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小小中子星,卻可以與半徑幾十萬千米的恆星媲美!

許多對宇宙感興趣的小夥伴肯定聽過中子星的大名吧,我今天就來介紹一下中子星

中子星(neutron star),宇宙中廣泛存在的特殊天體,是恆星演化到末期的產物,它的體積十分小,但卻擁有可以撕碎恆星的恐怖引力!
一顆小小中子星,卻可以與半徑幾十萬千米的恆星媲美!​ 我們都知道,正常的物質由分子或者原子構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組成(進一步結構不再多說)。

當一顆質量約為太陽8到2、30倍的恆星演變到末期,它就很可能變為一顆中子星。

當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停止時,恆星的巨大質量和體積沒有了內部的熱輻射壓力支持,便會發生引力坍塌,外圍物質以很快的速度向內部坍塌,然後發生超新星爆炸,最終變為中子星。

在這個過程中,坍塌帶來的巨大壓力使原子結構無法保持穩定形態,電子和質子被壓在一起,再與中子合併,抵抗住了巨大壓力,最終成為僅由中子構成的天體——中子星。

中子星體積十分小,半徑一般只有十千米左右,質量一般為1.2到3倍太陽質量(最小有0.4倍太陽質量)。

如果你拿起筆算一下,你就會知道中子星擁有多麼恐怕的密度!中子星的密度為每立方厘米8×10的13次方克至2×10的15次方克之間,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質量為8千萬到20億噸之巨!
一顆小小中子星,卻可以與半徑幾十萬千米的恆星媲美! 這個密度是水的密度的一百萬億倍。如果把地球壓縮成這樣,地球的直徑將只有22米!回想一下你學校操場的跑道,50米有多遠?

一切有質量的物體都可用萬有引力定律來解釋, 根據萬有引力公式,我們來計算一下(有些引力大小計算公式不一定適用)
一顆小小中子星,卻可以與半徑幾十萬千米的恆星媲美!​數據:

中子星質量:4乘以10的30次方(約為太陽質量2倍)

離地球距離:30萬千米(地球和月球的平均距離)

地球質量:6乘以10的24次方

得出引力大小=2.668的32次方 牛

如果不用科學計數法(注意高能)

2688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N

知道什麼叫力量了吧?
一顆小小中子星,卻可以與半徑幾十萬千米的恆星媲美!

不僅引力,它的壓強也是十分恐怖。我們地球中心的壓強大約是300多萬個大氣壓,即我們平常所說的1標準大氣壓的300多萬倍。脈衝星的中心壓強據認為可以達到10的28次方個大氣壓,比地心壓強強3乘以10的21倍,比太陽中心強3乘以10的16倍!

但即使它很流弊,也最終會慢慢停止自轉,停止發光,成為黑矮星。


插一個題外話

中子星是宇宙中僅僅次於黑洞的存在,如果它和黑洞遇見會怎麼樣呢?
一顆小小中子星,卻可以與半徑幾十萬千米的恆星媲美!​ 說到底,黑洞還是老大,中子星在它的面前也不過是一個徒有其表的虛胖子。黑洞的質量最多可以達到500億倍太陽質量,相對中子星的幾個太陽質量。結果也是顯而易見,中子星如果遇見黑洞,也會被巨大的引力漸漸撕碎,最終成為黑洞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