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瘸老汉拿闺女换了两斤饼,救活儿子却恨他半生,临终……

1942年,河南爆发了一场空前旱灾,人们像蝗虫一样吃掉了所有的东西,然后不得已开始逃荒。

其实逃荒的人,心里也清楚,所谓逃荒,无非是死在家里,还是死在路上,能活着走到陕西的十不存一,但对死亡的恐惧是无法抗拒的,即使死在路上,也要多活一天。

这逃荒的大军里,就有王瘸子一家,说是一家,其实就是王瘸子和俩娃,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孩他娘早就死了,死于一场瘟疫,王瘸子并没有太伤心,这年头死了未必不是好事,更何况那婆娘比王瘸子还大了六岁,是他老爹用两袋小米换来的邻村寡妇,但王瘸子嘴上说不伤心,却还是把给自己留下的两层板薄棺材让给她,夜里自个对着矮矮的坟头抽了一夜的烟,早上起来,他闺女问他:“爹,你这头发咋全白了”。

1942年,瘸老汉拿闺女换了两斤饼,救活儿子却恨他半生,临终……

说起王瘸子这闺女是真好,做饭洗衣劈柴担水,没有不行的,关键是人也水灵,水灵的简直不想是王瘸子的种。

反倒是儿子随他,一脸的憨厚,厚嘴唇,耳朵大,身材敦实。

王瘸子也算是老来得子,这俩孩子相差四岁,生大闺女时,王瘸子三十六,有儿子的时候,王瘸子已经四十岁了。

这一路走,一路搜刮,能在胃里正经消化的东西是没了,草根、树皮、观音土,到后来大伙四下望望,能吃的,只剩下人了。

王瘸子不怕死,他那取来的寡妇婆娘死的时候,他就觉得死了躺着是真省心,但他不能死,他死了,这俩孩子非被活吃了不行。

1942年,瘸老汉拿闺女换了两斤饼,救活儿子却恨他半生,临终……

在饿了两天半的时候,王瘸子等来了转机,妓寨来人,一个漂亮丫头两斤饼。

换还是不换,这是个问题,选择很难,但却不费时间,因为妓寨的人根本不等,就一刻钟,不换就走。

弟弟刚跟姐姐说完:“姐姐你别怕,我跟咱爹说,死就死在一块,咱不分开”,这句话话音没落地,王瘸子就已经做了决定了。

他扯着闺女就走,换了两斤饼,扭头就回,奇的是那闺女路上一句话没说,就在临分别的时候喊了王瘸子一声爹。

但从这时候开始,他儿子再没喊过他一声爹。

直到王瘸子死。

是的,王瘸子和他儿子,靠着闺女换的两斤饼活着到了陕西,王瘸子养着儿子到了十四岁,那小子就一声不吭投了军,再没回来。

1942年,瘸老汉拿闺女换了两斤饼,救活儿子却恨他半生,临终……

王瘸子一个人回来河南陕西边界,当初他卖闺女的那个村子,不知道打听着了什么信儿,人就疯了,一直到死。

王瘸子死的时候,他儿子已经是部队上的团级干部了,接到消息咬牙切齿,哈哈哈笑了三声,从喉咙根逼出三个字:“死得好”。

按他的性子,是不会替王瘸子收尸的,但部队上有几率,老首长指着鼻子骂他:“你不给你爹去收拾,我拿军纪处分你,让你小子吃枪子”。

他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了豫陕交界的那个小村,给王瘸子下葬的时候,人们张罗给换身干净衣服,一抹口袋发现里面有两份信,一封给闺女,一封给儿子,上面都有日期,大概是在他们活着到了陕西之后写没多久就写下的。

他儿子犹豫了下,没拆自己的,先拆开了他姐姐那封。

王瘸子不认字不会写字,很明显是请先生带书的,里面有很多俚语不通,但事却说清了。

你别怨爹,爹卖你,不是因为你是个丫头,你能卖,你弟爹不能卖,你是爹的亲闺女,可你弟那娃子不是啊。


一道炸雷一样,王瘸子的儿子傻在了棺材前,连忙拆开自己的信,上面就一句话,你爹救我一命,我顶上了我闺女一条命。

1942年,瘸老汉拿闺女换了两斤饼,救活儿子却恨他半生,临终……

我面前的老爷子,磕了磕烟袋锅子,低头不说了,我刚想追问下去,护士小姐进来了,对着老爷子说:“王大爷,您老该量血糖了,哎呀不疼……”。

话还没说完,老头就溜了出去,我摇摇头,我很好奇当初王瘸子是被什么人救了一条命,又是怎么收养了他的儿子当自己亲儿子养,最后又是出于什么心思拿自己亲生闺女换了别人儿子一条命,但这些事可能要等下周再能知道了,我们义工团一周来一次孤寡老人院,希望下次还能碰到王大爷跟我继续讲完这个故事吧。

不过,王大爷,咦,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