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涉縣人的一天

2018-08-NO.154

近兩年,河北省粉絲量達300多萬的“敲碗哥”火爆一時,在他手中,碗不僅僅是吃飯的傢伙事兒,這些普通的搪瓷碗在他手裡還可以譜成不同的樂曲,2018年涉縣春晚上也有這麼一位“敲碗哥”火遍涉縣。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39歲的劉曉玉便是名揚涉縣各地的“敲碗哥”,他可謂是涉縣藝術界的人才,也是涉縣的二人轉演員,更是涉縣喜劇屆的“一哥”。他曾飾演《騎著毛驢逛涉縣》中的交警,王老漢紅河谷裡逛酒店中飾演李總,多次登上涉縣春晚的舞臺,舞臺上他永遠是燈光下那個最搞笑的角兒。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劉曉玉是一個比較傳統保守的人,但他總愛接近一些新鮮事物,在一次上網時無意發現了敲碗這個項目,這時候他也萌生了同樣的想法,開始各地找碗。為了集齊這11個“會唱歌的碗”,他都數不清被老闆攆出去多少次,每次買碗他都帶著定音器拿著筷子對在耳朵上一個一個的試,不知道被罵過多少次。為了帶著這些寶貝演出,他還特地從網上定做了小箱子,每次演出完都一個碗一層布的裹上,裝進箱子再塞好縫隙,敲碗是他最新的成就,一首搪瓷碗敲出來的《豬八戒背媳婦兒》讓他火遍涉縣。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在涉縣大大小小的舞臺上,你都可以領略一位身著藍西服、粉西褲的人帶給你的快樂,那就是我們的曉玉哥。1991年,只有12歲的劉曉玉在一次家庭聚會時,無意間聽說涉縣劇團在招收學生,那時候已經掩蓋不了他蠢蠢欲動的心,但當時家裡比較窮,爸媽堅決反對,於是他就揹著爸媽獨自走了三里地到工農兵劇院去考試,一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讓他成功進入複賽,這時候爸媽也只得陪他一起參賽,最後劉曉玉零基礎走進涉縣劇團。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劉曉玉說在劇團的三年是他最苦的三年,“一年四季都是早上五點準時練功,那是我一天最害怕的時候,畢竟12歲才開始掰腿都有點生硬,一個禮拜後開始腿腫,晚上回去連上鋪都上不去,經常就跟下鋪的同學湊合湊合,有時候練功速度跟不上了,被老師拿小棍子打,一打一個紅楞,不過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晚上吊唱腔……”因為劉曉玉特別愛唱歌,回憶都是苦,但他知道沒有當年的付出就沒有今天的收穫。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雖然苦,但苦中有樂,在劇團結識的朋友都是勝似戰友的朋友,“當時我們在劇團每天吃飯就是十幾個人蹲一圈,誰有不吃的就給另一個人吃,誰吃不了的另一個人就是‘來,給我’,沒有人會嫌棄嘴精什麼的。”劉曉玉回憶起那段時光總是美中做樂。1996年劇團新分出一個歌舞團之後,他毅然決然選擇了歌舞團,走上了喜劇之路。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21年來小兩口走南闖北,高平、晉城、臨汾、成安、廣平、永年、焦作跑遍了大江南北,劉曉玉現在平均每年的演出都要達到200多場,每個月至少20多場,最瘋狂的時候他們一年參加300多場演出,舞蹈、小品、二人轉、魔術、雜技等等無所不能,現在一場演出差不多都要一個多小時,每次下來都是筋疲力盡,儘管累,他覺得能把自己的快樂分享給更多的人也是很美好的。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可儘管舞臺上幽默的劉曉玉終歸也有他的遺憾,“我這輩子虧就虧在沒文化,我進劇團的時候正是四年級升五年級,剛學到第八課,劇團下通知我就走了,只是當時學習還挺好,老師也三番五次到家裡勸。”學習終究沒有抵得住對藝術的熱愛,魏三兒是曉玉的偶像,他不斷借鑑偶像的作品,並在借鑑中不斷創新,現在他的演出80%都是自己的原創作品。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所謂二人轉,一醜一旦一副架,劉曉玉的搭檔便是他青梅竹馬的媳婦兒,小兩口的經歷也是坎坷不平,“大概2002年吧,臘月天裡我倆騎摩托車去長治演出,我倆身上套著毛褲、保暖、皮褲、護膝再披上黃大衣,就這麼一層層裹著,每到個加油站就下來活動活動互相搓搓手,搓熱了繼續走,一路上我們要歇四次,到地兒都下不來摩托車,都是別人攙著下來到屋裡暖和暖和才敢脫衣服。”那段時光是他們最苦的日子,但也是最難忘的,前不久小兩口到小閣樓上收拾舊衣服時,一邊收拾一邊回憶一邊就哭了……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2004年這對恩愛的小夫妻迎接了這世界上屬於他們的“禮物”,可由於長時間的奔波,照顧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我挺心疼他們的,特別是每次演出回來看他們渾身出汗,儘管他們這麼忙,但我每次放假他們都會推掉所有的演出帶我出去玩,所以如果有機會,我只想讓他們歇歇,不要那麼累……”劉曉玉的兒子也是一個溫柔體貼懂事的小暖男,從前他們牽掛的兒子現在也會經常打電話關心他們了。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涉縣“敲碗哥” 21年喜劇人生|涉縣人的一天 第154期

藝術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條條通向羅馬的大路時刻在為有準備的人準備著,但是藝術終歸不養老,總有那麼站在臺上不風光的一天,所以劉曉玉活到老學到老,創新到老。迷茫中小兩口相互扶持,希望生活可以更好,更希望可以把絕活做到最好,把這喜聞樂見的藝術做到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