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2017-11-第91期

中國的廟會有個洋氣的名字:東、南亞地區最大的民間農貿交易市場中心。確實,廟會從最開始的求神拜佛,發展到現在集求神、買賣、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拋棄了一些封建迷信的內容,現更多以貿易活動為主。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涉縣廟會幾乎是一項全民參加的社會活動,時間安排多於農閒時候,或年初,或年終,或春播夏種之間,或秋收冬藏之後,其目的,除了祈禱吉慶之外,就是為了便於開展商貿活動。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涉縣趕廟會俗稱趕會,在民間,歷來有“三鄉五里趕大集”、“高搭戲臺過廟會”的民謠,是群眾性的享受快樂的一種方式,井店廟會就是其中之一,會上熙熙攘攘、人聲鼎沸,好不熱鬧。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通常沿大街根據所賣東西的不同而分為飲食、玩具、土產品等好幾個區域,這裡每到趕會期間都會吸引附近十里八村的人們前來,同樣被吸引而來的還有各地的流動商販。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會上每天到來最早的當屬商販了,一大早,清冷的大街上開始陸陸續續有本地商販驅車而至。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包教包會,不收學費”“轉一轉,看一看,賽過美國原子彈”“走一走,瞅一瞅,看看家裡有沒有”。70歲的楊大爺站在自家攤子後面吆喝地有聲有色,趕會20年,一量摩托車陪他從原曲固新出發,走過涉縣和山西中南部的各大廟會,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廟會上香火和燒紙是必不可少的,來自索堡的大爺和老伴趕會30餘年,從桃李年華到滿頭華髮,只要涉縣哪裡有會,哪裡就有他們老兩口的身影,對他們來說趕會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的延續。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還有一類商販和其他人是不同的,他們天亮從街邊的車廂內出來,起床、吃飯、擺貨架,他們來自不同的縣域,晚上在街邊自家貨車裡過夜。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從磁縣趕來的劉曉霞,和丈夫奔波於河北、山西等各地廟會20多年,從最開始孩子還小,到現在孩子已經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孩子,她和丈夫基本常年在外,只有在偶爾沒會的時候回家住兩天。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今年50多歲的袁大叔是臨漳人,趕會32年,從最初的一個人扛包走街串巷,到幾個人租車扛包走南闖北,再到現在自己買了貨車繼續跑市,一年四季在外,“不回家”已經是他不喜歡卻又習慣了的生活。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趕會對平常人來說是體驗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延續,是享受祖先傳承下來的文化遺產所散發的濃厚氣息,但對這些商販來說卻是他們的謀生之道,是他們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四處奔波的無奈。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井店廟會上那些用“嘴”行走的人們|涉縣人的一天 第91期

廟會,是一種節日,一種信仰,一種文化,它為古樸沉悶的村落,增添了些許的靈性和神秘,而廟會上的商販則是支撐整個廟會的骨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