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汾酒」系列之十五 舌尖上的精靈舞者

人是萬物之靈。

有的人,眼睛能辨出“無色之色”;

有的人,耳朵能聽出“天籟之音”;

有的人,舌頭能品出“大地之味”……

這些具有“特異功能”的人,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培養的呢?

在山西杏花村,我有幸見到了一位“特異大師”,她品鑑過百萬種酒品,能快速識別上百種“酒味”,人稱“中國白酒首席女品酒師”。

“工匠汾酒”系列之十五 舌尖上的精靈舞者

2014年10月21日,被譽為白酒界“國嘴考評”的首屆“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頒證大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汾酒集團的王鳳仙在46位“中國白酒首席品酒師”中脫穎而出,成為13位“中國白酒首席女品酒師”之一。

冬天的山西,寒風凜冽,能夠品嚐到那種“冰冷”的味道。

當我慕名走進汾酒集團“國家技術中心”時,王鳳仙的熱情與微笑,把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愛笑的女人命運不會差”,我突然想起了這句有點兒老套的話,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作為檢測中心主任,王鳳仙的衣著可謂是樸素,不施脂粉,素面朝天,這讓我感到有些奇怪。作為職業女性,職業妝是一門“必修課”,難道王鳳仙不懂?

王鳳仙正在組織一場內部品評會。

工作臺上,有9只貼著編號的高腳杯,杯裡盛有樣酒,還有一瓶用來漱口的純淨水。王鳳仙端起其中的一個杯子,晃一晃,放在眼前,仔細的觀察著,專注的目光似乎要穿透酒杯,她在觀其色;然後,酒杯傾斜45度,細細地嗅聞,停頓了大約10秒種,她在聞其香;這時,酒體輕輕入口,調動了舌頭,讓酒在整個口腔瀰漫開來,細心品嚐回味著,喉管微微一動,嚥了下去,她在品其味……

王鳳仙拿起筆來,在表格上寫下品鑑評語。那專注極致的神情,猶如進入無人之境。

她用純淨水漱漱口,進行下一個品鑑。

九個樣品酒全都品完之後,把能夠做出定評的酒樣放在一旁,沒有定評的酒樣重新品評,等到所有酒樣全部定評之後,時間已經過去90分鐘。這樣的篩選之法,很費時,但是卻是最有效的。

我發現,王鳳仙在寫品鑑評語的時候,有的酒樣是一揮而就,有的酒樣卻需要仔細揣摩每一個用字,往往幾分鐘沒有寫下一個字的評語,神情中有咀嚼沉思,追求精準,更多的是興奮。

我實在是忍不住了,走過去問問詳情。

王鳳仙說:“最困難的,是明明知道什麼口感風格,卻找不到一個恰如其分的詞來形容,這讓我們很苦惱,就要我們既有系統精細的專業技能知識,又要有高超的悟性。”一說起品酒,王鳳仙總是這樣意猶未盡。

我突然想起了一個問題,於是就問她為何會有這樣的衣著打扮?

王鳳仙笑笑說:“白酒品酒師這個職業與其他職業都不同,對人的要求特別高,比如:帶香氣的東西不能用,包括香水、化妝品等,平常吃飯只能以清淡為主,必須遠離噪音和有異味的地方,感冒不能吃藥,只能接受物理性的治療,怕影響嗅覺和味覺器官,等等”。

目睹了“中國白酒首席女品酒師”的工作場景,尤其聽完王鳳仙的故事。我這個涉世未深的文字記錄者,多少明白了什麼是“天道酬勤,天道酬痴”,這其中的道理,確實值得玩味。

“工匠汾酒”系列之十五 舌尖上的精靈舞者

冥冥之中,我們有了這樣的感悟:優秀品酒師的境界,就是在不厭其煩的極致精研中,尋找和定格“一剎那的永恆”。而一瓶“傳奇美酒”的誕生,往往與品酒師的精湛技藝、心性感悟、品行態度和精神情懷密不可分。

他們把品酒這一技術工種,演繹發揮到了極致,成為了一門高深優雅的品酒藝術,其中的道理,無非是用心精研而已。多年的精心鑽研,品酒藝術臻於完美,鍛造了一個個超凡脫俗的“舌尖上的精靈舞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