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唐朝名將張守珪?

聊聊關於生活中那些事


小可不材,願以文會友。

張守珪,字元寶,陝州河北人。舊唐書

說他長得高大威儀,性情豪爽,還善於

騎射。聽起來簡直突厥那邊的牛人。



牛人出道就是與眾不同,張守珪初為郭虔

瓘的別將,求援回途遇上來犯輪臺的突厥

人,二話不說就把對方擊潰,因功特進遊

擊將軍,並轉去幽州做了果毅都尉。當時

的幽州刺史盧齊卿很看好他,認為這小子

不出十年便會坐上他現在的位置,老起臉

替自己兒子央他日後照應。

另一位看好張守珪的人很重要:李隆基。



當時的瓜州不大太平,吐蕃人剛瀟灑走

一回,連大將王君毚也陣亡了。玄宗想看

看張守珪有無邊帥之材,命他出任瓜州刺

史,兼即墨軍使。

張守珪的瓜州生涯很出彩,一來就擺了出

“空城計”,擊退了去而復返的吐蕃軍。隨

後幾年,每年他都換著方子治得吐蕃軍很

沒脾氣,弄得最後上門言和。



又過了三年,玄宗看西邊的確老實了不少,

一紙詔令遷張守珪為幽州長史、兼御史中

丞、營州都督、河北節度副大使,不久又

加河北採訪處置使,抵禦常來擾局的契丹

和奚人。

應該說開掛的人生去到那裡都是那麼順利,

張守珪讓契丹首領屈刺和可突幹在戰場上

很服氣。兩人便讓人前來詐降,正好張守

珪也正在苦思如何一勞永逸,便將計就計

派部下王悔到敵營誘反契丹的另一位酋首

李過折,李過折還真如命中貴人一般斬了

二人首級前來投誠,助張守珪臻至人生事

業巔峰。



收到消息的玄宗頗為自己的用人自得,親

自為其賦詩推崇,封輔國大將軍,右羽林

大將軍兼御史大夫,並賜予金銀綵綢等。

他的兩個兒子也授予了官職,並命人在幽

州為張守珪立碑記功。



張守珪深知自己的功成名就,部下出力良

多,是以當得知稗將趙堪、白真陀羅假借

己名,矯令平盧軍使烏知義截擊反叛的奚

人卻落得先勝後敗,他選擇了包庇並謊報

大捷,事洩又重金賄賂前來核查的宦官牛

仙童,試圖瞞天過海。怎奈後來牛仙童因

坐贓事敗,牽出守珪。玄宗令其舊功抵罪,

貶做括州刺史。



縱覽張守珪一生,智勇雙全,軍政兩得,

完全配得上“立功邊城,為世虎臣”的讚譽。

同時他為了激勵部下,團結人心也有忠義

難分的人性一面。而他最大的缺陷無疑就

是識人不明,認奸滑過人的安祿山為養子,

為幽州,為大唐盛世埋下禍根。



開元二十八年,張守珪在括州官舍去世,

享年五十七歲,追贈為涼州都督,葬洛

陽北邙山。

另注:感謝圖片作者!


南海裕郎


張守珪是盛唐開元年間之名將,安祿山的義父。

西域向來是英雄的舞臺,與突厥戰鬥中,湧現出一批盛唐時代的名將,包括郭虔瓘、郭知運、張守珪等。唐玄宗登基後,突厥對西域重鎮輪臺發動進攻。北庭都護郭虔瓘派部將張守珪率軍馳援輪臺,張守珪在半途中與突厥騎兵狹路相逢,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殲滅突厥騎兵一千餘人,並且生擒將領一名。此役也是張守珪成名之戰。

開元十五年,河西節度使蕭嵩向唐玄宗推薦張守珪擔任瓜州刺史。當時瓜州城已經被吐蕃軍隊所毀壞,張守珪到任之後,立即重建新的城池。城尚未建成,吐蕃大軍再次兵臨城下。此時瓜州的軍隊很少,城內軍民相顧失色,全無鬥志。張守珪竟然在優勢敵人的眼皮底下,上演一出諸葛亮的“空城計”。

他將酒席擺到了城頭上,面不改色,從容自若地飲酒奏樂,那種神情,絲毫不把對手放在眼中。吐蕃大將悉諾邏乃是一代名將,面對張守珪的鎮定從容,他反而有些遲疑,沒有貿然攻城,而是略微後退。張守珪果斷地命令城內守軍出擊,打了一場小勝仗。悉諾邏認定瓜州守備堅強,遂引軍撤退。這次退敵,雖有些僥倖的因素,但也展現張守珪的才智與從容不迫的膽量。瓜州重建後,

唐玄宗將瓜州升級為都督府,並由張守珪出任瓜州都督。

第二年(開元十六年,728年),吐蕃大軍捲土重來。吐蕃大將悉末郎兵臨城下,只是

瓜州城已是今非昔比,非但城池堅固,守軍數量也大大增加。張守珪主動出擊,大戰於在瓜州城下,吐蕃被迫撤軍。

開元十七年(729年),瓜州都督張守珪會同沙州刺史賈師順,掃蕩吐蕃大同軍。大同軍勢單力孤,被唐軍擊破。此役保障了大唐河西走廊通道的安全,對絲綢之路貿易通道的暢通有著莫大的影響。

後來,張守珪升任幽州節度使,鎮守幽州期間,他做了一件對未來歷史影響很大的事:重用提拔安祿山。安祿山能夠從默默無聞的邊疆小吏,一躍而成手握重兵的三鎮節度使,其傳奇般的成長曆程中,張守珪對他有決定性的影響。

安祿山本是負責掌管邊貿的小官,手腳卻不太乾淨,利用職務之便,偷了不少羊。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查知此事後,將安祿山革職查辦,準備將他亂棒打死。如果的棒打死安祿山,就沒有以後安史之亂的事了,然而,在關鍵時刻,安祿山就象當年的李靖一樣,吼出一句豪言:“將軍不想消滅契丹、奚嗎?為何要殺祿山?”

張守珪很驚奇,覺得此人頗有英雄之氣,遂有惜才之心,下令釋放安祿山。不久後,張守珪分派給安祿山一個任務,讓他去抓契丹、奚部落的俘虜。安祿山確實有本領,經常與帶著幾名騎兵,深入契丹境內,俘獲數十名契丹人回來。張守珪暗暗稱奇,便將他提拔為偏將。

開始時,張守珪嫌安祿山身材不好,肥嘟嘟的。唐朝對人的相貌是相當重視的,裴行儉以來實行的“詮註法”,即授官、升遷之法制,四個取材標準中,就有一個是要求“體貌豐偉”,安祿山卻是大腹便便,自然入不了張守珪的法眼。然而安祿山卻是相當機警,一方面他努力地節食,另一方面,他善於揣測人情,投人所好。這樣,他居然慢慢博得了上司的好感,最後甚至被張守珪收為義子。

張守珪長期鎮守邊關,在西域戰突厥,在河西戰吐蕃,在幽州戰契丹,史書盛讚他:“立功邊城,為世虎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