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因地制宜找出路 百花齊放謀破零

湟源:因地制宜找出路 百花齊放謀破零
湟源:因地制宜找出路 百花齊放謀破零

近年來,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發展村集體經濟,要求精準施策、壓實責任,全力推動村集體經濟“破零”工程。去年,王宇燕部長到湟源調研時指出,“農村要辦事,集體要有錢,要打好村集體經濟‘破零’這場硬仗”。湟源縣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通過種植養殖、土地出租、民宿旅遊、發展物流園區等各種形式,堅持“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堅持循序漸進,不搞“齊步走”、不一哄而上,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建強班子,激發內生動力。“班子強一個,村民富一幫”。以村“兩委”班子換屆為契機,採取選優一批、調整一批、培訓一批的形式,把那些事業心強、具有發展集體經濟強烈意識的人選進“兩委”班子。實施“161”村幹部素質提升工程,通過集中輪訓、外出考察學習等形式,不斷提高村幹部適應市場、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能力。目前,全縣共組織6期村幹部培訓班,500多人次接受培訓教育,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加油助力。同時,精準選派174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員入駐全縣58個貧困村,充實基層工作力量,進一步增強村級班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活力。把村幹部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方面的工作業績和待遇掛鉤,並對村級黨組織實行半年“星級化”考核管理,村幹部工資報酬實行半年一發,其中30%由鄉鎮黨委根據考核結果有自主調配權力,進行動態調整,對成績突出的村“兩委”幹部實行獎勵,進一步激發村幹部發展村集體經濟的激情。

深挖潛力,盤活集體資產。通過盤活村集體閒置房屋、商業鋪面、停車場等不動產,採取公開租賃、承包經營等多種方式進行盤活,借地生財,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日月藏族鄉尕莊村建成了宗家溝景區服務區停車場,修建旅遊商鋪29個,旅遊旺季時,租賃收入可達20萬元,解決了村內閒置勞動力40餘人就業,正因為村集體有了經濟基礎,於七月在村內建成“黨員敬老食堂”,為村內42名60歲以上的老人提供“一元愛心餐”。城關鎮國光村“兩委”班子積極爭取到全省扶貧產業發展資金720餘萬元,在建設東路和國道109線兩側建成馬路市場鋪面360餘間,村集體統一為全村群眾購買合作醫療,給群眾帶來了實惠。目前,全縣43個非貧困村通過“三議一表決”程序,充分利用每個村40萬元的財政扶貧專項資金購買商業鋪面,通過鋪面租賃的形式,實現了村集體經濟“旱澇保收”,確保村集體擁有穩定收益。

調整結構,發展特色產業。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按照“一村一策”的思路,通過開發特色產業、培育支柱產業、成立專業合作社、建立種養基地等措施,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業”發展格局,穩定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巴燕鄉下胡丹村轉變發展思路,由致富能人帶著村集體幹,成立湟源縣下胡丹農牧開發有限公司,發展犛牛育肥產業,收購犛牛130頭,為村集體帶來10多萬收入。大華鎮池漢村流轉集體150畝土地,大力發展物流園區項目,分為一期傢俱建材市場、二期商貿物流集散中心、三期汽車商貿區進行實施,發展農貿市場、住宿、停車、餐飲業、貿易物流等服務業,通過提供攤位、場地出租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申中鄉前溝村大力發展林下產業,成立村級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140畝綠化苗圃和株雲杉、油松、丁香等8萬餘苗木,2017年度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64萬元。

依託優勢,做大鄉村旅遊。對具有民俗民間文化、山水自然風光、歷史人文資源優勢的村,通過健全完善餐飲、住宿、文化娛樂、休閒觀光、停車場等服務項目,大力發展民宿經濟。城關鎮城郊社區黨總支針對搬遷的6個村缺乏後續支柱產業的問題,依靠黨組織引領發展鄉村旅遊,建成農家客棧40餘間,發展“庭院經濟”,帶動剩餘勞動力100餘人就業,村集體收入實現“零”的突破。和平鄉小高陵村打造“小高陵紅色教育基地”,建設黨員幹部教育培訓體驗區、觀光農業休閒區、自駕遊休閒區,以“黨組織+公司+農村+農戶”的形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馬場臺村黨支部依託靜房灣景區,打造“體驗鄉土文化、品味農家美食、探華石山奇峰”旅遊品牌,開辦“農家院”16家、“野炊帳房賓館”22家,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波航鄉麻尼臺村黨支部依託區位優勢,以“慢生活”、“家服務”、“趣體驗”為特色,打造“民遊·民食·民宿”鄉村遊,帶動就業210人,促進村集體經濟發展。

精篩細選,入股實體經濟。對項目優、發展快、前景好的各類企業及專業合作社,認真梳理審核,將村集體經濟資金入股到企業、合作社或其他經濟組織,形成村集體持有的股份,並簽訂保底收益,參與企業(合作社)的利潤分紅,增加村集體收入。和平鄉曲布灘村成立種植、養殖、供銷服務三個合作社,推行“黨支部+種養銷合作社+農戶”的“1+3+N”的模式,將27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入股到合作社中,25%的利潤歸村集體所有,進一步提高村黨組織引領發展和帶動輻射農戶脫貧致富的能力。目前,全縣共31個非貧困村將每村40萬元財政扶貧專項資金入股至企業或合作社,按照10%—15%的利潤分紅,3個村投資光伏電站分紅,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