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亿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投入,保障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等

媒体导读:↑ 点击上方“中国食安”进行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持续收到《中国食安》每天推送的最新食品安全新闻咨询,内容囊括了农业、市场、粮油、农村信息、农村特色、生态农村、水产养殖、农业种植等内容,如有疑问可私信小编,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中国食安讯:教育事关国家的未来,孩子是国家的希望。为了全面加强教育经费投入使用管理,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农村教育将迎来哪些利好?国家会投钱改善农村教育的哪些方面?赶紧来了解吧。

每年教育经费有多少?

不低于GDP的4%!

《意见》强调,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4%是多少?

以去年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为82.71万亿元,4%就是超过3万亿元。

而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实际为3.4万亿元,经费占GDP比例已经超过4%。

回顾来看,4%这个目标是1993年第一次提出的,到20年后的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首次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例首次超过4%,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6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3.14万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从2012年到现在,我国已连续6年实现4%这个目标。未来,我们更有信心达到并持续保持在4%以上。

《意见》还强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提脱离实际难以实现的目标,不作脱离财力难以兑现的承诺,不搞“寅吃卯粮”的工程。

3万亿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投入,保障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等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秦玉友认为,目前教育经费的总量相对充裕了,重点就落在如何调整结构上。“结构越合理,经费使用就越充分,关键是要使结构调整合理化的政策能够很好地落地。首先要增加过程的透明化,在一些关键环节建立公示制度、抽样回访制度等。另外,要加强监督,如果监督不到位,就会出现个别地方经费违法使用。”

教育经费怎样支持农村?

重中之重——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一直是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重点。以去年为例,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间的比例分配中,45%都投给了义务教育,已经接近一半了。

《意见》在“优化教育经费使用结构”部分,明确列出一条为“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并强调,“始终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中之重”。仔细阅读其中的内容发现,大部分都与农村义务教育有关,包括:

进一步提高全国特别是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巩固率,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为彻底摆脱贫困奠定基础。

巩固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逐步实行全国统一的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基准定额。

落实对农村不足100人的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

对寄宿制学校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政策

单独核定并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公用经费。

确保经费落实到学校(教学点),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振兴乡村教育。

推动建立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控辍保学、“大班额”、随迁子女就学、家庭无法正常履行教育和监护责任的农村留守儿童入校寄宿等突出问题。

其中,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经费支持引发舆论普遍关注。

“农村是整个教育的短板,小规模学校是农村教育短板中的短板,其经费使用要在补齐短板再下功夫。”秦玉友认为,“小规模学校一定要有建设标准,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经费投入都要达标,也应该加大倾斜力度。比如,农村小规模学校大多偏远,教师工资应该高一些;生均办学面积或条件应该高一些,虽然一个班级的学生较少,但肯定也要按标准化教室来建设,办学条件按照班级的数量去考核。而且,经费的到位率也应落到实处。与此同时,要加强监控,让农村每个小规模学校都能达标,在关键要素投入上有侧重。 ”

优先保障——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包括:

财政教育经费要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推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3万亿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投入,保障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等

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实现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力争用三年时间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凡未达到要求的地区要限期整改达标,财力较强的省份要加快进度。

严格按照现行政策规定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及时足额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加强教师周转房建设,提高乡村教师工作生活保障水平,引导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着力补齐——教育发展短板

各地要加快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财政补助政策,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支持水平,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建立健全普通高中生均财政拨款制度。

3万亿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投入,保障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等

逐步提高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支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财政教育经费着力向深度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倾斜

加大中央财政相关转移支付力度,存量资金优先保障、增量资金更多用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教育和贫困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推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完善资助办法,提高精准水平,实现应助尽助。

有了这么多好举措,相信一定能让农村娃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文章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中国政府网、教育部网站等

3万亿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投入,保障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等

长按识别或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食安/头条号

3万亿教育经费,向农村倾斜投入,保障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待遇等

监 制:华成明

主 编:刘科林

新闻热线:13668700400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更多新闻、视频资讯请关注@中国食安/头条号、百家号、西瓜视频、火山视频、抖音、优酷、腾讯、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