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於「如何讀懂開源軟體定義存儲」的故事

一個關於“如何讀懂開源軟件定義存儲”的故事

一個關於“如何讀懂開源軟件定義存儲”的故事

摘要: 基於Ceph技術的SUSE企業存儲軟件將數據存儲硬件(數據平臺)與數據存儲管理(控制平臺)邏輯或“智能”地分隔開來。這種方法消除了被專有存儲硬件所限制,與傳統存儲陣列和設備相比,可以節省50%的存儲部署成本。

當前企業級存儲趨勢

大多數企業的IT人員制定下一步存儲計劃是通過監測數據的增長曲線預測得出。管理的方式通常是替換企業資產管理生命週期中舊的陣列,然後將費用投入到新的特定的項目中。

但是,隨著軟件定義存儲在市場上激起漣漪,更多企業意識到,企業應該擁有: 一個存儲池,一套完備的存儲預算體系,無限擴展的能力, 同時您還可以與不同供應商進行對話,而不是被某一廠商所限定。因此,軟件定義的存儲徹底的改變以往存儲預算的使用方式,並且提高企業購買力。

為什麼說計算企業存儲成本是一件很複雜的工作?

  • 首先,計算企業存儲的總體擁有成本對架構師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個完備的架構體系異常複雜,設備類型和體系結構之間的主次差異、運行在上面的軟件、軟件所支持的應用程序需求、相關的支持成本和服務級別協議等等是都是在無限擴展的。
  • 其次,關於數據分層:將應用程序日常使用的關鍵數據保存在高性能和高成本的設備中;同時將使用頻次較低的,但要符合法律規範(具體參考新的GDPR立法)的數據儘可能存儲在成本低的設備中;還有一些數據要求系統具備零停機時間,因為這些數據是需要實時複製的。無論以哪種方式進行數據管理、備份,分層或者存儲,企業數據都應有自己的存儲方式。

計算企業存儲成本的誤區

您可能會對企業存儲的計算方式不解,因為每TB的價格對比我們可以通過訪問PC零售商店或在網上快速搜索得到,這還有什麼難以計算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做

一個簡單的數學題

複雜的數據環境會使架構師變得保守。想象一下,假如您有1 TB數據

  1. 首先您會很小心的將它存儲在一個RAID陣列中,因為這些數據非常重要,“不容有失”,所以您會做一份鏡像副本,1TB + 1TB = 2TB
  2. 假設數據在SAN中,為了防止發生節點故障,您的數據將同步到第二個SAN節點,這樣,1TB +1 TB+1TB = 3 TB
  3. 為預防有問題發生,您至少需要一個現場備份,因此您需要每週在不同的時間點進行備份,那麼,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又將增加約4 TB,3TB +4 TB = 7TB
  4. 我們繼續,接下來您必須預防更為嚴峻的中斷風險,因此,您需要在另一個站點進行單獨備份,即使您每個月只進行一次這樣的操作,您也會再添加1 TB。
  5. 現在,我們敢肯定您將採取刪除重複數據的方式以減少數據量,同時巧妙的採用分層處理技術。但是,這樣一套嚴謹的數據架構流程會使得您不得不保守。“如果沒有破壞,就不需要修復它”是多數架構師的一貫態度。系統是否與業務發展相匹配並不重要,因為,通常存儲架構與長期規劃一樣是短期需求的產物。

所以,通常情況下每TB的企業存儲成本要比實際的存儲量大出一個數量級。原因在於,企業數據不存在單一數據的實例

企業存儲為何需要採用軟件方法?

