二年級小朋友有福了!

兒童青少年高近視率,繁重的課業並非唯一因素和主要因素

面對如此高的近視率,繁重的課業只能說是因素之一。孩子本身的用眼習慣、過長的學習時間以及篩選人才的方式似乎更有分量,當然也有部分遺傳。(在這裡我把課業和學習時間區分,課業僅僅指做家庭作業的時間)

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擬將納入政府考核指標?一二年級小朋友有福了!

隨著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已經不需要鑿壁偷光了,供我們學習的光線已經不再昏暗,而紙張質量也明顯提高,影響兒童青少年的客觀因素幾乎已經降到最低,但意見稿中仍然提出了要求。

至於課業是否繁重,其實這事很難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同樣的任務,根據學生的程度不同,難以統一,有的學生做的快,可能60分鐘的作業30分鐘就做完了,有的學生做的慢,甚至90分鐘也難以做完。顧及到大多數,就會忽視小部分,如何定量保質,相當於是給老師和孩子出了一個難題。

縮減課業之後的時間用來幹什麼?或者會不會被強制幹些什麼?仍然是一個無法確定的事。尤其是在近幾年各種補習班盛行的趨勢下,此舉會不會令兒童青少年壓力更重,將由現實來決定。家長們總是會有“其他孩子都報了班,我們也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心理。

按成績篩選讓兒童和青少年不能沒有也不得不有更長的時間來學習,他們真的願意花那麼多時間去學習嗎?答案很明顯。

關於這一點,意見稿中也做了要求:“嚴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單純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考核行政部門和學校。學校不得以各種形式公佈學生考試成績和排名;不得以各種競賽證書作為招生入學的依據。”

這無疑是教育改革的萌芽,多年以來,我們可以感受得到,成績已經不是衡量一個學生好壞的唯一因素了,但仍然是主要因素。我們漸漸在探索,這需要一個過程,各種因素推動下,教育改革是勢在必行的,終有一天,我們的教育會變成真正的“素質教育”。

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擬將納入政府考核指標?一二年級小朋友有福了!

電子產品的普及和過高的使用率也對兒童青少年較高的近視率做了很大貢獻

科技的進步極大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也衍生出眾多電子產品以及其附加品,如各類短視頻以及遊戲,也極大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一個成年人面對如此誘惑尚且不能自拔,更不用說一個不諳世事的兒童青少年。大街上,兒童青少年低頭玩手機的現象比比皆是,他們的娛樂方式已經由過去的戶外活動變為沉迷在電子與網絡的世界裡。

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擬將納入政府考核指標?一二年級小朋友有福了!

而這些對他們的影響不只是讓他們近視而已,也對他們尚未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造成了某些不正確的導向。

降低青少年近視率,政府在行動,社會各界要共同努力

很顯然,形勢已經十分嚴峻單靠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社會各界一起努力。

學校要貫徹落實之後可能會推行的各項政策,首先讓兒童和青少年從心理上減壓。

家長們要做好引導和監督工作,力求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同時引導孩子不要過多使用電子產品,但這不意味著閉門造車,要利用現有的技術讓孩子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企業要有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力求讓自己的產品更加完善,物慾橫流的今天,你們要堅持正確的價值觀導向。

有關部門要積極貫徹落實各項政策,積極推動改革,爭取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

兒童青少年近視率擬將納入政府考核指標?一二年級小朋友有福了!

兒童和青少年本身要養成良好的坐姿與用眼習慣,適度學習,適當休息,畢竟戴上眼鏡真的不好看。

新事物的出現總是會遭到舊事物的萬般阻撓與否定,但這不意味著新事物就是錯誤的,不值得提倡的。這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兒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也會更加全面,近視率偏高這一現象也會得到明顯的改變!

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意見稿)》中的要求(來源:中國新聞網)

徵求意見稿提到,近年來,由於手機、電腦等帶電子屏幕產品(以下簡稱電子產品)的普及,中小學生課內外負擔加重等因素,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低齡化、重度化日益嚴重,已成為一個關係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大問題。防控近視需要政府、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家庭、學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

徵求意見稿明確了綜合防控目標:到2023年,力爭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在2018年的基礎上每年降低0.5個百分點以上,近視高發省份每年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到2030年,實現全國兒童青少年新發近視率明顯下降,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整體水平顯著提升,6歲兒童近視率控制在3%左右,小學生近視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視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視率下降到70%以下,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達25%以上。

徵求意見稿要求,家長應當瞭解科學用眼護眼知識,以身作則,帶動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用眼習慣。0—6歲是孩子視覺發育的關鍵期,家長應當重視孩子早期視力保護。應增加戶外活動和鍛鍊,使其每天接觸自然光的時間達60分鐘以上。控制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減輕課外學習負擔,避免不問興趣、跟風報班。避免不良用眼行為,保障睡眠和營養。做到早發現早干預。

徵求意見稿要求,學校要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小學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得超過60分鐘,初中不得超過90分鐘,原則上採用紙質作業。加強考試管理,嚴禁以各種形式公佈學生考試成績和排名;嚴禁以各類競賽獲獎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嚴禁以各種名義組織考試選拔學生。改善視覺環境,學校教室照明衛生標準達標率100%。堅持眼保健操等護眼措施。強化戶外體育鍛煉,確保中小學生每天1小時以上體育活動時間。合理使用電子產品。定期開展視力監測。加強視力健康管理。禁止幼兒園“小學化”。

徵求意見稿要求,醫療衛生機構要建立視力檔案,規範診斷治療,加強健康教育。2019年起,0—6歲兒童每年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

徵求意見稿要求,學生要強化健康意識,積極關注自身視力狀況,自我感覺視力發生明顯變化時,及時告知家長和教師。養成健康習慣,認真規範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確讀寫姿勢,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週參加中等強度體育活動3次以上,培養良好生活方式,不熬夜、少吃糖、不挑食,減少電子產品使用。

徵求意見稿還對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體育總局、財政部等部門的工作做了規定。要求各相關部門都要關心、支持、參與兒童青少年視力保護,在全社會營造政府主導、部門配合、專家指導、學校教育、家庭關注的良好氛圍。

徵求意見稿還規定,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指標,嚴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單純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將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將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課業負擔等納入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對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連續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學校依法依規予以問責。

徵求意見稿要求,建立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制度,評議考核辦法由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體育總局制訂,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核實各地2018年兒童青少年近視率的基礎上,從2019年起,每年開展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結果向社會公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