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奉献了大量青春,请把你的尊重留给他一点点

媒体导读:↑ 点击上方“中国食安”进行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持续收到《中国食安》每天推送的最新食品安全新闻咨询,内容囊括了农业、市场、粮油、农村信息、农村特色、生态农村、水产养殖、农业种植等内容,如有疑问可私信小编,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原创 军中三剑客 2018-08-28 23:09:42

退役军人奉献了大量青春,请把你的尊重留给他一点点

1

前几天,我坐上了开往桂林的火车前往看望战友。这么多年来,由于驻地一南一北,我们已经整整8年没有见面了。

2017年,由于身体、家庭等原因,我们都主动选择了转身,脱下军装后也终于有了时间一叙离别之情。听着火车隆隆的声音,我的心情也不自禁地激动起来。

“查票了,请出示证件”。激荡的思绪被打断,我立刻拿出证件,并将残疾证放在最上面方便核查。

由于在部队训练受伤,并艰难地选择做了半月板手术。退役时,部队给我评了9级残疾。火车、飞机享受半价,公交、地铁和大部分景点免费,算是对自己军旅生涯的付出一点补偿吧,我时常这样安慰自己。

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列车员看到我的残疾证,先是轻蔑地笑了下,然后打算没收我的证件。

惊讶的我立刻上前讨要证件,“这对我是很重要的东西,请还给我”。

2

在我的再三要求下,特别是发现周围的乘客开始关注这边时,他把我带到了相对僻静的车厢连接处,头也不抬地对我说:“这个证件以后你不要用了”。

震惊之余,我反问他为什么?并提出如果证件有问题,请他立即进行核查。

“我说你的是假证了吗?”不认为证件有问题却不让用,面对这种无理的要求我自然跟他理论起来,吃瓜群众们也渐渐围了过来。

列车员一看围观人群比较多,也不敢胡乱说话,拿着证件看了半天说道:“你这上面都是部队的信息,一看就是现役的,退役后不能用了。”

如果是不久前,我可能还真被他说懵了,万幸的是我刚研究过政策,只要加盖民政局印章就可以继续使用了。我翻到印章页,并耐心地给他解释了湖南的政策规定。

本以为事情终于可以结束,没想到他并不打算放过我,“你这是湖南的规定,我们那边不是这样。你这个上面照片是军装照,不能用。”

眼见他蛮不讲理,周围的人纷纷开始为我叫不平。可能考虑到影响不好,他终于不耐烦的说了一句:

“算了,这次放你一马。”

我感觉受到了深深的侮辱,“我不需要‘放谁一马’,现在是法治社会,如果你有法律依据,请你依法没收;如果有疑问,请你带我去核查;如果没有问题,请你向我道歉。”

面对我的质问,他再没有说话,把证件丢给我扭头就走了。

退役军人奉献了大量青春,请把你的尊重留给他一点点

3

事情告一段落,但重逢的好心情也受到了破坏。不过我已经习以为常,看起来这是列车员业务不精,其实是一小部分人对退役军人的排斥。

这件事只是社会上有的人对待退役军人态度的一个缩影,究其原因我总结了四个方面,虽不能说完全正确,至少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是没有文化的歧视论——

这种理论由来已久,古时候就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言论。解放后,军人的地位一度有了飞跃般的提升。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动,物质逐渐成为核量一个职业的重要标准,军人又慢慢淡出了主流视野,兵员素质受到影响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当兵逐渐成为一些读书成绩差、家庭条件差的青年跳出原生环境的跳板。

于是一些人或别有用心、或跟风卖傻编造段子,特别是“今年高考不努力,来年部队做兄弟”等讥讽一度刷爆朋友圈。受这些舆论影响,至今很多人都认为退役军人是爱喝酒、能吹牛、没文化的野蛮人。

二是不好管理的偏见论——

我回到地方工作,听到最多的故事就是讲某某转业干部改不了官架子,让下面人又买早餐、又搞卫生;某某退役军人跟领导三两句不合就开始抡胳膊动手,等等等等。

故事的最后都是统一结论,你们部队回来的,在里面横惯了,哪受得了别人管啊。至于这个某某某是谁,每年退伍转业这么多人中有几个是这样的,谁也说不清,又或者说不想弄清楚。

三是抢了蛋糕的排挤论——

就拿我们市来说,去年就发生两件事。一个是某单位拒绝接受转业军人,理由是其他人更合适;另一个是某干部本来选到了公务员编制,但单位把编制私自给了其他人,理由也是单位的老同志要照顾。

