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刘姥姥,站在繁华外面的人

谈起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大家总会想到“金玉良缘”、“木石情缘”,宝黛的“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温柔和顺,似桂如兰"的袭人,“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的晴雯,这些都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又副册中的女孩,都是被大家细细读过很多遍的红楼人物,独独有一个人,红楼中没有她的判词,但是,她的出现却为整部书添上了精彩的一笔,她就是—刘姥姥。

一、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一)刘姥姥与大观园的不解之缘

1、与王家一处做官,偶尔连宗。

刘姥姥的女儿,她的男人王成,祖上做过小小京官,昔年与王夫人的父亲认识,觉得王家有些权势,于是,便连了宗。后来家业萧条,搬到城外居住。

2、刘姥姥家境贫寒,并没有因此而自卑,反而为了寻找一个出路,选择去荣国府投亲。

刘姥姥住在女儿家中,家里靠几亩薄田度日,经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本来这样的家庭,一般是不会登富人家的门的,在心里上,总会觉得自己低人家一块,轻易是不会靠近的。但是,刘姥姥和一般的家境不富裕的人的想法不一样,女儿一家都不好意思去荣国府,刘姥姥却没有惧怕,用文中的原话,“到还舍我这副老脸去碰碰,果然有好处,大家也有益。”

3、刘姥姥去荣国府,只带了板儿,充分的掌握了荣宁两府“怜贫爱老”的心态。

刘姥姥带着板儿去了荣国府,大家都知道,诺大的荣宁两府,占了整个一条街,而在这两个府中,地位最高的人就是贾母,是金陵世勋史侯的女儿,所以也称“史太君”,是荣宁两府唯一健在的“代”字辈的老祖宗。在《红楼梦》的文中,我们随处可见贾母对小厮小丫头的疼爱,不让底下人打骂他们。

作为一个家族最尊重的老者,她的这种行事的风格,必然会影响到下面的人,就算下面的人,不是真心觉得她这样做好,但是,为了讨老祖宗的高兴,自然会做她认为对的事情。

况且,像刘姥姥这样的家庭,对荣国府而言,拿些银两出来救济一下,应该不成问题,就说贾母每天的吃食,把天下的水果写在牌子上,转着吃,就可见荣国府的富有,那么,远房的亲戚来投靠,给一些钱财,没有什么损失,又博了一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呢?

而且,从文中刘姥姥的话中,不难发现,王夫人也是一个怜贫惜老又爱斋僧布施之人。因此,刘姥姥觉得王夫人要是念旧,给她些好处也是未可知的。荣国府最尊贵的老者,和管家的王夫人,她们对于远房来投奔的亲戚,况且还是一个老人带着一个孩提,肯定会友好的,根据这一点,刘姥姥觉得自己去荣国府走一遭是值得的。

4、刘姥姥找的人比较靠谱,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在荣国府是下人里面比较体面的。

刘姥姥到了城里,来到宁荣街,先是蹭到门口一些男人的身边,去问周瑞住在那里,在得知住处以后,见到了周瑞的女人,文中称之为“周瑞家”,在看到这个女人之后,刘姥姥非常客气的抬高了对方的身份,称之为“你老是‘贵人多忘事’,那里还记得我们?”

《红楼梦》:刘姥姥,站在繁华外面的人

周瑞家的在得到刘姥姥这样的尊重以后,已经想到她的来意,而且,以往周瑞争田地的时候,得到过王成父亲的帮助,在加上,周瑞家觉得自己是王夫人的陪房,王夫人在荣国府是管家的,自己的身份自然比其他的女人要高一些,为了显示自己的体面,所以,她愿意为刘姥姥跑上一趟。

相比较起林之孝家的, 周瑞家的己算比较好的人了,念及当年的旧情,帮了刘姥姥一遭,而且,还提醒她,现在管家的是王熙凤,这个主子心眼很多,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只就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了些。

通过她的描述,刘姥姥大概了解了一下荣国府的现状,和管家的奶奶的行事风格,这也为她后来和王熙凤的交流打下基础,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刘姥姥在投奔荣国府的最初,找到的这个牵线人,非常的可靠,与自己有旧,还为自己和别人沟通提供了信息。

