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靈台縣北張村實踐看勞務產業「蛋糕」如何做大

【三年決戰奔小康】培訓一人,就要能就業一人

——從靈臺縣北張村實踐看勞務產業“蛋糕”如何做大

作為旱澇保收的“鐵桿莊稼”,勞務產業在決戰脫貧攻堅中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但是,這兩年,外出打工的性價比越來越低,如何將勞務產業這塊“蛋糕”越做越大呢?

靈臺縣注意到,隨著近年來狠抓產業扶貧,當地牛果菜主導產業鏈上需要的農民工越來越多。可別看許多農民種了多少年地,這些特色產業上掌握的技術並不多,就近幹個活,一下子還上不了手。

培訓一人,就要能就業一人。去年以來,靈臺縣開始依託龍頭企業,提高勞動技能培訓質量,著力解決培訓內容與市場需求脫節的問題,提高了貧困群眾就近輸轉的能力,讓他們個個都有了致富門路。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靈臺縣上良鎮北張村的盛豐農牧業綜合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試圖從這一樣本出發,探尋當地勞務產業發展壯大的奧秘。

如何讓培訓質量和數量相匹配?

——依託龍頭企業,讓理論學習與現場實訓相結合

勞務產業,得從拼體力到靠技能。

這個理,誰都懂。近年來,各地投入大量人力、財力,不斷加大勞務培訓力度。但毋庸諱言,現實情況卻不大盡如人意,在一些地方,就出現了勞務培訓與群眾就業“兩張皮”、培訓數量與就業質量不匹配的現象。

拿就近輸轉的勞務技能培訓來說,北張村深有體會。

北張村十分之九的耕地是山地。以前,種地得牛耕,村裡家家戶戶都養一兩頭牛。2002年,村裡養到了320頭牛。為了趁熱打鐵讓牛產業“牛”起來,村裡那年建養殖小區時,專門在牛棚旁建了個培訓室。一連十多年,縣鄉畜牧站的技術人員每年來三四回,講些理論,村民再交流一下。

效果怎樣呢?雖然培訓年年搞,村民也學了點技術,但碰到許多難題還是“乾瞪眼”。如今不能放養了,每年春天,村民圈養的牛至少要死兩三頭。像2010年,村裡40多頭牛得了流行感冒,差點引發疫情。村民提起來都有點怕了。再加上農業機械化逐年推廣,到2013年初,村裡養的牛反而減了一半多。

如何讓培訓更加精準、實用?

2013年,當村支書沒幾年的姚軍富,為了帶動群眾致富,告別了以前單純的販牛生意,辦起了養殖場。他成立了靈臺縣盛豐農牧業綜合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將自家養的15頭牛一下擴大到160頭。

姚軍富明白,要想讓村民動起來,就不能光講理論,還得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

為啥牛容易得病?他發現,以前,村裡養殖防疫主要是春秋兩季,畜牧站技術人員來村裡給牛打兩回針。至於消毒,村民在牛圈門口撒點生石灰,就算了事。其實,這些生石灰最多一週就沒了效果,但沒人週週撒。

養殖場辦起來後,姚軍富每月根據季節,都給牛打不同的疫苗。同時,他也給養殖戶家裡養的牛搞防疫。每週消毒時,他還會派兩名技術人員推著消毒機,到養殖戶家裡上門服務。

平日,他還經常請養殖戶到公司,實地跟技術員學習飼料怎麼配出欄才能快。

村民技術掌握得越來越嫻熟,養牛越來越有信心。一來二去,公司現在的牛養到了512頭,村民養的牛也恢復到284頭。2014年,貧困戶姚義平還只養了兩頭牛,在姚軍富的幫助下,他從“借母還犢”起步,現在養到了11頭。

“以前,我不給牛犢加料,光讓它吃奶,再吃點草,一年多才出欄。現在,通過實地到養殖場一看,牛犢長到一到兩個月就得加料,再長,還得再加。飼料,也不能單一地喂玉米、麩皮,得和小麥、油渣等四五樣飼料配合在一起,5個月就能出欄了……”姚義平儼然成了養牛能手。

勞務培訓就得這麼搞!去年開始,靈臺縣將像盛豐農牧業綜合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這樣的43家龍頭企業,建成就業實訓基地。

通過課堂講授與現場實訓相結合,將以前單純的理論學習,變為村民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實際經驗。

“現在,不光是縣裡的養殖戶來培訓,‘五一’前,涇川、靈臺、崇信和崆峒區三縣一區的104名養殖大戶,還到我們這裡整整培訓了一週。上午學理論、下午實地看,好多人現在還經常打電話問我呢。”姚軍富言語中很是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