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金所踩雷,選擇什麼樣的互金產品才安全?

陸金所踩雷,選擇什麼樣的互金產品才安全?

知識與資訊

上週跟大家分享了對明年投資形勢的一些判斷,其中有一個結論,是當10年期國債收益率超過4%之後,固定收益資產在明年可能會出現值得配置的機會。我建議的三種固定收益資產類型是定期開放式債券基金、有保險公司做本息擔保的互聯網金融理財、A50股指期貨對沖打新。

這幾天剛好陸金所的一款產品沒能按時兌付,因此我想把對互聯網金融理財的一些觀點再跟大夥分享下。

陸金所無疑是互金理財的龍頭平臺,屬於平安旗下,出身好,背景足夠雄厚。而且陸金所正在謀求上市,按照常理推斷,在成功上市之前,平臺肯定是不願意產生聲譽上的風險,不會願意旗下產品違約的。正是因為這些原因,陸金所一直被視為是安全性比較高的互金平臺。

但是這次陸金所還是有一款產品沒有按時兌付,違約的是一款叫做“財富匯尊理財”的產品。這款產品實質上是陸金所代銷的大同證券的一期資管計劃,還是給高端客戶設計的,起投金額是100萬,一共彙集了118個投資者,湊了1.4億,借給了上市公司002604龍力生物,期限一年。

按道理來說,借給上市公司的短期借款,安全性比借給非上市公司還是要高很多的。而且,截至三季末,龍力生物的賬面上還有超過9個億的貨幣資金,而短期借款只有這1.4個億,並看不出短期流動性緊張到崩潰的跡象。但是本該12月7日到期的錢,龍力生物偏偏就沒還。而早在11月28日,龍力生物就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而申請了停牌,至今尚未復牌,更讓人猜不透原因。

我講這個故事的意思是,即便是再大的平臺、看起來再安全的標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也有可能違約。互聯網金融產品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信息的不對稱,大多數人根本就不會去仔細看合同,並不知道自己的錢被借到哪兒去了,即便是仔細看了,也完全無法去判斷項目的風險。

所以我才建議,只選擇有保險公司做本息擔保的互金產品。這個思路就是:既然判斷不了風險,就必須有人兜底才行。即便產品違約,保險公司會提供最後一道屏障。保險公司的好處在於,就算它也賠不起了,還有國家保險保障基金來兜底。有些產品擔保方不是保險公司,是第三方公司,這類就並不一定靠譜,因為判斷第三方公司的信譽和判斷借款人的信譽一樣難,它們並不像保險公司一樣被監管。

目前我瞭解的有保險公司擔保的互金平臺,一個是陸金所分拆出的陸金服,提供擔保的保險公司包括平安財險、安心財險;另一個是小贏理財,提供擔保的保險公司是眾安保險。以上非廣告,只是互通信息,如果大夥知道其他的平臺,也可以分享給我哈。但是要注意,並不是這些平臺上所有的產品都有保險公司擔保,購買的時候必須仔細看合同條款,得有保險公司提供違約時的本息擔保的才行。

本週IPO數量3家,金額37億元,已連續6周保持低速。

陸金所踩雷,選擇什麼樣的互金產品才安全?

未來兩週解禁股,我篩選了其中解禁股佔流通股比超過10%的,按代碼順序排序。其中有你的持股的話,建議去查一下具體的解禁股東名單,如果解禁的股東數量很多,就容易發生踩踏,最好提前回避。查詢解禁股東可以去東方財富網,有免費的數據,在“數據中心 > 特色數據 > 限售股解禁”裡面,或者直接點文末左下角的閱讀原文。

陸金所踩雷,選擇什麼樣的互金產品才安全?

盤面與操作

本週資產配置沒變。

陸金所踩雷,選擇什麼樣的互金產品才安全?

上證指數已經連跌5周,中證500、創業板等的調整更早開始,基本已經進行了9周。從調整時間來看,這輪已經算是充分,但幅度並不如今年之前的幾次調整深。

我認為調整已經逐漸接近尾聲,等待最後一輪下跌後,我準備調整並增加一部分倉位。明天打算繼續講上週沒講完的估值~

陸金所踩雷,選擇什麼樣的互金產品才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