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據國內小語種「大市場」,滬江是如何做到的?

佔據國內小語種“大市場”,滬江是如何做到的?

在國內培訓教育領域,英語屬於“兵家必爭之地”,由此也形成了出國語言考試、學科英語、少兒英語乃至在線英語等多個“賽道”。中國英語教育哪家強?一時之間莫衷一是。

不過,說起小語種(非英語)教育哪家強?滬江顯然當仁不讓。

滬江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說明書顯示,2015至2017年,語言課程(英語除外)收入分別為1.3億元、1.97億元、2.21億元;2017年,語言課程(英語除外)收入佔總收入40.2%;2015至2017年,語言課程(英語除外)收入增長70%。同時,截至2017年12月31日,語言課程(英語除外)學生10.6萬人次,佔比35.7%。由此可見,小語種課程不僅是滬江營收中的重要一環,而且在國內小語種領域位居領先地位。

滬江小語種發展模式自成一體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小語種人才培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事實上,早在2005年,滬江就開始佈局在線多語種學習市場。“目前,平臺上已經上線涵蓋歐美語言、亞非語言等覆蓋‘一帶一路’經濟區近60個國家或地區的數百門語言課程,能夠充分滿足用戶在線學習小語種的需求。”滬江網校多語種事業部總經理張靜表示。

佔據國內小語種“大市場”,滬江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滬江創業之初,同樣以在線英語學習的需求為主。當學習者們表現出學習更多語種需求的時候,滬江逐步增加相應的學習產品。其中,日語是第一個發展起來的小語種品類。

當時,滬江有一個類似節目單的內容產品。於是,邀請小語種專業的學生及教師,按照自己學習的過程,以期刊、專欄等形式發佈出來,供在線學習者跟隨學習。結果發現,這種形式竟然受到眾多學習者的追捧,尤其是日語學習需求非常大。

2005年,滬江創建了專門的日語門戶站點,開始涉足在線日語學習。結果,一年的時間,滬江日語就發展成為行業第一名。滬江日語發展的規律,大致可以總結為,發現用戶需求,尋找優質的教學內容,通過在線互動的方式逐步形成課程模式。由此,滬江小語種發展模式初露端倪。

之後,以日語發展模式為樣本,滬江韓語、法語、德語、西語、泰語、意大利語、俄語等相繼上線。目前,滬江開設課程的小語種達到了11門。

佔據國內小語種“大市場”,滬江是如何做到的?

事實上,與英語學習相比,小語種學習者具有明顯的分散性特徵。但是,互聯網恰恰體現了聚合效應,不僅能夠將優秀的師資整合到一起,而且能夠將有學習需求的學生整合到一處。

當然,滬江小語種模式並非各家在線教育機構都能效仿。究其原因,在於滬江形成了龐大的學習者群體。2016年1月12日,滬江用戶數量突破1億大關,創造了互聯網教育行業的最新紀錄。2017年滬江用戶突破1.6億,移動用戶端用戶達1.3億。

滬江構建小語種學習閉環生態

通過內容營銷,實現內部留存,是滬江小語種發展的一個經典做法。因此,內容為王在滬江小語種板塊中作用舉足輕重。日前,滬江網校再度與人教數字出版有限公司、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兩大知名出版社簽約,簽訂標準日本語、泰語兩套多語種系列圖書。

人教社旗下《新版標準日本語》是國內最權威的日語學習教材。早在2014年,滬江以合作的方式,把圖書內容開發成在線課程和移動學習產品,用戶掃描書本上的二維碼即可以連接定製的在線課程便捷學習。出版社則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收集到用戶的學習數據,為圖書的再版提供幫助和依據。此次雙方續簽,將進一步完善“版權內容—APP—在線課程”小語種學習閉環。

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教育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國內外權威出版機構,無疑是優質教育資源的源頭。目前,滬江不僅與國內出版社密切合作,而且還與聖智學習集團、劍橋大學出版社、牛津大學出版社、麥格勞希爾教育集團、哈伯柯林斯集團、霍頓·米福林哈考特集團等國外版權機構達成合作關係。

佔據國內小語種“大市場”,滬江是如何做到的?

滬江合夥人、副總裁常智韜表示,作為互聯網教育的開拓者,滬江一直將教材二次開發成網絡課件,幫助版權增值,讓內容產生更大的價值。

對於引進的優秀教材出版物,滬江將學習內容進行二次開發,根據學習需求和用戶體驗研發相應的在線學習課程。同時還引進大量辭書版權,用以豐富其在線詞典“滬江小D詞典”、單詞學習工具“開心詞場”等學習產品的基礎語料庫,完善原有詞典的相關詞條、音標、聲調、詞性、釋義、例證釋義等內容,免費提供給用戶使用。由此,實現了紙質圖書、在線課程、移動應用三者互相結合,促進轉化。

不難看出,整合全球優質的出版社或者內容機構,只是滬江網校全力打造全球領先的專業在線多語種語言學習平臺策略之一,如何將引進的優質版權內容加工設計出一套全新的學習解決方案才是最終目的。

人工智能開創小語種學習新體驗

實際上,滬江小語種的在線教學模式也經歷了內容、技術、體驗的磨合。最初,滬江小語種課程只是簡單的數字化產品,僅僅把教材、書籍的文字、音頻上傳,整合成為簡單的數字化學習產品;隨後,方才自主研發出加強型的數字化產品,即對學習內容、音頻提供簡單的講解、配套的習題,通過並超鏈接查詞、解析,後臺對習題正確率、用戶學習行為進行簡單記錄。

佔據國內小語種“大市場”,滬江是如何做到的?

如今,滬江小語種進入互動型產品階段,不再以傳統的錄播形式、音頻形式講解學習內容,而是穿插人工智能的算法,用大數據測算用戶學習行為,一方面,根據習題正確率推送練習題,另一方面,依據難度係數生成相應的習題加深。同時,滬江小語種進一步加強用戶與教師、用戶與用戶之間的直播互動,力求還原線下課程的上課體驗,實現線上教學與線下學習的融合。

據稱,滬江網校多語種迴歸學習用戶本身,藉助大數據+AI技術,為廣大多語種學習用戶提供了更加高效和專業的學習解決方案。目前,滬江網校多語種已經建立了包含從專屬測評老師、專業課程顧問、專業助教到1對1和專屬學習督導教學教研全鏈條服務體系。其中,在師資建設方面,滬江網校投入巨資搭建了一批經過專業培訓的在線師資團隊。整個團隊近8成成員擁有海外經驗,100%持有國際、權威考試機構認證的小語種水平認定、教育資格證書。

10多年來,滬江網校多語種持續構建正版內容壁壘池,不斷開發多樣化、高效、專業在線語言學習服務,同時藉助滬江智能教育資源優勢,搶先發力在線多語種語言學習+人工智能新模式,致力於為全球多語種學習用戶提供更新更好的在線多語種語言學習新體驗,並取得了顯著成果。

滬江網校多語種事業部總經理張靜表示,未來,滬江網校多語種將持續強化豐富課程+專業服務+智能教育三駕馬車勢能,為全球更多的多語種學習用戶創造更好的在線小語種語言學習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