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由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看贾府下人的机敏处事

《红楼梦》第六回主要讲了刘姥姥进荣国府打秋风一事,以刘姥姥的平民视角引出贾府的一系列铺设陈列、礼仪人情,也依次出场了几位贾府下人,各有特点,这次我们主要从本回出场的贾府家奴——周瑞家的的言谈举止来看贾府高级下人的机敏作风。

《红楼梦》由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看贾府下人的机敏处事

刘姥姥和王夫人是旧识,昔日刘姥姥女婿狗儿的爷爷曾因官场交集攀附,认了王夫人之父做同宗的叔父,后因家道败落,狗儿父亲王成搬到乡下去住了,也和王家渐渐没了来往。到了狗儿这一代,和王家的交往可以说屈指可数,刘姥姥的原话是“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狗儿也说 “何况当年你又见过姑太太一次…”,可见刘姥姥去王家也仅仅一次。凭借仅此一面之缘,在家里冬事未办、等米下锅之时,刘姥姥鼓起勇气准备去贾府找王夫人寻求接济。

刘姥姥先找到了王夫人陪房丫鬟周瑞家的。周瑞家的“认了半日”,终于认出了刘姥姥。在这里不得不佩服这位陪房的过目不忘,要知道彼时刘姥姥的外孙都五六岁了,上一次刘姥姥去王府见到周瑞家的至少是七八年前的事情。虽然刘姥姥遮遮掩掩,但周瑞家的快速猜到了面前人的来意。就凭这一眼识人的眼力,度人心思的玲珑,可见到周瑞家的是非常能干,一定深得王夫人赏识。

《红楼梦》由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看贾府下人的机敏处事

周瑞家的念及旧情应承了为刘姥姥引见的任务,也算是有情有义之人。她命小丫头端上茶来款待刘姥姥,这里可以看出,奴凭主贵,即使是贾府的下人,家里也有雇来的丫头,远胜刘姥姥这般平民。

首先,周瑞家的向刘姥姥说明办这个事情是她份外的:“来客至回话,却不与我相干”,然后介绍了贾府下人各司其职的局面,即解释了前文,又显了自家的体面:“我们这里都是各占一样儿:我们男的只管春秋两季地租子(肥差),闲时只带着小爷们出门子就完了,我只管跟太太奶奶们出门的事(清闲)。”、“不过我一句话罢了,害着我什么”。

《红楼梦》由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看贾府下人的机敏处事

接下来的行文处处体现周瑞家的处事周到圆润。一、周瑞家的马上确定必见的人是掌家凤姐而不是已经不管事的王夫人;二、准确地把握住引见的时机:“这一下来他吃饭是个空子,咱们先赶着去,若迟一步,回事的人也多了,难说话,再歇了中觉,越发没了时候了。”三、引见的措辞上巧妙周到:“大老远的特来请安”、“当日太太是常会的,今日不可不见”;为了刘姥姥达成目的,还不断递话:“白来逛逛呢便罢,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四、面对凤姐的私下询问,知道凤姐犀利,老实告知:“太太说,他们家原不是一家子,不过因出一姓,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作官,偶然连了宗的。这几年来也不大走动。当时他们来一遭,却也没空了他们。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简慢了他。便是有什么说的,叫奶奶裁度着就是了。”王夫人原话如何我们未可得知,但这段转述客观诚恳,既打消了凤姐的疑问,又使凤姐不好一毛不拔。

《红楼梦》由刘姥姥一进荣国府看贾府下人的机敏处事

最终结局是刘姥姥顺利拿到接济,如曹公诗云: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 虽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而周瑞家的在此功不可没。这也为以后刘姥姥二进、三进荣国府埋下伏笔。观周瑞家的见机行事、巧舌如簧,贾府下人的机敏伶俐可见一斑。

本文图片取自新版红楼梦,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