(二)刘姥姥见王熙凤。

1、见到王熙凤,刘姥姥的行为和语言,虽然让王熙凤觉得粗野,但是内心觉得很受用。

荣国府对待来访的客人还是比较周到的,刘姥姥在见到王熙凤之前,是在屋里用过餐了,这一点更加印证了刘姥姥来荣国府是对的,她没有因为贫穷而受到冷落。王熙凤招呼周瑞家的把刘姥姥请进来,这个时候书中写到,刘姥姥一进屋里马上就对着王熙凤拜了几拜,虽然,王熙凤对周瑞家的说,“周姐姐,搀着不拜吧。我年轻,不大认得,也不知道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如果大家看过电视剧,就会发现,这些话都是在刘姥姥已经对王熙凤行了拜礼之后说的,可见,王熙凤还是很在意她在荣国府的身份地位的。而刘姥姥虽然年龄大了王熙凤很多,连宗的时候,还是和王夫人的父亲一辈连的,其实,论起辈分,却是是姥姥,但是,刘姥姥很聪明,一是她知道自己的现状,是来投奔人的。二是,虽然认识的是王夫人,但现在荣国府由王熙凤管理事物,要是得罪了她,后来也是会不顺利的。

《红楼梦》:刘姥姥,站在繁华外面的人

刘姥姥再与王熙凤的交谈中,虽然言语比较粗鲁,但是都是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荣国府比较高,对她而言是“拔根汗毛都比自己腰粗。”这样的话不是很文雅,但是能够彰显王熙凤的优越感,同时,在加上周瑞家的在一旁帮忙,让刘姥姥有什么话就直说,和太太是一样的。这样,也就让王熙凤觉得,人家大老远来的,到了这里,希望自己能给接济一下,如此的讨好自己,要是驳了回去,似乎很不近情理,对自己的名声不好。

文中还有一处,就是周瑞家的埋怨刘姥姥,说宁国府的荣哥才是王熙凤的侄子,刘姥姥不该把板儿称作是王熙凤的侄子,以刘姥姥这样的人,不太可能犯这样明显的错误,她这样说的目的,一是向王熙凤说一下自己的辈分,如果,板儿是王熙凤的侄子,那么刘姥姥应该和王夫人是一个辈分的。有这样一层存在,王熙凤不好太慢待刘姥姥。二是板儿是个孩子,但凡女人没有不喜欢的孩子的,也是为了与王熙凤亲近一些,让她看在幼小孩子的情分上,帮她们祖孙一把。

2、赠银。

王熙凤在问过王夫人以后,得知刘姥姥并不是太近的亲戚,是偶然连的宗,但是,王夫人也叫王熙凤有什么困难就帮刘姥姥一把,所以,王熙凤在处理刘姥姥的这件事上,比较适中,先是说了荣国府不必从前光景了,用这样的铺垫,让刘姥姥在后面觉得王熙凤给自己的钱财是有情分的,这样不会让钱白白的送了人。

王熙凤赠与刘姥姥的钱,是给丫头们做冬衣的钱,大家看电视剧,可以看出,当时已经是冬季,王熙凤是在告诉刘姥姥,你看,我都没有给底下的人做衣服,你来了,把钱先给你了,而且,王熙凤对刘姥姥说,钱是让给孩子做件冬衣吧,可见,是怜惜孩子的。这里正好呼应了,刘姥姥把板儿说成王熙凤的侄子在这里已经起了作用。

王熙凤也没有再多留刘姥姥,给了她坐车的钱,让她回去了。

二、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刘姥姥二次来荣国府,目的其实很简单,是冲着王熙凤来的,她觉得自己一个贫穷的婆子,第一次登荣国府的时候,王熙凤没有因为她的衣衫褴褛而慢待和白眼,相反,对她很好。所以,日子过得好一点了,刘姥姥就将自己种的蔬菜水果什么的,都带来回赠。

