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蘇聯是如何從「農業大國」建設成「工業強國」的?

蘇聯是如何從"農業大國"建設成"工業強國"的?

在筆者看來,蘇聯建成了其重工業體系,主要通過幾個方面的努力:一是沒收資產階級的財產和帝國主義在俄羅斯的投資、貸款;二是蘇聯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出口,來換取外匯資金支援建設;三是通過農業產品與工業產品的價格剪刀差,實現了農業向工業的輸血;四是通過吸引外資來獲得重工業所急需資金和技術。

解讀:蘇聯是如何從“農業大國”建設成“工業強國”的?

十月革命過後,新生的蘇維埃政權面臨的來自帝國主義的干涉和圍堵。

要想戰勝帝國主義,蘇聯必須要發展自己的軍事工業,來加強國防力量。而要發展軍事工業,則必須要發展自己的重工業。

重工業建設週期長、投資巨大,回報期漫長,因此,初期發展重工業需要龐大的建設資金。

解讀:蘇聯是如何從“農業大國”建設成“工業強國”的?

蘇聯既沒有殖民地掠奪來的原始資本,也不可能發動戰爭來掠奪資源,要發展自己的重工業,可以說是舉步維艱。

——但辦法總是人想出來的!

蘇聯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最終建成了自己的重工業。

一是沒收資產階級的財產和帝國主義在俄羅斯的投資、貸款。

蘇聯旨在建立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國家,因此強調沒收資產階級和帝國主義的財產,全部納入公有制的範疇。

列寧號召:“形勢的關鍵在於儘量堅決地實行國有化,實行沒收,打擊和打倒資產階級。”

十月革命後,蘇聯有計劃、有組織地沒收資產階級的資產,以及帝國主義在俄羅斯的投資、貸款,集中投放到重工業領域,形成了初期的建設資金。

二是蘇聯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出口,來換取外匯資金支援建設。

蘇聯是世界上少數擁有幾乎全部資源的國家,其自然資源儲存非常豐富,通過這些自然資源的出口,獲取了大量的外匯。

比如,蘇聯沒收的諾貝爾兄弟石油公司,該石油公司出口佔了歐洲相當大的石油市場。

解讀:蘇聯是如何從“農業大國”建設成“工業強國”的?

在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1930年,蘇聯的石油生產已經達到了1700多萬噸。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石油出口到歐洲,換取了寶貴的外匯資源,用於重工業投資。

另外,蘇聯的西伯利亞、遠東和烏茲別克斯坦儲藏著豐富的黃金,通過出口大量的黃金,賺取了大量的外匯資金,密集地投入到了重工業領域。

三是通過農業產品與工業產品的價格剪刀差,實現了農業向工業的輸血。

蘇聯通過對農產品的低價收購,形成了農產品與工業產品的價格差。把農產品的利潤轉移到了工業品上面,為工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資金。

四是通過吸引外資來獲得重工業所急需資金和技術。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經濟出現蕭條,歐美的資本和工業品急需找到出路。

這個時候,蘇聯向美國和歐洲的資本家伸出了橄欖枝,吸引他們到蘇聯投資。

蘇聯的第一家汽車廠,就是由蘇聯跟美國福特公司合資,建立起了一系列的汽車生產企業。在此基礎上,又建立了烏拉爾拖拉機廠和坦克廠。

解讀:蘇聯是如何從“農業大國”建設成“工業強國”的?

蘇聯不僅獲得了美國的資本,還得到了美國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生產技術。

正是通過一系列的組合拳,蘇聯籌集到了龐大的重工業建設資金,並通過五年計劃統籌安排生產,迅速的建立起了蘇聯龐大的重工業體系。

而正是這個完善成熟的重工業體系,使得蘇聯有實力來抵抗納粹德國的侵略,並最終戰勝了法西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