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三水」吹響衝鋒號!七大關鍵詞解讀三水區委全會釋放的新信號

“城市三水”吹响冲锋号!七大关键词解读三水区委全会释放的新信号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7月18日,中共佛山市三水區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召開,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代表三水區委常委會作講話。會議提出,要從持續增強城市能級,加快建設以創新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七大方面入手,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以昂揚鬥志推進“城市三水”發展。

今年1月召開的中共佛山市三水區委十三屆五次全會上,三水首次提出奮進“城市三水”發展新徵程。如果說此次會議代表三水向外界發出“動員令”,併為“城市三水”的發展勾勒出一幅美好藍圖,那麼中共佛山市三水區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的召開,則意味著三水吹響了“衝鋒號”,號召全體黨員幹部和三水市民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真抓實幹、奮發進取,以新的更大作為開創“城市三水”新局面。

“城市三水”吹响冲锋号!七大关键词解读三水区委全会释放的新信号

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作講話(區檔案局供圖)

01

城市能級

三水當前正站在“以城市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轉型發展重大關口。三水區委書記黃福洪表示,三水將持續增強城市能級,引領高質量發展。為此,三水堅持對標世界一流,以高水平規劃為引領,不斷豐富“水城共融”的城市建設內涵,加快推進城市標杆建設。

圍繞城市“強中心”戰略,三水一方面著力發揮三水新城城市“核動力”作用,加快推動一批城市地標項目、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另一方面,三水將以高標準推進北江新區擴容提質,持續有序推進三水新城舊改、西南老城區整體更新和提升。鎮街層面,三水將通過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加快鎮街城市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斷完善提升城鎮功能。

“城市三水”吹响冲锋号!七大关键词解读三水区委全会释放的新信号

廣佛肇城軌穿三水新城而過(區委宣傳部供圖)

交通是城市的“血管”,為城市發展輸送“養分”。三水將突出交通先導,對外進一步發揮高鐵和城軌作用,力爭1小時通達大灣區核心城市,全面融入“軌道上的珠三角核心區”,同時大力推進一環西拓、廣佛肇、佛清從等高快速路建設,發展水運交通體系,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大交通格局;對內三水將加快打造三水“中心環線”,推進舊城區道路微循環系統建設,破解城市交通擁堵頑疾。

生態彰顯城市稟賦之美。為此,三水還提出要將水元素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和城市建設,結合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等工作舉措,建設生態宜居城市。

在城市軟環境方面,三水將面向全國打造招才引智“1+6人才驛站”體系,進一步提升人才強區“1+10”政策競爭力,通過打造一流水平公共服務配套,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等舉措引人留人;通過推動文化事業、文旅產業雙輪驅動發展,彰顯文化自信,推動城市發展,擦亮區域品牌。

02

現代產業體系

近年來,三水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黃福洪進一步表示,三水將以科技創新為導向,圍繞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新材料等重點產業,瞄準國內外新興產業集中區域,構建全球化招商網絡,強化中介招商,全力引進一批國內外500強、行業龍頭等大型優質產業實體項目,把三水打造成高新項目產業化主戰場。

面對一環西拓和“一環創新圈”建設的重大機遇,三水提出沿著一環西拓將佛高區三水園、南三產業合作區、三水新城、北江新區、水都基地、白坭工業園等重要產業載體串珠成鏈,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三水高質量發展新經濟走廊。同時,全力將軍民融合協同創新智慧城等一批園區打造成為高端創新型園區,不斷豐富“一環創新圈”發展內涵,主動接受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的輻射和帶動。

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目標,三水提出以智能製造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製造體系。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發揮製造業厚實基礎作用,通過產業協作配套、資本技術合作等,大力集聚中高端關聯企業到三水抱團發展,不斷提升產業集群水平。同時,著力推動現代服務業成為三水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柱。

03

全面開放新格局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進程進一步加速,黃福洪表示,三水要搶抓機遇,以開放的思維、開闊的視野、創新的舉措,全方位鏈接廣州、深圳、香港優質溢出資源。重點來說,三水將藉助“香港+佛山”合作機遇,發揮香港“超級聯繫人”作用,大力對接香港資源;通過提高對人才的綜合吸引力,發揮人才聯絡站作用,積極對接引進廣州人才;通過充分發揮三水產業發展空間優勢,積極搶抓深圳創新項目資源。

面對更大的區域經濟發展乃至經濟全球化發展機遇,三水一方面將發揮三水“承東啟西”的區位和門戶優勢,積極對接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和東盟經濟帶合作發展;另一方面將積極參加“一帶一路”建設,加快建立多層次、多領域合作機制,鼓勵支持優勢行業企業積極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實施市場開拓、企業合作、項目建設,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此外,三水將大力支持企業開拓全球市場,鼓勵外貿企業建立內外對接的生產、研發和銷售體系,培育對外貿易新增長點。