看到这一点,应该不难想到,刘姥姥此次前来,是做足了功课的。一是她带来的是自己种的地里的果蔬,一般这样的东西在富人家是不放在眼里的,但是,人人都知道,荣国府的老祖宗贾母,她的饭菜是把天下的蔬菜写在牌子上转着吃的,可见,荣国府对于蔬菜还是很重视的。二是,通过上一次和王熙凤的交流,刘姥姥觉得王熙凤还是值得在走一遭的,因为从周瑞家的嘴中说出,王熙凤还是对下人很严苛的,但是,对刘姥姥倒是极好的。

(一)与贾母的相处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本来是冲着王熙凤来的,不曾想贾母正好想找一个积古的老人聊一聊,于是,就在丫头们的带领下,来到了贾母的面前,刘姥姥在贾母的面前,并没有胆怯的样子,所有的话都是一问一答,有来有去,这一次,虽然话中是抬高了贾母的身份,有意显示出贾母出自富贵之家,而刘姥姥是一个在乡下种地的老妇,但是,通篇文字读下来,相信大家对贾母和刘姥姥的对话中,并没有感到这种差距。

贾母留下刘姥姥陪着她逛大观园,在这一路上,明显能够看出贾母的见多识广,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样一来就看出了刘姥姥的差距,其实不然,在这样一个大户人家,又是老祖宗,又是太太、奶奶们,还有小姐们,这些人的相处中,对于一个来自乡下的老人,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刘姥姥都能够轻松的化解,表面上是给贾母取乐开心,实质上也是拉近了自己与大家的关系。

从几件事中,都可以看出,一是,刘姥姥戴了满头的花,贾母和众人都笑了,刘姥姥却说,“我这头也不知道修了什么福,今个这样体面起来。”看着是一个笑话,其实是说中了自己和贾母的那颗未老的心,和对年轻时代的回忆。

《红楼梦》:刘姥姥,站在繁华外面的人

二是,吃饭的时候,王熙凤给了刘姥姥,贾母面前的两道菜,一个是茄鲞,刘姥姥吃了以后是怎么说的,“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样的味儿来了。”从这一点看出这不是寻常人家的菜,就这一句话,就显示了贾母尊贵的身份。另一个是鹌鹑蛋,刘姥姥说,“这里的鸡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大家听完又是一同笑,可是,我们静下心来想想,来自乡下的刘姥姥怎么可能没有见过鹌鹑以及鹌鹑蛋,她是在刻意说笑话,讨贾母的开心。

《红楼梦》:刘姥姥,站在繁华外面的人

三是,经过栊翠庵,贾母带着刘姥姥进去喝茶,妙玉煮了茶来,奉与贾母,贾母喝了一口,有给了刘姥姥,刘姥姥喝过,说了一句话,“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大家听完都笑了,彼时看着一段,总觉得刘姥姥不识茶,现在想来,刘姥姥的这番话,这是说明她是懂的,用的是一个“熬”字,她明知贾母深谙茶道,但是,依然亮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刘姥姥的可贵之处,也是她敢于两次登荣国府的气量。

(二)与其他人的相处

除了有意取得贾母的欢心,刘姥姥在对其他人也是煞费苦心的。一是,刘姥姥编了一个故事,好像是自己村里面的一个传说,结果呢,是贾母、贾宝玉、王夫人还有其他的姐妹们都被唬住了,特别是贾宝玉还让人去寻地方,想要建个庙什么的,都说大家公子小姐,读书识字,知道的事多,但是,却都被刘姥姥的一个故事给绕进去了,可见,作为一个乡下的村妇,刘姥姥的智慧。

二是,与王熙凤、鸳鸯这些人的相处。在大观园吃饭之前,鸳鸯对大家说,今天咱们得了一个女蔑片,那她取笑。于是,便将刘姥姥拉倒一边,嘱咐了一些话。结果,吃饭前,刘姥姥站起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后果,就是大家笑得前仰后额。那么,刘姥姥不知道,王熙凤和鸳鸯是在拿自己找乐吗?但是,她还是欣然的接受了,有没有点现在段子手,“自黑”的感觉。

《红楼梦》:刘姥姥,站在繁华外面的人

三是,刘姥姥喝醉了,误入怡红院,在宝玉的床榻上,睡着了,后来被袭人发现了,开始,刘姥姥以为这是那个姑娘的闺房,后来得知是宝二爷的屋子,刘姥姥赶紧就离开了,并且,在众人问她的时候,她说自己是在草堆上睡着了。

