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傅抱石是20世紀中國畫巨匠,與齊白石並譽為當時畫壇“南北二石”,人民大會堂陳列的《江山如此多嬌》便是出自他的筆下。傅抱石出身貧苦家庭,自學繪畫、書法與篆刻。一生勤奮,在短暫的六十一年生涯中,共創作了兩千多幅繪畫作品、兩千多方金石圖章和二百多萬字的文字著述。他的成功除了自身勤奮外,還少不了朋友們的幫助,徐悲鴻、郭沫若、老舍等皆與他有深交。

徐悲鴻慧眼識珠賣畫助傅抱石完成學業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 徐悲鴻

1931年,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的徐悲鴻帶著學生到廬山寫生,歸來途徑南昌,當地報紙爭相報道徐悲鴻的行蹤,許多人青年美術愛好者慕名拜訪。在這些拜訪者中,其中就有處境困窘的傅抱石。

“小粉絲”心理的傅抱石,為見“偶像”可謂是做足準備,畫印皆帶全。終於,在幾輪拜訪者走後,輪到小傅畫家拜訪了,他非常有禮貌的對著徐悲鴻鞠了一躬。拘謹不安的打開手中的小包袱,拿出幾塊圖章和幾張畫請徐大師指點。

徐大師在看過傅抱石畫作與圖章後,頓覺眼前一亮,讚賞不已。便問:“你現在做什麼事?”“在小學裡替別人代課。”傅抱石小聲回到。傅抱石將自學書畫的經歷娓娓道出,令徐悲鴻大為感動,回想到自己當初學畫時的艱苦歲月,隨即決定再找機會與傅抱石細聊。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 抗戰期間,重慶時期的傅抱石(一排左一)和徐悲鴻(一排左二)等人

見完徐悲鴻的傅抱石既興奮又糾結,思量著徐悲鴻是否真的記住了自己。在他坐在門口望著雨滴發呆時,忽然看到走過來的徐悲鴻。

內心激動,無法掩飾,小傅畫家叫了起來:“來了!來了!大師來了!”說著去叫妻子羅時惠。羅時惠見自己穿戴破舊,便躲進了床邊的大櫃子,小傅只好自己待客。徐大師開門見山的說道:“傅先生,看看你的畫吧!”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 年輕時的傅抱石與羅時惠

看完畫,徐悲鴻說:“你應該去留學,去深造。你的前途不可限量。”傅抱石像在夢中,一時不知作何回答。善解人意的徐大師繼續說道:“經費困難,我給你想辦法,總會有辦法的。你願意到法國去嗎?”小傅畫家還沒來得及回答,他的妻子羅時惠激動的從櫃子中走出來,跪到徐悲鴻面前,說:“您老對抱石的恩德,我們來生也報答不了。請接受我夫妻二三拜。”

賢妻如此夫復何求。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 50年代末傅抱石夫婦在傅厚崗6號

為解決傅抱石的留學經費,徐悲鴻可謂是絞盡腦汁。主動去見了當時的官僚權貴江西省主席熊式輝,寒暄過後,徐悲鴻說明來意:“熊主席,我今天來拜訪你,主要因為發現了一個極為難得的美術人才,畫家傅抱石。他需要出國深造,開闊眼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夠成為鼎鼎大名的畫家。江西不愧人傑地靈,出這樣的人才是江西省的驕傲和榮譽。你們應該拿出一筆錢,讓他深造。”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徐悲鴻的“洗腦論”對熊式輝起不到任何作用。最後,使出殺手鐧,拿出一張畫來說:“我的這張畫留下來,就算你們買了我一張畫吧。”經過現場人的勸說,不注重培養人才的官員才勉強出一筆錢。但這筆錢不夠傅抱石去法國留學的費用,傅抱石只好改去日本。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 傅抱石《溪山行吟圖》

到東京後的傅抱石生活困難,到了上不起學的地步,寫信向徐悲鴻求助。徐悲鴻立即四處奔走,拿自己的畫籌了一筆錢,使傅抱石得以在東京完成學業。學成後的傅抱石,在徐悲鴻五十大壽上,精心繪製了一幅《仰高山圖》,以表達對恩師的崇敬之情。

與郭沫若異國他鄉建友誼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 傅抱石與郭沫若

在日本留學的傅抱石,與流亡日本的郭沫若因甲骨文相識。兩人一見如故,言談甚歡,互相引為知己。高興萬分的郭沫若在傅抱石帶去的《籠雞圖》上欣然題詩:“籠中一天地,天地一雞籠。飲啄隨吾分,和調賴此躬。高飛何足羨,巧語徒興戎。默默還默默,幽期與道通。”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 傅抱石《籠雞圖》

此後,郭沫若開啟了為傅抱石作品的題詩之路,題詩之多,是其他人難以企及的。據不完全統計,在傅抱石几十年的作畫生涯中,不管是在日本,還是在重慶、杭州、北京,郭沫若在傅抱石的畫作上皆有題詩,現在保存下來的至少有三四十首之多。

多年交往下來,郭沫若不僅為傅抱石題詩,還積極促成他舉辦畫展。為了表達敬意,每逢郭沫若生日,傅抱石都會畫一幅畫表達祝福。與之相同,在傅抱石生日時,郭沫若也以書法為其祝賀。兩人相交,可謂風雅。

與老舍的贈畫情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 老舍

交友廣泛的傅抱石和老舍也是好朋友,他們相識自抗戰中的重慶時期,這種友誼一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那時的傅抱石不僅是中國美術界的領軍人物之一,也是全國人民代表,每到北京開會,老舍總會盡地主之誼,邀請傅抱石到小館相敘。

1953年秋,傅抱石又到北京來,照例到老舍家中做客。談話之間,老舍提到一張叫《桐蔭圖》的舊作,大為讚賞。傅抱石一聽,忍不住感嘆道:這幅畫就是我畫的,也是我最愛的。畫的就是自己居住了七年的老屋周圍的風景。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 傅抱石《桐蔭圖》

老舍便問畫是否還在,滿懷感動之情的傅抱石立即回答:“還在還在。”接下來,老舍先生的“套路”來了,可憐巴巴地問道:“能不能贈予我啊?”傅抱石說可以啊,你都不知道之前郭沫若也同我要過都沒捨得給。

傅抱石說話算話,回到南京,便將《桐蔭圖》找出來,鄭重其事寫了一篇小文。敘述畫的來龍去脈,專門派人送到北京交給老舍先生。

此時郭沫若內心OS:我就笑笑,不說話。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傅抱石與朋友們的交往可謂是既相知又知心。

本文參考:蔣華強《徐悲鴻慧眼識傅抱石賣畫籌錢助其完成學業》

周惠斌《郭沫若和傅抱石的交往與友誼》

舒乙《傅抱石和老舍的書畫情緣》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傅抱石和他的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