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土民情】那坡彝族跳弓節

【風土民情】那坡彝族跳弓節

聚居在廣西那坡縣的彝族同胞以金竹為圖騰,每年都要舉行原始淳樸而又獨具特色的祭金竹——跳弓節。

跳弓節,彝語稱為“嘈契”,意為“跳弓舞”,也稱“孔夠”,意為“快快樂樂,祈禱祝福”。各個村屯過節的具體日期雖不盡相同,但一般都在每年農曆四月上、中旬舉行。

相傳遠古時候,彝民士兵被包圍在一處遮天蔽日的金竹叢林中,情況十分危機。突然,有一位小夥子提議,以金竹為弩,奮起反擊。果然,金竹箭無虛發,節節取勝,於農歷四月之初擊退了敵人。各村屯民眾不忘金竹救命之恩,在廣場中央種金竹以示紀念。人們敲起銅鼓,吹起蘆笙,載歌載舞,歡慶勝利。此後年年相傳,就形成了“跳弓節”。

跳弓節的內容豐富多彩。節日期間,彝族同胞身著民族服裝,跳起蘆笙舞、銅鼓舞、二胡舞、扇子舞等舞蹈來敘述古代先民作戰歸來的情景,吹起自制的蘆笙,擊起古老的銅鼓,圍繞金竹叢,遵循傳統的舞蹈步伐,由慢而快,由低潮至高潮,盡情歡慶。張張臉上洋溢著節日的快樂,其舞蹈、樂器、服飾等無不顯出濃郁的民族風情。

【風土民情】那坡彝族跳弓節

獨特的跳弓節舞蹈

跳弓節的前一天,彝族同胞舉行掃山拜山活動,即以寨上的“馬芒”、“媽芒”(彝語老公公、老婆婆)為代表,扛著一頭生豬,到山頭上宰殺、祭祀。

祭祀之前,敲著鑼吆喝村裡的人前來參加掃山拜山活動。青年們先清理好山頭,隨後殺豬做飯。“馬芒”主持祭祀活動,祭祀分為兩部分。先是念經文,然後才是祭拜。“馬芒”手持寶劍,分別朝東、西、南、北4個方位舞劍祭拜,其他彝族同胞跟在後面。所有儀式完成後,人們就地聚餐。

跳弓節的第一天,先祭祀祖先和天地眾神。彝族人先在舞場的中央種下一篼金竹,帶著供品去山中請出銅鼓,然後由“喃公”和“麻公”(將領)主持祭儀。全村寨的男女老幼,牽著手,按鼓點和曲調的節奏,踏步繞金竹盡情歡舞,重現當年慶祝抗敵將士勝利歸來的場面,一直持續到次日。一些別族的同胞也一起加入繞金竹遊行的舞蹈。

【風土民情】那坡彝族跳弓節

到了第二天,人們又到各家各戶去跳舞,互祝平安吉祥。主要是到“喃公”和“麻公”家裡去互祝平安吉祥。由“喃公”和“麻公”主持祭拜儀式,念彝族經文,敬酒。儀式完成後,大家跟隨鑼鼓和器樂起舞,場面莊重熱烈。

等到家裡的儀式完成後,“喃公”和“麻公”還要主持大家到竹枝宮拜祭,唱酒歌拜祭祖先。大家一字排開,站在竹枝宮面前,由“喃公”帶頭唱敬酒歌,向竹枝宮行祭拜禮。而後進行“接種儀式”,到村中長得最好的杉樹上採摘一截樹枝拿回竹枝宮做法事用。把採摘的鮮枝嫩葉,戴到頭上,寓意一生平安,傳宗接代。

【風土民情】那坡彝族跳弓節

跳弓節的第三天是最隆重的。全村人穿戴整齊,聚集到種著金竹的舞坪上。蘆笙隊伍為前導,由“喃公”帶領大家繞著金竹叢交換踏步跳舞。隨後進行精彩的民俗節目,主要有扇子舞、銅鼓舞、擊銅鼓,還有小孩趕鳥、小孩子摔跤等遊戲。

舞坪上人山人海,人們紛紛被精彩的節目吸引,外地來的客人也興致勃勃參與其中,到最後所有人都手拉起手,繞著金竹跳舞。

【風土民情】那坡彝族跳弓節

跳弓節融合宗教族祭、民間歌舞、體育競技、遊戲為一體。跳弓節期間不僅有鄰寨的彝族同胞前來參加,也有壯族、漢族等各兄弟民族前來祝賀助興,同歡共樂,充滿民族團結的氣氛。

更多精彩好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方誌廣西”。


廣西地方誌辦公室出品

審校:吳輝軍 遊 勇

總編:梁金榮 鄧敏傑

※參考文獻:

《廣西節慶志》,廣西地方誌辦公室編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