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降級,竟然是頭腦升級?

如何優雅地表達“窮”?

呵呵,消費降級。

下午茶沒有了,當減肥。出門公交+共享單車,再也不任性地出租車或滴滴了。沒買新衣服,畢竟上班有工作服。新出了蘋果也沒買,舊的還能湊合。給家裡人配置了保險,平均每年就要交一萬多了,小病靠社保,大病靠商保。好久沒去吃日料了,一頓500多可以買好多包尿不溼了。

——知乎答主@徐小胖要減肥


從瘋狂買買買到購物時各種東西都要貨比三家,從激動人心的消費升級到悄然降臨的消費降級。你,是不是也趕上這一“潮流”了?

我們身邊的“消費降級”

消費降級有數據“支撐”。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8%,而且,這已經是消費連續4個月增速在10%以下。不知不覺消費降級已悄然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眾多領域。或許下面的三個場景也是你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

1共享經濟與二手經濟:讓購物成本更低

當你準備出門時,第一反應或許是掏出手機掃一掃摩拜或者ofo騎行前往;當你想購買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時,或許會考慮去閒魚逛一逛。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你已經加入了消費降級的陣營。近年來,共享經濟與二手經濟爆炸式發展,諸如滴滴、共享單車、閒魚、轉轉等事物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側面證明了消費降級這一龐大市場的客觀存在:用更低的價格來滿足消費者對商品使用價值的需求。雖說共享工具或二手貨物無法像嶄新的商品那樣,帶給人們嶄新的使用體驗和心理滿足感,但是它們能夠帶給用戶最基礎的使用價值功能,對於那些並不在意商品氣質的人群來說,已經足夠。

2名創優品:不再苛求品牌

在追求品牌化和個性化的消費升級浪潮席捲神州大地時,名創優品卻好似一股清流,讓人眼前一亮。說來也奇怪,名創優品不算是“新零售”時代的典範,其銷售的生活類小商品也沒有太高的逼格,但就是火了——在不到三年時間,開出近2000家店,年銷售規模近100億。這在線下零售市場堪稱奇蹟。究其原因,在於名創優品有一群消費降級的廣大受眾:它的商品種類繁多,質量還不錯,價格也不貴,尤其是大部分商品的品牌對於很多人來說聞所未聞,這也反映出其

“無品牌化”的顯著特點。而這些剛好符合消費降級人群的口味。

3拼多多:誰說便宜貨就沒人要

談到消費降級,不能不提異軍突起的拼多多。雖說僅僅成立三年不到,但憑藉“團購+低價”策略以及對微信平臺社交屬性的運用,拼多多從三線以下城市快速崛起。在這裡,消費降級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根據極光大數據的統計,拼多多用戶70%為女性,65%來自三四五線城市的低收入人群,她們屬於價格敏感型客戶。拼多多的低價牢牢抓住了這些人的核心需求,再加以一系列的商業運作,崛起也就自然而然了。事實證明,凡是拼多多首頁推薦產品,大部分銷售量均達到了幾十萬件,百萬件的爆款也不罕見,這對傳統電商而言是難以想象的數字。

消費降級,體面與性價比的對抗?

消費降級更多是一種自嘲和情緒。消費並沒有降級,對於低價商品的消費一直存在,只不過我們經常選擇性忽視。從“雙11”到拼多多,都是在撬動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意願。它們的“成功”,在於正好踩到了中國消費的短板上,即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需求得不到有效滿足。消費意願低,既是因為

剩餘可支配收入不高,也是因為國內商品的稅負不輕。消費降級被渲染,更多是因為消費升級緩慢。這個消費升級,不涉富人階層,而是專指中等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的消費升級才是要害,才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最大變量。這些年,“房價較高致個人債務增長快,影響個人消費”的說法一直盛行,被視為消費升級遲滯的重要原因。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8月14日回應說,中國的消費潛力非常大。中國有接近14億人的大市場,物質性消費擴容勢頭明顯,尤其是目前恩格爾係數降到了30%以下,消費升級態勢明顯。

消費降級,竟然是頭腦升級?

事實上,這些年我們覺得消費在升級,是因為旅遊、文化、健康等消費非常活躍,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電影院、出國自由行,跨境電商和代購的興盛,正在於中等收入群體對於商品和服務品質的追求。不過,消費升級並不如市場預期那樣提速和擴容,而是在經濟下行週期裡頻繁遭遇摩擦。中等收入群體對於不確定性的焦慮最為明顯。他們當然想消費升級,建構出自己的階層意識、身份認同以及圈子文化。但他們更怕階層降級,因為中等收入群體的財富和收入,有時候很脆弱。消費升級逡巡不前,很大程度上來自高房價、子女撫育和未來醫療支出的擠出效應,很大程度上來自現實收入的增長及預期,以至於越來越多的中等收入群體,放棄所謂的體面和品位,不再情願支付品牌溢價,而重新滿足於“物美價廉”

“消費降級”下如何為家庭精打細算?

從家庭財務角度看,中國當前的“消費降級”未必是一件壞事,因為中國人面臨的家庭負債和養老問題

都不再支持我們過度的透支消費。今年8月份,上海財經大學田國強教授發表了一篇題為《警惕家庭債務危機及其可能引發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文章,主要內容是,“中國家庭負債已經逼近家庭部門能承受的極限,並對消費已形成擠出效應。”根據田國強教授的研究,中國消費增速從2011年開始持續下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已經由2011年20%下降至2018年6月份的9%,誠然影響消費增速下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收入增速下降、收入差距擴大、社會保障不完善等,“但家庭債務快速累積導致的對於家庭流動性的擠出作用同樣不可忽視”。

消費降級,竟然是頭腦升級?

一般而言,家庭債務會從正反兩方面影響消費,一方面,家庭可通過借貸在一定程度上放鬆預算約束,因此家庭債務會對家庭消費起到促進作用;但另一方面,由於中國房地產二次抵押市場的不發達,當家庭債務累積速度過快時,家庭債務對流動性的收緊作用愈加明顯,老百姓愈加變得沒錢消費,此時家庭債務增加反而會降低消費。另外,中國家庭需要關注養老規劃。匯豐銀行在2016年發佈了一項全球調查《未來的退休生活:世代和歷程》,中國內地受訪的已退休人士平均從46歲開始為退休儲備,平均退休年齡為55歲,退休資金儲備年齡為9年。而目前在職人士則平均從33歲開始為退休做儲備,在職人士規劃的退休年齡為56歲,因此平均花費23年的時間規劃退休,比上一代多出14年。

消費降級,竟然是頭腦升級?

毫無疑問,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意識到,自己需要比上一代人更早開始為退休規劃和儲備,並且開拓更多渠道來積累資金。

所謂的“消費降級”,只是新時代青年人對於精打細算追求高性價比生活的另外一種稱呼,也印證了有更多的人的消費觀念根據生活實際而發生改變。因此,如果“消費降級”省下來的資金能夠被用於養老儲蓄,這也不是什麼壞事。

(資料來源:學好,雪球、富承嘉財富管理)

消費降級,竟然是頭腦升級?

消費降級,竟然是頭腦升級?

消費降級,竟然是頭腦升級?

消費降級,竟然是頭腦升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