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荒漠中的山頂城堡,竟然建起了豪華浴室,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今天,在死海西南岸,有一座光禿禿的土黃色石山。山巒四面峽谷幽邃,山岩陡峭,而山頂則如同被利刀齊齊削去,形成平坦寬闊的臺地。它就是馬薩達,以色列古代猶太國的象徵,猶太人的聖地,聯合國世界遺產之一。這座在沙漠中經過2000多年歲月風化的城堡,如今已滿目蒼夷。當初猶太人藉助希律王宮和周圍的防禦工事成功的抵禦了迄今時間最長的、著名的“羅馬圍攻”。

馬薩達,公元1世紀晚期被突然徹底摧毀,猶太人就此散居在世界各地。猶太難民在城池被攻破前全部集體自殺的悲劇事件,不僅僅描述了猶太人的歷史,更是人類自古以來尋求自由、反抗壓迫的鬥爭精神的歷史寫照。(寒殘一葉拍攝於以色列)

要到達馬薩達城堡,普通遊客可以坐纜車直達城堡東門下,再登上數十級臺階便可到達山頂。不過以色列學生則被要求沿古棧道一步步往上爬,全程在一個多小時。

據說以色列軍隊新兵入伍的第一課也是行軍趕到這裡憑弔,然後莊重默唸出他們那段著名誓言:“馬薩達再也不會陷落。”

馬薩達城堡建在一片呈船形的平坦高臺,東西寬300米,南北長700米。城堡規模很大,殘垣斷壁錯落有致地分佈其間。站在空蕩蕩的城堡高處,使人如同孤懸於半空中,有一種橫空出世之感。

公元前160年至公元前143年,猶太大祭司約拿單·麥卡比率領猶太人反對敘利亞希臘王朝的外族統治,下令在地勢險峻、人跡罕至的馬薩達山頂高臺上修建一座城堡。這便是“岩石城堡”也就是的最初來歷。

公元70年,羅馬大軍攻佔耶路撒冷,大肆殺戮。倖存的猶太男女逃到地勢險峻的馬薩達城堡堅守。該城堡有儲存的糧食和淡水,易守難攻。隨後趕到的3萬羅馬軍隊對堅守在裡面的人們,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為967人,整整圍攻3年。

公元73年4月15日馬薩達陷落前夕,猶太人決定集體自殺。他們抽籤選出10名勇士作為自殺執行者。隨後這10人再抽籤選出1人殺死其他9人。剩下最後一人的最後任務是放火燒燬城堡然後自盡。殉難前,守城領袖ElazarBen-Yair有一段著名演講:“我們是最先起來反抗羅馬、也是最後失去這個抗爭的民族。

天亮時我們將不再抵抗。感謝上帝讓我們能夠自由地選擇和所愛的人一起高貴地死去。讓我們的妻子沒有受到蹂躪而死,讓我們的孩子沒有做過奴隸而死吧!把所有的財物連同整個城堡一起燒燬,但是不要燒掉糧食,讓它告訴敵人:我們之死不是因為缺糧,而是自始至終我們寧可為自由而死,不為奴隸而生!”


馬薩達土壤貧瘠,缺雨少水。即使這樣,希律王也不放棄日常奢侈享受。他興建了一套宏偉的水利工程,在城堡中共有12個蓄水池,每個容量高達4000立方米。因此,這個沙漠中的城堡不但飲水能夠自給,而且還能滿足希律王洗澡及游泳等沙漠中奢華的享受。圖上就是當時的豪華浴場。

這是還原了當時建在山坡上的希律王宮殿,它巧妙的山體融合在一起。它充分體現了猶太人的勤勞與智慧。馬薩達不僅修建有大型的宮殿,殿中鋪設著美輪美奐的馬賽克地板,牆壁也裝飾得金碧輝煌。在城堡外圍還築有1500米長的雙層高牆,上面建有38個10米高的碉堡。城內蓋有一排排巨大的倉庫,儲備充足的糧食和武器。

人類歷史發展至今,多少個民族在被其他民族征服、奴役和驅逐後整體消失了,而猶太民族沒有。猶太民族在失去家園1000多年而不潰散,不成一盤散沙,在經歷亞述屠 殺、羅馬屠 殺、希特勒屠 殺之後,最終仍然能夠聚攏為一個國家,沒有以超強的民族自尊構成的強大精神底蘊,絕無此可能。作者簡介:寒殘一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