變化是永恆的,即使您的架構在當初已經接近完美。

  • ①業務發生變化;
  • ②公司通過兼併和收購而成長;
  • ③新產品更替舊產品上市;
  • ④數據的存儲方式被重新定義: 新的法規準則,規定存儲時長,存儲格式,存儲安全級別

當發生以上改變時,試圖制定長期計劃是很難的: 這就像在乘坐過山車時要拍攝下方一個小螞蟻一樣。在理想的世界中,企業存儲系統需要被配置得非常完美來滿足業務發展需求,但在現實世界中,這很難實現,並不是因為IT做出了錯誤的決定,而是因為外部環境一直在變化,通常是由當前的需求來立即驅動部署計劃,因為企業需要新的業務流程,用於新產品發佈,以及遵守新的法規。

也許您認為這樣的存儲規劃也沒有什麼不對,但從一個整體來看,這些存儲決策的結果將使企業面臨一個瀕臨混亂的環境

當前的趨勢是數據量將呈井噴式爆發,在所有的變化中,有一點是肯定的:數據量正在穩步增長,一旦我們處理了兆字節,接下來我們將處理千兆字節,兆兆字節,百萬億字節和億兆字節。

自2001年Gartner分析師DougLaney

首先定義了大數據的三個維度(數據容量、速度和種類)後,數據的增長有目共睹,它不再以百分比增長,而是按數量級增長。存儲是複雜的,昂貴的,不易於維護和不可或缺的。

在這樣的形勢下,IT團隊面臨一個決擇

  • ①依舊使用常規方法,根據當前環境的需求添加新的存儲,並由業務驅動它們。
  • ②使用新的技術“軟件定義的存儲” 重新構建存儲模式,使其更智能,更簡單和無限可擴展。新的選擇可以滿足未來的需求,縮減成本,消除專有軟件和硬件供應商的限制和壁壘。

IDC預測在未來十年,每年數據的增長速度將超過40%,目前持平的IT 預算並不能滿足存儲需求,IT 顯然需要尋求一種更經濟的方式來存儲其數據。

基於Ceph技術的SUSE軟件定義存儲解決方案

基於Ceph技術的SUSE軟件定義存儲將物理存儲硬件(數據平臺)與數據存儲管理邏輯或“智能”(控制平臺)分隔開來。這種方法消除了對專有硬件的需求,與傳統陣列和設備相比,可以節省50%的存儲部署成本。

SUSE® Enterprise Storage由Ceph 技術提供支持,Ceph 是當今市場上最受歡迎的OpenStack軟件定義存儲解決方案。它具有超強的可縮放性,可從單個存儲設備擴展為經濟高效的雲解決方案。

Ceph的核心是高可用、自動化的分佈式對象存儲(RADOS),它為應用程序提供對象,數據塊和文件存儲功能,這使得Ceph靈活,可靠性高且易於管理。

Ceph的RADOS提供非凡的數據存儲可擴展性: 數以千計的客戶端主機或KVM訪問PB級到數據級的數據。每個應用程序都可以同時使用對象,塊或文件系統接口到同一個RADOS群集,這意味著您的Ceph存儲系統可以作為您所有數據存儲需求的靈活基礎,保證整個存儲系統的可用性。

Luminous版本中,Ceph提供業界領先的存儲功能,例如統一塊和對象、精簡供應、糾刪碼和緩存分層以

大量企業存儲服務。更重要的是,Ceph具備自動修復和自動管理功能。藉助Ceph的強大功能,SUSE Enterprise Storage比專有系統管理和管理成本低得多。即使組織數據增長率預計達到40-50%,它也能夠有效地管理,而不會超出您的IT預算。

結論

藉助高度可伸縮的正確的開放式軟件定義存儲解決方案可大幅降低您資本支出和運營支出方面的存儲成本,SUSE Enterprise Storage將是您非常明智的選擇!

最後補充一點,SUSE Storage的合作伙伴解決方案生態系統已在迅速擴展,其中包括: 惠普,聯想,Veeam,Veritas,Micro Focus,Commvault,ITernity,Intel,IBM,SAP,SuperMicro,Cisco,SEP和Storage Made Easy。

關聯閱讀:

①巧妙的分層–利用SES擴展HPC的範圍

②分佈式存儲集群看SUSE如何滿足不斷增長的存儲資源

③SUSE為Ceph貢獻先進的管理和監控能力,幫助用戶簡化軟件定義存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