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網際網路營銷,如何利用人性的弱點?

小馬,為什麼人家隔壁的公眾號做得那麼好?

小馬,樓下有免費試吃,你不來一塊?

小馬,你能再給我從老家帶一箱蘋果不?

小馬,你幫我去接杯水,可以嗎?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到了我朋友給我說過的這4句話,當然,肯定不是同一位朋友,否則,我早不是他朋友了哈哈哈。其實不是想說別的,就是想說,人性的這些弱點其實是在生活中時時刻刻能體現出來的。

同時,這些弱點也經常被應用到營銷當中。

一、人類有哪些弱點

有人跟我說,我的弱點是學習不好,我的弱點是腿很短。拜託,大哥,這個不是人性的弱點好嘛?這個可能只是你自己的弱點好嘛~那麼,正常情況下,人性的弱點有哪些呢?

貪婪、恐懼、嫉妒、懶惰、好色、貪慕虛榮、難抵誘惑、害怕孤獨、熱愛免費、重視等級、迷信專家、崇拜名人、喜隨波逐流……這些都可以看做是人性的弱點。

二、關於人性弱點的營銷有哪些表現形式呢?

1、貪便宜:

貪便宜,誰能不貪便宜呢?只要你曾經消費過,你就一定在各路商家的打折、免費試用活動中掉入過陷阱。

雖然人人都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是在類似“清倉、免費、大減價、五折起”的招牌下,看到有自己可能需要的東西,都難免會熱血上湧,不能自制地興奮、激動,迅速說服自己,進行原本不需要的額外、過度或者超前的消費。

2、優越感

在商業領域,VIP 本來指的是創造了80%利潤的20%人群,他們直接關係著企業的興衰,員工的飯碗。

因此,企業對之悉心呵護,格外照顧:銀行的VIP不用排隊;航空公司的VIP有單獨的休息室;QQ的VIP在遊戲大廳裡可以隨意“踢人”。

3、好奇心

從蘋果的系列產品和近年來的國產大片可以看出,飢餓營銷的路子基本都是這樣的:在產品研發和影片拍攝階段就不時拋出一個又一個包袱,或以高科技為賣點,或以導演選秀為賣點,贏得消費者的持續關注。

但是,最核心的東西卻嚴格保密:比如,iPhone4 的外觀設計被蘋果嚴防死守了30個月;《金陵十三釵》先後發佈了多款電影海報,卻直到最後一款才出現女主角的一個背影,期間,兩配角演員因為在微博上公佈了上妝照還被解僱。

而關於核心內容的猜測客觀上則在受眾中進行著一場口碑傳播。

4、民族情感

就像現在微博上流行的“不轉不是中國人”,90年代幾乎所有的家電品牌都打過民族牌——長虹的口號是“以產業報國、以民族昌盛為己任”,海爾的廣告詞是“海爾中國造”,創維彩電則直接說“創維情 中國心”。

做互聯網營銷,如何利用人性的弱點?

在那個年代裡,這些品牌幾乎都大獲成功。不過十多年後,當人們的選擇更單純時,這些品牌開始知難而退地捨棄民族牌了。

5、懶惰

在御宅族大行其道的環境下,日本7-Eleven最新推出的一項業務正是:購買一包方便麵也能送貨上門。

便利店模式很好用,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電視購物頻道和網絡直銷商城紛紛跟風打出“全新一站式購物”的招牌來。只是,你越容易因為“便利營銷”而迸發購物衝動,就越有可能會捲入購物陷阱的麻煩事件中。

6、從眾心理

有次我路過一個“綠豆糕”的店,因為是新店,店家搞起了買兩斤送一斤的活動,不一會兒消息在小區就蔓延開始了。

店外排起了很長的隊伍,小區裡的家庭婦女,退休的大爺大媽,學校的小孩子都加入了隊伍,隊伍很長。但是老闆遲遲不肯開張賣。後來老闆的一句話,讓很多人恍然大悟“著什麼急,這是我們的活廣告。”

三、利用人性的弱點的誤區。

我想跟大家說的就是,凡事得有一個度。

《斯巴達300勇士》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戰爭電影,今天再說起“斯巴達300勇士”與電影關係不大,這是一場發生在北京的營銷事件。

事件很有戲劇性,從引爆到結束,傳播很快,結束也很快。氣勢還是不錯的,300個外模,露肉玩真人秀,引得無數女生興奮不得了,從效果上眼球確實賺到了。

這招是學習國外,人家倫敦上演了一場斯巴達勇士快閃。猛男丶性感丶眼球……等等關鍵詞賺足了大家的目光。

這次某商家的事件營銷,從策劃到執行,倉促了點,雖說300個模特造型和經過的場景與倫敦版很類似,但是國情不同,也難怪最後導致了“被警方控制”的結果。

如果你想要知道自己行業的營銷方案如何做,可以在評論區與我討論!以上內容為鏢獅網(鏢獅網-網絡推廣、微信代運營,國內領先的營銷策劃推廣服務平臺)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走法律程序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