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前沿:解決淋巴管水腫問題的新方法

上肢淋巴水腫,是乳腺癌術後面臨的併發症。據統計:20%的患者,術後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淋巴水腫。

水腫一旦發生就是很難治癒的,長期以來,只能採取保守治療或者小心預防來避免水腫的發生。

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近幾年通過儀器輔助來進行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藉助超級顯微技術,通過靜脈“嫁接”的方式,將無法正常工作的淋巴管通過靜脈引流恢復工作。

從保守防範到主動出擊

長期以來,淋巴水腫大多采用保守治療,如抬高患肢、加壓包紮、貼扎等。雖然是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卻不能根治,大部分患者進行反覆多次治療,最終錯失治療良機。

相比較傳統的只能在生活中小心防範,淋巴靜脈吻合手術在2000年左右就已經有了,而在國內首例超級顯微手術是在2015年。

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也叫超級顯微手術。淋巴血管很細小,通常是小於1mm的,在手術中需要用吲哚青綠配合專用的儀器才能看到淋巴管。所以,通常在術前做淋巴影像檢查,確認好淋巴堵塞的部分,確定了哪裡是暢通的淋巴管才能開始手術。

哪些患者適合這類手術

前幾期我們聊過淋巴水腫分期的(詳細分期可以看:你是水腫還是淋巴水腫?)。

傳統的保守治療適合零到一期的的患者;淋巴靜脈吻合手術更適合一期和早期二期,水腫發生在五年以內的患者。

通過淋巴管靜脈吻合導流,實現淋巴系統功能的正常運轉。

手術是怎麼做的

淋巴系統是協助靜脈運送組織液迴歸血循環,通過淋巴家族成員:毛細淋巴管、集合淋巴管、淋巴結、淋巴幹迴流,最後經淋巴導管流入靜脈,完成整個的工作流程。

但是做過手術的患者,淋巴系統被破壞,流通的路沒有了,這個時候就要通過淋巴-靜脈吻合來恢復淋巴的功能。

前面說到淋巴血管很細小的,超級顯微手術就是將0.5mm-0.8mm的淋巴管接到靜脈,醫生會使用人體本身的皮下最適合的小靜脈,直徑在0.8mm-1.0mm。

因為太大的靜脈吻合度不好,容易造成逆流,反過來把靜脈的血液充到淋巴管,會有淤血的症狀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