其实这种现象主要集中的体制内,主要是很多人认为转业军人占了他们的岗位、编制,特别是有人愤愤不平自己在单位多年,凭什么副科、正科的位置就给了当兵的?这也导致我们相当一部分副营、正营转业的同志不要说没有岗位,连相应的工资待遇都没有享受到。

四是非我族类的派系论——

回到地方后,虽然碰到的事谈不上是山头主义,但想融入到圈子里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总有人觉得你不是所谓的自己人,交不了心、知不了底,不敢用、不能用。多少有才华、有担当的优秀退役军人干劲被消磨殆尽,最终碌碌无为。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打破固有思维、改变公众认知。正因为上面这些言论,每当国家出台保障退伍军人福利、提高退伍军人待遇的相关政策时,在一片欢欣鼓舞中总夹杂着些许不和谐的声音。

而这些声音的发出者,往往是部分政策执行者,比如前段时间被离职的周法兴就是典型代表。这些声音正确吗?真实吗?合理吗?对于新时代的中国军人来说,答案当然是不!

退役军人奉献了大量青春,请把你的尊重留给他一点点

4

我们也有一定的文化和学历。

转业后,每当别人得知我是毕业于211重点大学的本科生时,都会惊讶的对我说:“你怎么去当兵了?”

这个问号有很多意思,既不理解我一个重本毕业的大学生竟然去当兵,也惊讶于当兵的里面竟然有大学生。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在不仅是干部的学历层次有了大幅提高,就是义务兵、士官的全日制大学生比例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我带过的兵里,有毕业于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名牌院校的学霸学神,也有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学历人才。如果你是高中毕业入伍也没有关系,连队每年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平台,既有传统的学历升级,也有网络的远程教育。在这里提高的不仅仅是学历,更是学习的本领,是追赶时代潮流的能力。

我们也有多样的技能。“你会干什么?”这是很多人对军人的质疑。在他们眼里,军人确实是操枪弄炮的能手,但回地方不是什么用都没有吗?我的战友小钟在求职中面对这样的质疑时,拿出的是厚厚的一打摄影获奖和新闻报道作品,老板二话没说就以高薪录用了他。

小李过去是连队的信息员,他在求职时现场完成了一个精美的PPT制作,技惊四座。马哥是我的师兄,转业后进了体制内,别人一个星期的稿子他一天就能完成,现在是单位的头号笔杆子。

越来越多的军人退役后,在不同的舞台闪耀着光芒,撑起了自己的一片天。也许就是那句玩笑话,当兵的除了不会生孩子,什么都会。我们会修理、善厨艺、懂电工、精电脑,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5

我们更懂团结和奉献。

今年以来,退役军人的事迹持续刷爆着网络,不顾危险拦停肇事车辆的郭仕华、临危不乱完成“史诗级”备降的英雄机长刘传健,还有舍己救人的刘阳明、李国武、杨强们。

如果说他们的牺牲是震慑人心的闪电雷鸣,我们身边更多的转业军人则是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地奉献着。

冯叔是朋友单位的1名老同志,今年即将退休。单位在整理他的事迹材料时才发现,这个上过战场、立过二等功的老人,为单位拿过比武、演讲的无数金牌,却从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默默无闻的在基层大队一干就是30几年。

“还是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吧。”每次岗位调整,冯叔总是笑着说到。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牺牲,没有引人泪下的伟大事迹,但正是无数像冯叔一样的退役军人,他们没有当上将军,也没有当成领导,却把青春献给了部队,又把热血献给了单位。

近期,中央和各级部门不断为退役军人发声,社会也更加了解和尊重退役军人,但要真正改变现状更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

一方面,尊崇之前,先有尊重!

另一方面,用行动证明实力,用实力赢得尊严,才能不辜负这个美好的时代!

退役军人奉献了大量青春,请把你的尊重留给他一点点

欢迎订阅中国食品安全报

退役军人奉献了大量青春,请把你的尊重留给他一点点

长按识别或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食安/头条号

退役军人奉献了大量青春,请把你的尊重留给他一点点

监 制:华成明

主 编:刘科林

新闻热线:1366870040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新闻、视频资讯请关注@中国食安/头条号、百家号、西瓜视频、火山视频、抖音、优酷、腾讯、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