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牀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眼下的熱點已經從房價擴散到了房租,買不起房可以租房,租不起房了怎麼辦?

如果房租繼續上漲,中低收入人群最終會被推到一個什麼樣的境地?

高房價和高租金下,人民的住房需求會有什麼樣的演變?

其實,我們身邊就有一個最好的標本:香港。

這個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將高房價、高物價下人們的生存困境演繹的淋漓盡致。

當然,大陸的情況跟香港不盡相同,一二線城市難留,我們還有廣袤的三四線城市可以退守,而香港人,除了貧民窟,沒有其他地方可以安放。

寸土寸金的貧民窟

一般人看來,香港租金最貴的應該中環商業區,或者山頂豪宅,尤其是山頂豪宅,動輒幾億人民幣一棟的價格,是頂尖富豪的象徵。

據傳馬雲就以人民幣15億購買了香港山頂的豪宅,均價136萬每平。

不過,這些動輒幾億的房子沒法刺痛普通人的神經,因為高不可攀。

想要感受真正的寸土寸金,要去香港的貧民窟。

那些隱藏在貧民窟裡的“籠屋”、“劏房”、“棺材房”才是將房租演繹到極致的地方,每尺(0.09平米)的最高租金可達300港元,也就是說,租1平米的“房子”,你就要付出3000港幣。

如果你的家是這樣,你可能根本不想回家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劏房

面積通常 ≤ 8㎡

劏(音同湯),原意是分割,指一個房子,被分割成很小的部分,租給不同的住戶,劏房面積通常小於8平米

這狹小的8平米,需要承擔廚房、臥室、客廳的功能,而在大陸,大多數合租房一個房間面積都會在10平米左右。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香港政府公佈的劏房居住情況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居住在劏房內的一家四口,姐姐和弟弟趴在床上寫作業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廁所和廚房連在一起

就是這樣,劏房也不是一個人居住,很多時候,這樣的劏房裡會住著一家人。

香港約有20萬人居住在這樣的劏房裡,其中還包括4萬名兒童。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曾志偉出演電影 《一念無明》,居住在劏房內的場景

劏房已經很悲慘了,但實際上,劏房已經是貧民窟中的最高待遇,畢竟8平方米,極致利用下,能有基本的生活功能區切割。

劏房的租金中位數為3800港幣,仍然有人租不起這樣的房子。

他們只能選擇另外一種居住形態。

棺材房

面積≤4㎡,最小的不過1.4㎡

僅僅放得下一張床,人在裡面只能躺著

當橫向空間已經無法再被利用時,房東們把目光投向了縱向空間,棺材房應運而生。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在油麻地、深水埗、觀塘,有些人每晚都睡在 " 棺材 " 裡。

在原有的板間房的基礎上,以 " 井 " 字形上下分割,改裝成六間小房,每間房約 1.5 平方米,租金約每月 1500 -2000港幣。

由於位置狹小,進入房間後只能直挺挺躺著,像躺在棺材裡一樣,便得名 " 棺材房 ",甚至連棺材都不如。

因為在這裡,每晚 " 躺屍 " 時你連腿都繃不直……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在這裡,沒有人願意把這當成“家”,所有的活動都只能蜷縮在,這張小小的床上進行。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下面的是國外一位攝影師拍攝的一組棺材房圖片,狹窄可見一斑。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香港很多人負擔不起一間可以讓他站立的房子,所以只能選擇棺材房,棺材房的租金只要劏房的一半。

大約有10萬人居住在這樣的棺材房裡。

你以為這是最悲慘了?

棺材房雖然站不起來,但是好歹還是封閉的空間,能夠遮風擋雨,“籠屋”才是挑戰我們認知極限的居住形態。

籠屋

一張張鐵絲網包圍起來的床位

就成為了可以居住的籠屋

它們大多存在於深水埗的危樓之中。

而住在鐵籠裡的人,被稱為 " 籠民 ",這種籠屋,最早出現在1950年代,是移民的臨時住所。

但是現在依然存在,香港政府考慮到極端貧困人口的居住需求,所以沒有完全取締。

不少於4000人居住在這樣的籠屋中。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一個70平米的屋子裡,擺放著數十個3層鐵籠,裡頭住有200多人,空氣裡混雜著菸草、汗水,和老舊房屋的氣味。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如果不是圖片中有人存在,我們會以為是某個菜市場的活禽宰殺攤位。

這樣的居住方式,被聯合國斥為對人類尊嚴的極端侮辱。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籠民們自嘲,住在這裡的就像孤兒,談何做人的尊嚴。

在香港,窮人可以申請公屋(廉租房),但是,公屋僧多肉少,而且還有嚴格的條件限制。

通常,申請公屋排隊的時間就要大約7—8年,家庭為單位和會獲得優先的入住權。

所以很多沒錢,而年級又大的單身漢在申請公屋的排隊時間,只能以最低的租金租一個床位,以免露宿街頭。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2017年,香港的房價均價就超過10w每平,2018年6月份,新房的成交均價高達1500萬港幣。

這樣的房價,是絕大多數香港人不能承受之重,所以催生了龐大的租房需求。

香港人口約800萬,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超高人口密度催生了土地的稀缺性,人均土地本來就少,而香港的土地供應卻一直沒有放開。

你以為香港是一個鋼筋水泥鑄成的國際化都市?

實際上,香港有4分之3的土地是野外和綠地,只有4分之1是人類活動的空間。

對岸的深圳,土地開發率接近50%。

或許放開土地供應之後香港人民會有不一樣的生活,但是這其中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推薦一下自己在投的一個

電子商務金融產品:塑如意。(不是P2P!

總公司盟大集團成立8年,塑如意也成立2年半,是東莞市倍增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電子商務百強企業,已完成AB兩輪融資(國資企業入股),核心業務就是塑化產業鏈服務,目前是國內塑化行業的龍頭之一。

安全:每一筆資金都有對應的貨物,代理後可看到相應的合同協議。同時與多家銀行實施了戰略合作。

收益:塑如意主打的產品是3月標和6月標,綜合回報在9-12%之間,新用戶第一次代理可享13%的福利,我們的收益是餘額寶的2.5-3倍

。(退出提現也是很靈活的哦!)目前是0逾期0壞賬!!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依託於塑化實體,這麼安全穩健不瞭解一下嗎?

瞭解註冊鏈接:https://ruyi.dayi35.com/m/?inviteCode=1349

高房租下的魔幻香港,住“棺材房”、“籠屋”,人均只有一張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