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說到20年前,時間太遙遠,一般人很少能立即想到什麼。

但提起1998年,大部分中國人立刻就能想到一場洪水。

那一年,中國境內全流域發生大洪水,使得“98抗洪”成了一個特定的詞彙,成了中國人一段集體記憶的密碼。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1998,世紀大洪水

1998年,世紀大洪水,有多大呢?

從北到南,嫩江、松花江、長江、閩江、珠江……一時間,這些地理書上的江河都不美麗的象徵,而是隨時會吞沒整座城市的巨獸。

荊州,武漢,九江、大慶、哈爾濱……一座座我們熟悉的城市面臨滅頂之災。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1998年夏天,洪水逼城的哈爾濱

有些地方洪水來得非常快,睡覺的時候一切如常,半夜發現水已經淹到後背了。真正的洪水來臨,連樹都看不到,不是挽起褲腿就能過去的,大家也沒有撈魚的心情。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南京也受到了影響,這一年氣溫比往年更高,降水量更大。長江南京段超過8.5米警戒水位連續92天,超過9.50米的高水位連續69天,南京市外洪內澇。

而這場大洪水持續時間還特別長,從6月到9月,從夏天到秋天。

影響範圍從東北的哈爾濱到湖北武漢,再到江西九江……全國29個省市受災,影響了2億多人口。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1998年夏天,被淹沒的九江市

受災損失嚴重,農田受災面積2229萬公頃(3.34億畝),直接經濟損失達1660億元。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1998年夏天,大慶地區的油井被洪水淹沒

這場洪水給中國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以至於後來一遇見洪水災害,人們立刻就想到98年,20年後也沒有忘記,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後來也常以防禦98長江特大洪水為目標。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那群最可愛的人

可以想見,這樣影響了大半個中國的洪水災害,自然出動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救災。1998年,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投入36萬多人的兵力、12500輛各型汽車、1170艘舟艇、200餘架飛機。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98抗洪是中國軍隊為了抵禦自然災害,動用兵力、裝備最多的一次軍事行動。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我們生活在科技發達的時代,有時候會過於低估大自然的力量。沒有親身經歷的人很難想象洪水肆虐之時,抗洪所面臨的艱難和危險。

當年在災情嚴重的地方,除了解放軍和武警,國企員工、縣裡的民兵,還有普通群眾,幾乎所有男丁都在抗洪,連家也沒時間回

,不少人都有小時候去大堤給爸爸送衣送飯的回憶。

一些地區的黨員甚至立了生死狀,給家人寫好了遺囑。“誓與大堤共存亡”這時候並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真實的行動。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人民子弟兵更是如此,短暫的吃飯休息也在大堤上進行。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滿身泥濘的戰士抽空啃口饅頭,喝口水,每個人都被曬得黝黑。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險情複雜,一些地方只能上人,用血肉之軀做“長城”。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長時間的高強度工作,強烈的陽光,酷暑高溫,洪水浸泡,還有不知何時會出現的危險……

抗洪戰士幾乎都經歷過曬傷、中暑、高燒、過度疲勞……很多戰士累到隨地就能睡著。而情況危急,很多人打過點滴又回來繼續奮戰。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險情不斷出現,犧牲最終不可避免。

廣州軍區某集團軍塔山守備英雄團九連一班的戰士李向群,因為過度勞累和細菌感染倒在大堤上,搶救無效後犧牲。

空軍某高炮團連政治指導員高建成,在參加搶險的過程中突遭洪水,危急關頭為了救戰友被巨浪捲走犧牲。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一旦遇到重大災害,人民子弟兵是永遠第一個衝上去的,而這群最可愛的人那時很多不過十幾二十來歲。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飄揚的紅旗、綠色的軍裝,成了洪水中最能讓人安心的力量。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賀延光/攝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原)南京軍區參與98抗洪

1998年,全軍共有110多位將軍在一線指揮抗洪,其中有60多位來自(原)南京軍區,軍區還有1500多名師團領導幹部靠前指揮。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當年受災最嚴重的是(原)南京軍區主管範圍內的江西九江

。九江就是白居易《琵琶行》裡“潯陽江頭夜送客”的地方,長江主幹道流經這裡,京九鐵路也路過這裡。

但是1998年8月7日,長江主幹道上的九江城防大堤決口了!從一開始的只有幾米迅速變成了60米,震驚全國!

九江決堤有多危險呢?長江主幹道決堤,洪水比九江城高出4米,長江如同怪獸撲向九江城,而全城大約有42萬人。不僅九江城被淹,萬里長江甚至將在這裡改道,而南北交通動脈,京九鐵路會在這裡被攔腰切斷。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1998年被洪水淹沒的九江

九江大堤必須堵上!

九江決堤當天,(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董萬瑞中將,臨危受命擔任長江抗洪搶險總指揮,前往九江抗洪一線。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原)南京軍區4萬餘名官兵也前赴後繼開赴九江災區。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在九江,董萬瑞中將統一指揮海陸空三軍和武警部隊,帶領解放軍、武警官兵和當地群眾開始了艱難的攔洪築堤。

頂著烈日高溫,沉船、搬沙袋、運石頭……在巨大的洪水中構築新的大堤防線,人們近乎瘋狂地與長江洪水搏鬥。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戰士們跳入洪水中,固定沙袋,鋼管、鐵籠,防止它們被沖走。泥水衝擊下,人連呼吸都很困難,還有被洪水沖走,被鋼管擊中的危險。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原)南京軍區83020部隊四連三排長吳祥偉受領任務時,主動爭取最艱鉅、最危險的任務,那時候他剛從軍校畢業不久。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在不分晝夜的奮戰中,不斷有人累倒。董萬瑞中將也連續3天3夜沒下指揮線,早已曬脫了皮,聲音也沙啞了。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5天5夜,九江決口終於堵上了,防洪史上的一個奇蹟誕生了!現場的戰士則一個個“面目全非”。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9月份,抗洪最危險的時候已經過去,部隊開始撤離。軍列駛離車站,很多士兵身上還帶著泥巴,董萬瑞將軍眼含熱淚,和他們揮手告別。這張《將軍的眼淚》當年也讓千萬人淚流滿面。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戰士們離開九江,20萬九江市民自發前來送別,發自內心地感謝這些最可愛的人。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1998年9月15日,九江市民送別抗洪戰士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1998,為了誰?

98年特大洪水,有太多辛苦、悲傷、感動的記憶。有人失去了親人,有人失去了家園,有人失去了戰友……

全國億萬人民為抗洪救災一呼百應,我們相信中國人只要團結一致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如今,“發揚九八抗洪精神”已是防洪救災現場最常見的激勵標語了。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有時候,我們為自己的生活就已經焦頭爛額,不願意相信理想主義,不願意理會所謂的“大道理”“大情懷”。

但總有拼命硬幹的人,有埋頭苦幹的人,有大公無私的人,有為民獻身的人,告訴我們生命有超越個人得失的意義。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1999年春晚,為抗洪戰士所寫的《為了誰》傳唱大江南北:“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滿腔熱血唱出青春無悔,望穿天涯不知戰友何時回?”

20年前的夏天,南京發生了一件大事,留在了每個人的記憶中

▌商務合作:13913878924

▌素材:圖片來自微博、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