作為地區競爭力的構成要素之一,良好的營商環境不僅是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更是打造開放型經濟、提升對外開放層次與水平的題中之義。為此,三水還提出對接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府管理和服務模式創新,實行行政管理事項全流程再造,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構建“中介超市”服務平臺,加強和創新政府監管,全面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等,全力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

04

城鄉融合發展

今年,三水被列為全省唯一一個縣級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圍繞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鄉村振興綜合改革等要求,黃福洪表示,三水將立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目標,強化資源要素支持和制度保障,加速城鄉融合,努力推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生態、文化、組織“五個振興”。

產業方面,三水提出實施“植產興業計劃”,通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強水產、強種業、強主體、強品質、強效益,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推動“農旅文”融合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化、高端化發展。

生態和鄉村建設方面,三水將實施“和美鄉村計劃”,大力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和農村環境治理,彰顯綠色生態價值。

文化方面,三水將實施“文化提升計劃”,挖掘和弘揚農村優秀傳統文化,補齊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短板,提高農村文明程度。

黨建和基層社會治理方面,三水提出實施“農村善治計劃”,健全黨建引領,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構建新型鄉村治理體系。

人才培育和民生方面,三水提出實施“惠民富民計劃”,加強“三農”工作隊伍建設,培育農村實用人才,大力實施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工程,推動區域互聯互通、城鄉融合發展,提升農民生活幸福感。

此外,三水還將實施“制度創新計劃”,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盤活農村發展用地保障機制,創新金融扶持“三農”機制和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機制,不斷健全鄉村振興體制機制。

05

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發展以民生為本。黃福洪表示,三水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民生事業中,教育和醫療衛生是兩大重點。三水提出加快推進教育綜合改革,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大幼兒園學位供給,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建設一批教育名校,加快推進廣財大三水全學段校區項目建設,打造更具吸引力輻射力的區域教育名城。同時,深入推進衛生與健康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大幅提升現有醫療資源服務水平,全力推進全民健康管理,建設區域醫療衛生高地。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方面,三水將健全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的基層治理架構,推動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到基層社區,提高公共資源配置精準化、社會治理智能化和公共服務精細化水平;深化拓展網格化管理,構建新時代的“熟人社會”,積極引導動員社區群眾有序參與社區自治;學習“楓橋經驗”,健全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和多元化解機制;推進依法治區,建設法治政府,加強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深化司法體制改革。

接下來,三水還將以高站位、嚴要求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06

三大攻堅戰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方面,三水提出加強對各領域風險梳理排查,建立動態監測預警機制,準確把握風險走向,做到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把各類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嚴格規範政府債務,嚴格防範金融風險。

針對精準脫貧工作,三水提出大力推進援藏援疆和對口涼山鹽源扶貧協作,全力做好遂溪精準扶貧和對口鬱南產業幫扶工作。加強資源整合和政策傾斜,加快補齊區內短板,確保區內精準幫扶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黃福洪還強調,要深刻吸取南山鎮漫水河事件的教訓,以堅決的態度、紮實的作風、嚴格的要求、有力的舉措,確保問題整改落實到位。要舉一反三、全面排查,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

接下來,三水將加快推進汙水處理廠、汙水管網、農村生活汙水分散式處理站等項目建設,以廣佛跨界河流為重點,推進河涌水質改善及生態修復工作,鞏固好畜禽禁養區養殖場清理工作成效,全面加強限養區規範管理,打好碧水攻堅戰;大力開展大氣汙染“四源防治”,堅決淘汰高汙染高耗能高排放落後產能,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快構建固體廢物管理體制機制,堅決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現象,堅決打好淨土防禦戰。

07

下半年經濟工作

數據顯示,上半年三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4.66億元,增長7.5%,略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444.88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132.81億元,增長7.5%。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黃福洪表示,下半年要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把握好穩與進的關係,保持工作定力,保持好上半年經濟發展的平穩態勢,增強憂患和風險意識,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促進固定資產投資,積極拓展國內外兩個市場,加強金融風險防範,提升經濟平穩增長的質量和能力。

黃福洪還要求,要加強對經濟運行的分析研判,針對宏觀經濟形勢和微觀行業企業運營情況,及時研究採取有針對性措施,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各項經濟指標平穩增長。要把握好時與效的關係,強化機遇和效率意識,集中精力抓落實,緊盯時間節點,倒排工作進度,做實跟蹤問效,確保各項經濟工作任務按時高質量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