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一般来说,太刀和打刀有下面这些区别:

1、使用时代不同

太刀主要使用于平安時代(12世紀)后期到室町時代初期。

打刀则晚于太刀,使用时代大约是从室町時代中期(15世紀后半)到江戸時代末期(19世紀中叶)。

所以也可以说,打刀是太刀的继任者。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2、使用情形不同

平安时代主要的战争形式是马战,所以太刀主要是马战时,骑在马上使用。

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主要的战争和战斗方式是地面战斗,所以打刀主要是人站立于地上时使用。

3、佩戴方式不同

太刀是配挂在腰上的。配挂时,刀刃向下。

打刀则是直接插在腰间。插在腰间时,刀刃向上。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日本人如今展示太刀和打刀时,也承袭了这个传统,不管是博物馆还是刀剑专门店,展示时太刀时,刀刃向下;展示打刀时,刀刃向上。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如图,左边是打刀,右边是太刀。

至于为什么一个向上,一个向下,暂无定论,能查到的资料有如下两个说法:

其一,太刀刀刃向下是为了不伤到马,因为如果刀刃向上,刀尖便是向下,容易戳伤马。

其二,平安时代的战争,武士一般穿甲胄,因为胳膊上也有甲胄,很重,如果刀刃向上,拔刀时,本来就很重的胳膊就要抬很高,太费劲。所以刀刃向下更合适,因为抽刀时胳膊轻松一点。而室町时代以后,武士主要穿和服,活动起来比穿甲胄灵活轻松很多,所以刀刃向上、拔刀时胳膊抬得高一点也可以。而且刀刃向上的话,出刀砍人的速度会更快,对抗时更占优势。(理由见第6点)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4、外形不同

(1)长度不同

因为是骑马时使用,太刀可以更长一些,长度通常是:2尺3寸~6寸(70~80cm)。

考虑到使用方便,通常来说,打刀相对太刀稍短,但一般长度也在2尺以上。

这里说的是当时被武士普遍使用的太刀和打刀的情况,不包括动辄就长达三五尺的野太刀等非常见类型。

(2)弧度不同

太刀的弧度通常更大,也就是更弯一些。

打刀与太刀相比,一般来说,往往更平直一些。当然也并不绝对。

(3)刀装不同

如上文所说,因为佩戴方式不同,所以刀装也不一样。刀装的区别很多,如汗青老师所说,比较明显的区别如下:

太刀因为是佩挂在腰上的,所以刀装的最明显特征是刀鞘上方有用来配挂的两个吊环一样的部件。

如下图: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打刀则因为是直接插在腰间的,所以没有太刀那样的吊环的部件,但刀鞘侧面会有一个“栗形”,据说得名于外形很像栗子。

如下图: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5、拔刀手法不同

太刀因为是马战时使用,可以单手从下往上拔出,另一只手则抓马缰。

打刀的拔刀手法则自由很多,可以先用直接从下往上拔,也可以用左手(左撇子就是右手)下压刀身,把刀身从斜插状态压成水平状态,再拔出来。

如下图: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6、从拔刀到挥刀的速度不同

太刀因为配挂时刀刃向下,拔出以后刀刃自然也朝下,需要举高以后再落下,这样才方便砍人。所以一般从拔刀到挥刀砍人,需要两个动作。

打刀则因为刀刃向上,拔出以后可以直接在空中划一个弧线,用一个动作就一气呵成地直接挥刀砍向对方。因此可以说,打刀速度上比太刀略有优势,使用起来更迅速敏捷一些。

如图: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左边是打刀,抽出之后,一个动作就直接可以砍向对方。

右边是太刀,抽出之后,需要两个动作才能砍人。所以,如果双方在地面对抗的话,可能使用太刀的人还没来得及把太刀挥下来,对方的打刀已经劈过来了。。。= =+

7、插刀方式不同

太刀插刀时,刀鞘的口微微向下压,刀鞘整体比较水平的状态下,把刀插入刀鞘内。

打刀插刀时,刀鞘口依旧向上,刀鞘整体保持原本的倾斜状态,从上往下插入刀鞘内。

以上,如何区分太刀和打刀?

