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長怎麼給孩子一個別樣的暑假生活?

暑假放假表早就出爐,離孩子們放假還有半個多月了,離家長頭痛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最近網上一位媽媽吐槽稱:“暑假過不起啊!”並附上了一張暑期清單,引起大家的熱議。

收藏!家長怎麼給孩子一個別樣的暑假生活?

暑期費用清單上寫著——

旅遊:塞班“四晚五日遊” 三人:16797元

全託班(一年級):3250元-4850元

興趣班(雙休):寫作班1350元 少兒英語班2600元

游泳班:2200元

合計:27797元

在這篇帖子下面,許多家長都在討論,給孩子教育的費用越來越高,現在都生不起孩子了。不難看出,暑假消費的主要構成是旅遊+各類興趣班,這也是大多數家長在暑期的時候常用的方法,而總價近3萬的價格,大概讓挺多家長“吐血”。但是其中有一條網友的評論格外突出:我們兒時暑假抓知了,撿知了殼去賣錢,河裡抓魚抓蟹,下午竹園裡躺會或玩會,再去池塘裡游泳戲水,然後晚飯前去鋤蚯蚓,晚上要去放很多釣黃鱔的鉤子,去看了露天電影回來去收黃鱔,第二天拿到菜場去賣錢,豐富多彩啊。這條評論也獲得了很多人的共鳴,其實在我們小時候,沒有太多的興趣班,有的只是鄉下爺爺奶奶家,一群小夥伴陪伴的夏天,那樣的夏天簡單但是卻充實快樂。

收藏!家長怎麼給孩子一個別樣的暑假生活?

我聽過一位媽媽抱怨:現在生活節奏快,小孩子一出生壓力就很大,隨著父母年齡偏向80/90後,大家的教育意識都非常強,我家孩子同班很多同學甚至都報名了少兒編程班,這以前是我們想都沒想過的事情。怕落後於人,但又害怕給了孩子太重的負擔。”其實這種困擾,發生了很多父母的身上,想要面面俱到,想讓孩子多接觸一些事物,想著總是沒錯的,結果反而白白的讓孩子們過於早熟,喪失了童年的無憂無慮與天真。

也曾經有一位父親,和許多父母一樣,也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於是打算把女兒送到幼兒園,而那個時候,他的女兒才兩歲。送過去之後,他有些後悔了,因為女兒非常抗拒幼兒園的生活,每天都哭得稀里嘩啦。

如果僅是這樣還好,沒想到女兒竟然染上了攀比的習慣,比如有一次去幼兒園接女兒,沒想到見面就問他:“別人家都是開車,為什麼你騎自行車?”他從此心有餘悸,就開始反思,這樣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問題?怎麼和想象中的不一樣?現實影響意識,思維影響行動。是,經過思考後,他決定帶著4歲的女兒,以騎行的方式環遊中國。

收藏!家長怎麼給孩子一個別樣的暑假生活?

為什麼要帶女兒旅遊?他認為,大自然是非常好的老師,如果孩子能夠通過與大自然的接觸,經歷過艱苦,體驗到風景,所獲的一定是巨大且健康的成長。女兒後來的表現確實印證了他的想法。他帶女兒一共騎行761天,從大海到高山,從雪域到戈壁,這個過程裡,女兒漸漸知道,大象大、老鼠小,雪很涼、海很鹹。結束了騎行,一切又歸於正常的生活,而經歷旅行後的女兒,身體變強,不再哭鬧,更加懂事。有一次,他女兒主動給他幫忙,端水擦汗,讓這個父親非常感動。除了這個,女兒的攀比心理也沒有了,這是最讓他感到欣慰的,畢竟這是他當時產生質疑的主要原因。當然,改變的不止這些,還有很多很多。

我們現在的教育方式,應該是讓孩子主動去接觸外界的環境,而不是在封閉空間裡灌輸思想。孩子的見識,是讓他更加了解這個世界,獨立、自尊、充滿愛。這些只能靠日積月累的堅持,讓孩子自己領悟的。但至少,這樣的一種堅持投資,收效遠遠大於上補習班這種高投入活動。其原因就是,套用武俠小說裡面一種概念:高手到了最後,比的不是招式和內力,而是心境。而上補習班就是在練招式,參加思維培訓嗑營養品是在提高內力,培養孩子面對世界的心境和汲取知識的慾望以及對世界的思考,才是練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