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这首广为传唱、经久不衰的歌曲《送别》的作者是李叔同,他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弘一法师在弘扬佛学的同时,也教导人们如何做人。从他的经典语录中,既能参悟做人的道理,也能促使人远离犯罪。

▼▼▼

一、心不妄念,口不妄言。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现实生活中,因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不常见,但因为一句话引发的血案却常常可见。一言不合就打架,被打的人身心受创,打人的人难逃罪责。弘一法师认为人身上最难管住的就是嘴巴,嘴巴有两大功能,一是吃喝,二是说话。嘴巴最坏事的地方不是吃喝,就是说话。而一个人之所以管不住嘴巴,是因为心里有妄念,由着妄念说话罢了。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不仅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说话也要三思,切记祸从口出。

二、盛喜中,勿许人物;盛怒中,勿答人书。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记得多年前办理过这样一个案件:孙某酒后因为妻子说邻居欺负她,就一时冲动,拿刀杀了邻居家一家三口,最终孙某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虽然孙某清醒过后深感后悔,但人生没有如果,后悔更无济于事。事实上,有很多人都是因为“一时之气”而断送了一生,很多刑事案件的发生都缘于在生气的时候做了一个不理智的决定。人生就是处在不断的选择之中,有的选择无关痛痒,有的选择却事关全局。但不管怎么选,在生气的时候不要做任何决定,尤其不要做那种可能触犯法律的决定。

三、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宏。人险仄,我带之以坦荡。”人生在世,免不了和别人相处,相处久了,磕磕碰碰和矛盾冲突也就在所难免。面对磕绊和矛盾,有的人能做到宽容大度,化干戈为玉帛,有的人则心胸狭隘,本着“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处事态度,将小事化大,甚至偏激犯罪。生活就是如此,面对别人的伤害,如果一定要以其人之道还至其人之身,一旦你因此堕入高墙之内,同样受伤的还有自己,自由诚可贵。

往后余生,愿你如弘一法师所说的那样,他人气量狭隘,我以宽宏大量承受;他人心襟奸小,我便以坦荡磊落对待。

四、知足常足,终生不耻;

知止常止,终生不辱。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欲望如树,生生不息,永无止尽,令人疯狂。欲望如果不加控制,任它如野草般疯长,轻者会使自己陷入越来越多的烦恼和不安之中,重者则被欲望冲昏头脑,僭越法律的界限。弘一法师认为:“欲望是人痛苦的根源,因为欲望永远不能被满足。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将自己的生活简单化,减少对物质的过多依赖。虽然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做到无欲,但至少可以在简化自己生活的过程中,减少自己的欲望”。欲望有时可以促使人进步,但如果欲望不加控制,就会将人推入罪恶的深渊。

往后余生,当你欲望熏心的时候,请记住贪欲的头上永远悬着一把刀!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法律虽然听起来晦涩难懂,但知法守法并不是一件难事。事实上,法律和道德是相通的,也是相互渗透的,一个遵守道德规范,深知做人准则的人,一般不会轻易触碰法律的红线,坠入犯罪深渊的。

请你谨记做人的准则,

愿你远离高墙之内!

往后余生,请你谨记做人准则,远离高墙之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