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改革進行時」維護司法公正:增強人民羣衆的改革獲得感

「检察改革进行时」维护司法公正:增强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提出的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檢察機關深入貫徹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各項部署,深刻領會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從檢察官管理機制、辦案機制、檢務公開機制、監督機制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紮實推進司法改革,讓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有了更多獲得感。

「检察改革进行时」维护司法公正:增强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誰辦案誰負責”確權明責促公正

“成為員額制檢察官後,權力更明確、責任更重大,我將牢記法律賦予的神聖職責,忠於法律、精益求精,讓人民群眾從我辦理的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7月17日,最高檢公訴廳五處處長張希靖在參加了最高檢首批員額檢察官憲法宣誓活動後這樣表示。

權責明確,則公正可期。

“要緊緊牽住司法責任制這個牛鼻子,凡是進入法官、檢察官員額的,要在司法一線辦案,對案件質量終身負責。”2015年3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指示鏗鏘有力。

幾年間,全國檢察機關穩步推進多項司法改革:

推行檢察人員分類管理——形成檢察官、檢察輔助人員、司法行政人員分類管理格局;

推行檢察官員額制——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檢察機關分3批開展司法責任制改革試點,遴選出員額制檢察官8萬多名,讓高素質檢察官“沉”到一線辦案;

推行檢察官辦案責任制——今年3月,最高檢印發《關於完善檢察官權力清單的指導意見》,目前最高檢、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檢察院均已制定印發檢察官權力清單,努力做到“誰辦案誰負責,誰決定誰負責”。

為使員額內檢察官真正迴歸辦案一線,檢察機關積極開展內設機構改革試點,推行“精兵簡政”。如吉林省檢察院推行“大部制”改革,將原來的34個局(處室)整合為“九部一委”,一線辦案力量增加。

“機構改革加上員額制改革落實責任,人人感到肩上有責任,辦理案件人人高度負責,責任心也提升了,所以辦案更加公正了。”吉林省檢察院檢察長楊克勤說。

“以審判為中心”提高公正司法水平

今年6月23日,山東省高級法院對“於歡案”作出二審判決,認為於歡的行為屬於防衛過當,將其一審的刑罰“無期徒刑”改判為“有期徒刑五年”。庭審中,公訴人緊扣爭議焦點全面舉證質證,有力推動庭審在查明事實、公正裁判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該案是檢察機關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範例之一。

“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是檢察機關面臨的一項重要改革任務,對檢察機關嚴格公正司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要全面提升檢察機關司法能力和辦案質量,進一步強化法律監督,切實保證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2014年1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在最高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近幾年,檢察機關全面落實檢察環節訴訟制度改革任務:

➤ 最高檢先後制定刑事案件審查逮捕指引、公訴案件證據指引,就常見的50個罪名明確證據標準;

➤ 與最高法、公安部等共同研究制定關於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意見;

➤ 制定關於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

制定加強出庭公訴工作的意見;

➤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在18個城市開展速裁程序試點;

➤ 2016年部署刑事案件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

檢察機關還注重健全冤錯案件防範和糾正機制。

➤ 最高檢修訂了複查刑事申訴案件規定,探索開展公開審查;

➤ 對從申訴中發現的“張氏叔侄案”“於英生案”“陳滿案”等重大冤錯案件,依法提出抗訴或再審檢察建議。

“相信隨著檢察機關法律監督職能的強化,糾正冤錯案件的機制和制度更加完善,效果會更加突出,一定會得到更多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全國政協委員邸瑛琪評價說。

推動律師發揮促進公正司法的作用,也是檢察機關司法改革的重要舉措。最高檢2014年出臺關於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今年6月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相關工作的通知。

全國人大代表李亞蘭表示,檢察機關為律師解決“會見難”等方面的努力,讓律師們對最高檢司法改革的成效有了更真切的獲得感。

“公開”讓公平正義“看得見”

“山東省東營市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東營市地方稅務局原黨組成員、稽查局局長翟寶山(副處級)決定逮捕。目前,案件在進一步偵查中。”這是“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10月25日發佈的最新案訊之一。

「检察改革进行时」维护司法公正:增强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2014年10月,《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工作規定(試行)》生效,案件信息公開網陸續在全國檢察機關開通運行,該網承載的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詢、辯護與代理預約申請、重要案件信息發佈、法律文書公開“四大平臺”同步投入使用。

“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聯繫群眾,規範司法行為,加大司法公開力度,回應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公開的關注和期待。”2013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進行第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公平正義,應該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

➤ 全國檢察機關注重推進陽光檢務,貫通全國四級檢察機關的電子卷宗系統2016年上線,當年為律師提供閱卷服務15.3萬件次;

➤ 今年開始部署實施全國檢察機關案件信息公開微信平臺;

➤ 普遍設立檢務公開大廳;

➤ 最高檢全面開通微博、微信和新聞客戶端,建立網上發佈廳;

➤ 廣泛開展“檢察開放日”“視頻接訪網上信訪”等。

“我要為檢察機關推行陽光檢務,規範司法行為點贊。”全國人大代表秦光蔚表示。

在以公開促公正的同時,檢察機關還加強自我約束,以制度保障公正司法、以科技手段助推依法辦案。

➤ 幾年來,檢察機關深入推進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日前,全國人民監督員管理信息系統開始試運行;明年,全國的人民監督員選任管理和選用銜接工作全部在線操作。

➤ 2013年11月,最高檢在全國檢察機關部署融辦案、管理、統計功能於一體的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實現對全國四級檢察機關、20多萬檢察干警全部辦案活動的全程、統一、實時、動態管理和監督。今年最高檢又對統一業務應用系統優化升級,為強化辦案監督制約、促進司法公正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