(三)众人送衣物、银两给刘姥姥。

在荣国府逗留了几天,陪着贾母逛了大半个园子,刘姥姥该回去了,众人送她的东西,堆了半个炕头,特别是王夫人,给了刘姥姥100两银子,让她回去置田地、做个小买卖什么的,别再投亲访友了。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王夫人怜贫惜老,想让刘姥姥余生过些安稳日子。二是,毕竟刘姥姥是和王夫人的父亲连宗的,这样的亲戚总到荣国府来,王夫人也是觉得面子上不是很过得去的。这一点,看王熙凤和贾琏吵架说的话,“把我们王家的地缝扫扫,都比你们贾家强。”这样的气势,让贾母看到刘姥姥这样的宗亲,总是觉得不好的。

《红楼梦》:刘姥姥,站在繁华外面的人

贾母、王熙凤、平儿、鸳鸯都送了东西给刘姥姥,可见她这一趟来荣国府收获还是很大的,还有,平儿跟她要晒的扁豆、茄子、葫芦条等各样干菜,顺利的将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和荣国府建立了联系,况且,这些东西,每年送来也肯定会有报酬。

三、王熙凤将巧姐托付刘姥姥。

王熙凤和刘姥姥原本两个贫富身份悬殊的人物,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王熙凤对她的态度是一种敷衍,只求过得去就可以了,第二次刘姥姥来荣国府,是带来自己家里的特产,而且是专程冲着王熙凤来的,正好赶上和贾母相见,刘姥姥又是一个聪明人,极会讨贾母和园子里面其他人的开心,这一点从黛玉给她起的绰号“母蝗虫”就可以看出来,刘姥姥是一个讨大家欢心以换取利益的人,黛玉心里厌恶,所以用了很刁钻的字眼。

第三次,刘姥姥入荣国府,当时大观园已经走向没落,王熙凤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当她看到刘姥姥的时候,把她自己唯一的女儿托付给了她。一是巧姐的名字,是刘姥姥当时给起的,因为孩子总是生病,所以取了一个“巧”字。二是刘姥姥家在乡下,带了巧姐走,即便将来荣国府有什么风吹草动,远在乡下,也是无人顾及,减少了巧姐的危险。三是为什么凤姐不将巧姐托付平儿,因为平儿在家中地位不牢固,不说贾琏她做不了主,就单单邢夫人,说了什么,平儿都没有立场反驳。大家可以回忆一下,《红楼梦》有一节,邢夫人带着秋桐前来质问王熙凤为什么没有发月钱,当时,平儿替王熙凤说了一句话,邢夫人马上就驳回去了,意思是我们在说话,没你什么事。四是巧姐是一个女孩,生在大家,貌美知书达理,刘姥姥的孙子板儿是个男孩,正好结合,对刘姥姥这样的家庭,得巧姐这样一个女子自然是求之不得。《红楼梦》中,刘姥姥在陪贾母逛大观园的时候,在探春的屋里,板儿拿着一个椽子玩,后来巧姐来了,拿了别的东西和板儿换,这个“椽”就是曹雪芹的伏笔,预示他们之间的缘分。

《红楼梦》:刘姥姥,站在繁华外面的人

果然,刘姥姥没有让王熙凤失望,看过87版《红楼梦》,一定记得,刘姥姥拿了很多的金银财宝去青楼赎巧姐,但是钱还不够,刘姥姥一边往外走,一边说,回家卖田卖房,再来,带你走。可见,刘姥姥对王熙凤昔日对自己的好,是记在心间的,为了报答她,她的女儿有难,刘姥姥愿意倾尽所有。

这就是刘姥姥,一个贫而不颓的乡下老太太,她不似贾母,出生名门,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养尊处优,她只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老妇人,但是,她在荣国府的一举一动,一点没有降低自己的身份,对着一众太太、奶奶、小姐们,包括那些管事的妈妈和大丫头,她都处理的很得当,在与她们的交往中,获得了双赢,这是一个在命运面前,敢于抗争的老人,也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老太太,她的智慧在某一个层面上而言,不必贾母差,值得大家回味琢磨。

(娱乐消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