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的巡洋艦今猶在 簡陋的列寧故居仍依然

十月革命的巡洋艦今猶在 簡陋的列寧故居仍依然

十月革命的巡洋艦今猶在 簡陋的列寧故居仍依然

PEACEFUL TIME

走進列寧故鄉探究戰鬥民族


2018年7月23日 晴 聖彼得堡葉利扎羅夫故居

溫馨提示:不是所有五星級賓館的游泳池都很大

·奢華的俄式西餐邂逅普希金·

7月22日回憶:昨天的晚餐比較特殊,因為我們在寬闊的涅瓦大街一角,莫伊卡運河旁的一家名為“文學咖啡館”地方用餐,正宗的俄式大餐。並且,我們還邂逅了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的俄國作家普希金(蠟像)。1837年1月27日,因為普希金決鬥前曾經在這裡喝咖啡,因此而聞名……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正是從這家甜食店喝完最後一杯咖啡,而在最後決鬥中英年早逝。現在的咖啡館一樓靠窗的座位,安放著若有所思的普希金的蠟像,世界上無數慕名而來的文青都要與他合影,

頗有穿越之感。

十月革命的巡洋艦今猶在 簡陋的列寧故居仍依然

(圖)奧吉娜遊學團在文學咖啡館共進晚餐,並欣賞來自聖彼得堡歌劇院伊莉娜女士演唱的伊戈爾王歌劇選段。

十月革命的巡洋艦今猶在 簡陋的列寧故居仍依然

(圖)奧吉娜集團董事長魏博士在餐廳為我們講解普希金生前過往

·海軍節的深層次意義·

戰鬥民族果然名不虛傳,叫醒我們的不是鬧鐘,是來自巡洋艦的炮聲……

7月23日清晨,隨著幾聲來自海上的炮響把我們從睡夢中叫醒,原來是涅瓦河上的巡洋艦在開炮,不過不要緊張,這是2018俄羅斯海軍節的一個演練。屆時,俄羅斯各級別艦艇將齊聚聖彼得堡共慶這一盛大節日。雖然是和平年代,擁軍愛軍仍是俄羅斯人傳統,另一方面,雖是和平年代,俄羅斯也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在軍備方面從未放鬆過,這也許就是“戰鬥民族”的最好體現。

十月革命的巡洋艦今猶在 簡陋的列寧故居仍依然

(圖)要塞、軍艦長圖

·阿佛羅爾號巡洋艦前世今生·

伴隨著涅瓦河上的巡洋艦炮聲餘音,我們唱著《喀秋莎》來到了阿芙樂爾好巡洋艦前......

十月革命的巡洋艦今猶在 簡陋的列寧故居仍依然

今天俄羅斯的巡洋艦與100多年前的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今天的現代化軍艦代表著人類較高的智慧水平,而100多年前,阿佛羅爾號巡洋艦的一聲炮響卻代表著一種主義在一塊土地上生跟發芽,繼而影響到了整個世界格局。

領略著阿芙樂爾號的威武雄姿,彷彿1917年10月的炮聲就在耳邊,彷彿英雄士兵們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的感受尚且如此,對俄羅斯人的教育意義就不言而喻了。

·探訪列寧故居·

參觀完阿芙樂爾號,奧吉娜培訓遊學團馬不停蹄直奔10月革命那一聲炮響偉大號令的發出者列寧的故居。

十月革命的巡洋艦今猶在 簡陋的列寧故居仍依然

(圖)列寧舊居前留影

聖彼得堡中的是列寧的舊居。其實,當我們走進這棟建築之後發現,列寧當時的工作環境異常艱苦,但就是這樣的情況,列寧還在此寫出百餘篇社會主義革命理論與實踐文字。這就是革命偉人能創造歷史的根源所在,這也是戰鬥民族的精神所在。

看著故居中一件件簡陋的物品,如在毛澤東之八角樓,不禁感嘆偉人的經歷是如此驚人的相似。

·黃色的魅力·

十月革命的巡洋艦今猶在 簡陋的列寧故居仍依然

(圖)兩位俄羅斯市民看見我們的遊船,在岸上一路狂奔,並在每個橋頭與我們揮手致意,這是我們整齊服飾的魅

遊學遊學,遠遊學習,遠遊爭強毅力和見識,學習增加知識。敬請期待以後的精彩內容。隨著火車的轟鳴聲,莫斯科的距離越來越近......

十月革命的巡洋艦今猶在 簡陋的列寧故居仍依然

十月革命的巡洋艦今猶在 簡陋的列寧故居仍依然

十月革命的巡洋艦今猶在 簡陋的列寧故居仍依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