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牛行情雖好,但越來越多養牛人難掙到錢,這是爲什麼呢?

這兩年養牛為什麼越來越難掙錢了?隨著這幾年養牛行情極好,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都想回家養牛,但真正不少養牛人發現,行情雖好,前景廣闊,但是養牛卻越來越難掙到錢,這是為什麼呢?這裡我們不說飼料技術,小編總結了三點,跟大家分享一下,有不同意見的歡迎指正。

養牛行情雖好,但越來越多養牛人難掙到錢,這是為什麼呢?

一 養牛業的養殖環節細分

現在越來越多的養牛人已經不是從犢牛一直養到育肥牛出欄,而是更多的從犢牛養到架子牛,然後轉手,專門育肥的養殖戶接著高價買回來育肥出欄,這樣的養牛環節細分,育種,犢牛到架子,育肥,環節相對獨立,自成一體,這樣的發展形勢,讓原本合在一處的利潤逐漸分離開來,原有的養牛利潤分成了幾個環節,每一個環節的利潤勢必要低於養牛利潤的總和。

養牛行情雖好,但越來越多養牛人難掙到錢,這是為什麼呢?

二 散養模式正在退出

其實早些年,只要有點本錢,在農村養個十幾二十頭牛還是穩賺不賠的;不用喂什麼飼料,每天趕出去吃草,晚上回來補點精料,每年賣幾頭都純賺幾萬。但是現在誰還這樣做呢?很多人都開始建場,開始做合作社,成立養牛公司企業,養牛喂飼料了,引種跨省運輸了,甚至前幾年還興起北牛南調,對技術的需求更高,飼養管理也是屬於在摸索中前進,疾病風險大,養殖成本逐漸上升,對養牛利潤影響很大。

養牛行情雖好,但越來越多養牛人難掙到錢,這是為什麼呢?

三 銷售渠道單一

目前賣牛的渠道主要還是牛圩交易市場和牛販子上門收購,這樣的渠道有著極大的傳統優勢,但是缺點也漸漸顯露出來了,就是養殖戶未能直接與屠宰加工企業對接,本來就不多的養殖利潤被牛販子中間商進一步瓜分。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