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軒:全力推進永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力推進永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六論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工作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

永 軒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3月8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湖南代表團審議時,針對當前我國經濟面臨“四降一升”的突出矛盾,強調要加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善於把握好“五大關係”:一是把握好“加法”和“減法”的關係,二是把握好當前和長遠的關係,三是把握好力度與節奏的關係,四是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係,五是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深化以供給側為主線的改革,推動永州高質量發展,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五大關係”,以奮鬥姿態推動永州改革開放在更高起點上再出發,堅定當好“二次革命”的建設者和推動者,全力打造創新開放新高地、品質活力新永州。

既要做好“加法”,又要做好“減法”。推進永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根本點是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著力提高永州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在發展上做到有增有減,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做好“加法”,就是在推動永州工業提質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做“加法”;在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和創新發展方面做“加法”;在各項社會建設和民生工程的投入上做“加法”。同時,要對有損永州環境保護、不利於永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符合永州經濟長遠發展要求的項目和要素,堅決做好“減法”。

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方向和必然要求。永州結構性矛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同樣結構性改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從當前來看,就是要深化拓展“六大戰役”,實現“兩個提升”,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從長遠來看,就是要立足自身實際,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同實施“十三五”規劃銜接起來,同年度工作安排部署銜接起來,在戰略上堅持持久戰,在戰術上打好殲滅戰,穩步推進永州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既要積極主動作為,又要注重防範風險。40年的改革實踐充分證明,唯有實幹才能興邦。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項長期、艱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擔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做改革的“探路者”“實幹家”。同時,要樹立底線思維,切實增強風險意識,防範化解好政府債務等系統性風險,做到“方向一定要準,行駛一定要穩,尤其是不能犯顛覆性錯誤”,確保穩中求進、穩中有進。

既要善抓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視次要矛盾。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矛盾運動永無止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一個鮮明特徵,就是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彰顯著鮮明的問題導向。只有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牽住解決各種複雜問題的牛鼻子。永州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總體上欠發達,面臨的主要矛盾是總量不大、結構不優,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供給不足。要抓住永州發展的這一主要矛盾,大力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改革攻堅突破年”,集中精力打好做大經濟總量、提高供給質量的攻堅戰,從根本上改變永州經濟低、散、弱的格局。要聚焦民生領域,提供更多的就學、就醫、就業等有效供給。在扭住主要矛盾的同時,不放鬆解決次要矛盾,通過一個個具體實際問題的解決,為集中解決主要矛盾、主要問題掃清外圍,清除障礙。

既要堅持全面領導,又要進行合理引導。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要堅持黨委領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增強“八大本領”,確保改革正確的大格局、大脈絡,科學構建支撐永州改革的“四梁八柱”。要堅持政府引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為企業“鬆綁”、為群眾“解絆”、為市場“騰位”,不斷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要堅持法治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到改革於法有據,確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法治軌道中運行、經得住歷史考驗。要堅持社會參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更加註重啟迪民智、凝聚民心,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改革的生動局面,推動永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取得新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