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努-吉諾比利 他怎麼就選擇退役了呢?

马努-吉诺比利 他怎么就选择退役了呢?

時光回到2004年。

那年愛琴海的夏天充斥著不安的蟬鳴,更朝換代似乎就在今天。美國的“夢六”在雅典的小組賽就出師不利——他們以73-92不敵波多黎各、90-94不敵立陶宛,一路跌跌撞撞殺進八強,但是依舊沒人會懷疑美國隊奪不了冠,102-94戰勝小組頭名西班牙無疑證明了他們的實力。

然後在四強裡面對的就是那支我們知道的阿根廷了。

這一次NBA總裁大衛-斯特恩親自督戰,原本渴望一場勝利的美國隊最後還是在自己的總裁面前狠狠摔了一個跟頭,一切都是因為那個當年還長髮飄飄的男子——吉諾比利。

马努-吉诺比利 他怎么就选择退役了呢?

第一節進行到中段,雙方戰成13平,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這是夢六最後一次和阿根廷打成平手。吉諾比利開始了他的穿針引線,阿根廷開始逐步掌握主動權,一個又一個三分球更是打得夢六抬不起頭來,阿根廷再也沒有給美國隊任何機會,最終以89-81戰勝美國。

吉諾比利的數據?全場最高的29分,另外還有3個籃板以及3次助攻,對了,他還拿走了那顆比賽用球,畢竟這記錄了歷史。

實際上已經沒有什麼人還記得阿根廷在決賽是擊敗了意大利,人們只記得那一年,那個長髮飄飄的瘦子用三分以及靈巧的突破埋葬了美國隊。

實際上,這對於一名2003年總決賽第二場完成關鍵拋射(那個時候他還是個NBA新兵蛋子)、拿過兩次意大利聯賽MVP、拿過歐冠、獲得歐冠MVP、奧運會場均19.3分4.0籃板3.3助攻的人來說……不過分吧?

時光的列車開到2005年,波波維奇老爺子發現這麼個瘦小的小個子竟然能將籃球驅動得如此美妙,乾脆大筆一揮:“你去打先發!”

從此一發不可收拾。2005年1月21號與太陽的加時大戰,吉諾比利全場三分7投5中劈下48分,後面又是連續的40+。他甚至先於帕克用他那如水般的歐洲大跨步,殺進了全明星。

马努-吉诺比利 他怎么就选择退役了呢?

2004-05賽季,馬努幾乎場場首發,常規賽在29.6分鐘的出場時間裡場均得到16.5分、4.4籃板,季後賽更是首發15場,場均得到20.8分5.6籃板。

2004-05賽季的活塞在東部決賽面對德維恩-韋德的靈巧突破時就已經精疲力竭了,而總決賽的馬努,一個三分更精準的“韋德”,用一次次精巧且靈活的突破折磨著活塞最強大的鋒線群。很多時候你不能說“小王子”泰夏安-普林斯防得不夠優秀,畢竟當他剛撐起自己的長臂時,那個阿根廷人就邁著大步子,如華爾茲舞步般貼著你轉進了禁區。

總決賽在和活塞的鏖戰中馬努場均都能得到19分4助攻,他本該和鄧肯一起共享那個總決賽MVP的。

時光來到了2006年,馬刺孱弱的替補席以及首發GDP的球權問題讓馬刺在比賽中顯得有些晦澀,波波維奇準備再次將馬努放在替補席,當他還在顧慮這樣對一名全明星球員是否公平之時,馬努只是笑笑道:“怎麼才來找我打替補,我都等不及了。”然後他就拯救了埃爾森、沃特以及巴里構成的馬刺第二陣容。

甚至連鄧肯都對他當替補充滿著意見:“你們瘋了?(馬努)他可是全明星!你們讓一個全明星打替補?”

但是這就是來自歐洲聯賽、阿根廷黃金一代所謂的無私——正如他所說:“教練,只要你覺得能幫到球隊的就去做,我不在乎。我只有一個目標:拿冠軍。”

然後就是06-07賽季季後賽對陣太陽的33分,和他對位的是同年最佳第六人巴西閃電巴博薩,順帶著讓馬刺4-2晉級;以及07-08賽季以第六人身份做核心的場均接近20+5+5。

時光列車越開越快,潘帕斯雄鷹逐漸開始變成禿鷲,馬刺GDP的年歲也逐漸變大,但是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原本如同戰車一般的馬刺竟然跟著時代一起跑起來了,沒錯,就在2011年,吉諾比利又打了首發。

马努-吉诺比利 他怎么就选择退役了呢?

也就是這年,馬刺開始了自己的後鄧肯時代,以那個妖異的阿根廷人為主導,銀黑色的水銀瀉地開始了——2011年每百回合112分聯盟第二,吉諾比利+希爾+邦納的小球陣容以及2014年那終結熱火三連冠的行雲流水的傳切。

還記得2014年的那句解說詞嘛?“馬刺連續多投不中,他們的投籃命中率終於降到了55%。”

而這一切的靈魂,就是吉諾比利。但別忘了那一年他已經37歲了,他還能在總決賽第五場給波什來一個迎面劈扣呢。

马努-吉诺比利 他怎么就选择退役了呢?

時光再向前,還記得2017年的西部半決賽嘛?沒錯,就是馬刺對陣火箭的第五場,吉諾比利還機敏地封蓋了哈登最後的三分——甚至還把他冒到了地上倒地不起,甚至今年,41歲的老爺子還能倒地救球,還能在關鍵時刻屢屢得分。

這麼一個如此熱愛籃球,明顯還有餘力(沒錯 ,在萊昂納德傷退期間,馬刺關鍵時刻進攻策動點依然是馬努)的人,怎麼就退役了呢?

或許是老夥計們一一不在了(鄧肯退役、帕克被交易),或許是看不到奪冠希望,或許是……和鄧肯一樣感覺自己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價值,但最後……他總歸退役了。

曾經陪伴無數個籃球日日夜夜的,被無數人恨得咬牙切齒的“GDP組合”就這麼落幕了,而當年抱著電視機看比賽的我們,如今也都各自承擔起了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了吧。

最後還是用波波維奇的那句話去評價吉諾比利:“他讓我相信,你可以做那些怪事、不可預知的事,儘管有的時候會迷糊,但是大的方向還是好的,無論做什麼,他只想贏,他有著和喬丹一模一樣的競爭欲。”

於是,為馬刺奮鬥16年,奮鬥到頭髮都沒有的馬努-伊曼紐爾-探戈舞手-吉諾比利最後還是說了再見。

马努-吉诺比利 他怎么就选择退役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