如果有刀装,就看刀装部分所配的是吊环还是栗形。

如果有动作可以看,也能通过使用者拔刀、挥刀和插刀的动作来辨别。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如果没有刀装,只有刀条怎么办?

首先通过长度排除是否是更短的脇差或短刀。

如果在日本的博物馆或者刀剑专门店里看到展示的刀条,那可以直接看刀条的刀刃是向上还是向下。通常刀刃向上就是打刀,刀刃向下就是太刀。日本人比较认真谨慎,一般不会放反。

如果觉得这种方法不严谨,可以看刀茎上刻有制刀匠人名号那一侧的刀铭。通常来说,刀刃向下,刀茎(就是用来装刀柄的地方)在左时,刀铭也在左边,那就是太刀。而刀刃向上,刀茎在左时,如果刀铭在左边,则是打刀。

比如这张图里的刀,就是打刀: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什么?你问没有刀铭怎么办?

还是那句话,如果是在日本的博物馆或者刀剑专门店里看到的,基本可以通过展示时刀刃的方向判断,相信日本人陈设刀剑时的严谨精神吧。。。要是在别的地方下看见一根光秃秃、没有刀装,随便摆着、连刀铭都没有的刀条怎么办,那就只有。。。凉拌了。。。(笑)

PS:

(1)这里只是通常情况下太刀和打刀的一些区别,也有一些特例存在,比如结合了两者特点的“半太刀”,这种刀是从太刀到打刀的过渡期间出现的一种刀。半太刀的刀装上也有打刀的栗形,但佩戴时又像太刀一样,刀刃向下。还有一些刀原本是太刀,后来被磨短刀茎,改成打刀使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都干过这种改装的事。织田信长的爱刀「へし切り長谷部」就是一把用太刀改成的打刀。

(2)日语里的刀(katana)通常指的就是打刀。在日本,“打刀”这个称谓往往见得少,叫“刀”的,一般就是打刀(uchigatana)。太刀则就是“太刀”(tachi)这个叫法。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3)太刀和打刀之外,日本刀还有另外两种常见类型(即脇差、短刀):

脇差:也叫脇指。一般和打刀一样,刀刃向上。长度在1尺到2尺之间,比打刀短。通常和打刀一起插在腰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打刀配合使用,即传说中的二刀流。(也有人把小太刀归在脇差中,所以只能说一般刀刃向上)

短刀:也叫腰刀。和打刀、脇差一样,刀刃向上。长度在1尺以下,比脇差更短。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日本刀剑收藏和研究的专门机构)只把我们通常所说的日本刀分为太刀、打刀、脇差、短刀四大类。野太刀、小太刀、小脇差等,属于这四大类之下更细的分类,这里不多赘言。

综上,如何区分太刀、打刀、脇差、短刀这几种刀?

最简单直(cu)接(bao)的方法是先看长度,由长到短依次是: 太刀 ≥ 打刀 > 脇差 > 短刀。

然后再根据上文所写的外装、刀刃方向等方法,区分是太刀还是打刀。

四种刀刀条部分的长度、弧度、刀刃方向等区别,大致如下图: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最后再说一下,单独看刀装并不能作为判断的标准,因为刀装是可以互换的!

以下是配打刀装的太刀: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日本刀 太刀 南海太郎正尊(森岡俊雄)昭和五十三年八月日

以下是配太刀装(应该说是军刀装)的打刀: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刀剣はたや 日本刀

其实进入昭和年代后,很多新作太刀的型造愈发的接近打刀,以至于有时候单纯看刀条都很难把打刀和太刀区别开了。

所以现在是什么刀基本是日本刀剑保存协会说了算。

日本武士刀热点知识普及:教你如何分辨太刀和打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