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蘇州狀元之後,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她是蘇州狀元之後,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她是蘇州狀元之後, 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我們現在生活的時代,電影明星萬眾矚目,年收入數千萬上億的不乏其人。而在上世紀初電影的初創時期,演電影的同樣歸之於下九流之列,特別是女演員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去做。

1905年問世的中國電影如果有女角色仍然是傳統的男扮女裝。清政府頒佈的中國第一部關於電影的法規《取締影戲條例》,就明確規定,影院若想營業,“男女必須分座”。在這種情況下,讓男女同時出現在電影裡,根本不可能。

她是蘇州狀元之後,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1913年,電影《莊子試妻》中出現了中國電影的第一個女演員,而這個演員就是導演黎民偉的首任妻子嚴珊珊。在電影中,嚴珊珊演了個配角使女。

從嚴姍姍以後,中國電影開始有了女演員。然而,在一百多年前那種封建意識濃厚的時代,女人拋頭露面都被指責,更別說演電影了,簡直不可想象。《莊子試妻》之後的8年,嚴珊珊仍是中國唯一演過電演的女人,中國銀幕上的所有女角,仍然完全由男演員反串。直到1921年的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王彩雲扮演妓女王蓮英,這是中國電影史上首次由女性擔任女主角。

而這位王彩雲,早年曾是青樓女子。從這個早期電影的歷史中,可以看出,那個時代女電影演員篳路藍縷的艱辛。

她是蘇州狀元之後,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中國電影默片時代的女明星中,除了阮玲玉,胡蝶等人都是非常出色的女明星外,還有影史上著名的女明星“四大金剛”:張織雲、楊耐梅、王漢倫、宣景琳。她們的故事精彩而又悲涼。

王漢倫,原先名叫彭劍青(1903-1978)。彭家是蘇州狀元之家,而且是雙份的狀元。

她是蘇州狀元之後,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彭劍青父親彭名保的高祖父彭啟豐(1701-1784),字翰文,號芝庭,別號香山老人,是雍正五年(1727)的狀元,初任翰林院修撰,又當過多地鄉試(考舉人)的主考官,民間又有“無彭不開榜”的說法。

彭啟豐的祖父彭定球(1645-1719),字勤止,號南畇老人,是康熙十五年的狀元,也是翰林院修撰,他最有名的功業是:《全唐詩》的校刊官。

彭劍青的父親彭名保在家族中算不上出名的人物,也當上了安徽無為州的知州,辛亥革命前後還當過招商局安徽分局的督辦。

她是蘇州狀元之後,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這樣一個世代官宦的封建大家庭,兒女婚嫁也有了基本的“方向”。彭劍青的大哥娶蘇州潘祖蔭家族的小姐為妻;大姐嫁江西官宦人家桂次文;二姐彭繡冰嫁給李鴻章的侄孫李國模(李蘊章的孫子)。

彭劍青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上面有四個兄長和兩個姐姐,她比二姐小二十歲。雖說出生在彭狀元府的大宅院裡,可常常被人看不起,原因是她的母親並非“正位”,而是側室。

彭劍青的父親還活著的時候,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上海聖瑪利亞女校讀,就是張愛玲讀過的學校。

她是蘇州狀元之後,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彭劍青16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去世了。彭劍青由兄嫂決定,中止了她在聖瑪利亞女中的學業,立即嫁人,而且把她遠嫁給東北本溪煤礦的一個姓張的商人。

在東北,彭劍青生活很不習慣,而且婚後不久她就發現,丈夫跟一個日本女人鬼混。她精神上很受刺激,質問丈夫:“你已經是有了妻室的人了,怎麼還胡搞?”丈夫瞪起眼睛教訓她說:“有錢人家三妻四妾是常有的事,我的事你少管!”後來她丈夫到上海的日本大昌洋行當買辦,她隨之重返上海。

回到上海的日子也不好過,丈夫稍不順心就要打她。當她得知丈夫在幫日本人做地皮買賣時,曾勸他不要幹這種事,那是賣國行為。丈夫火了,又打她。她受不了這個氣,憤然提出離婚,結束了這樁短暫的婚姻,回到彭家。

她是蘇州狀元之後,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彭劍青離婚後,兄嫂不僅對她毫不同情,反而大為不滿,不停地數落她。她明白了,自己在彭家早就是個多餘的人,必須外出掙錢。

她先是去虹口一所小學教書,後來憑一手打字的功夫,進入一家洋行當打字員。過了不久,一個偶然的機會使她進入了明星影片公司,當上了一名電影演員,每月有20元的車馬費,片子拍完後還有500元片酬。

她是蘇州狀元之後,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她懷著得意的神情把她這個新職業告訴了兄嫂,想不到她嫂子劈頭罵道:“我們彭家是狀元之家,戲子來家高板凳都不許坐的,如今你去當戲子,真丟盡祖宗的臉了!”當哥哥的更是破口大罵,說要把她弄到蘇州彭家祠堂裡去,接受家規的懲罰。彭劍青一聽火氣也上來了,多年的積怨一下子爆發出來:“既然我不合你們彭家的家法,那我不做你們彭家人就是了!我們脫離關係好了!我們從此一刀兩斷!”

從此彭劍青改名為王漢倫。

王漢倫主演的第一部片子是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這也是明星影片公司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導演張石川和編劇鄭正秋合作的第一部長故事片。

《孤兒救祖記》公映後大為轟動,好評如潮,王漢倫的成功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了中國第一個女明星,那是1923年,她剛剛20歲。

她是蘇州狀元之後,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孤兒救祖記劇照)

在《孤兒救祖記》中,王漢倫演一個寡婦,於是她得到了一個“銀幕寡婦”的綽號,並有人譽之為“東方利琳甘許”。之後,她主演的片子,都是悲劇一類,像《玉梨魂》、《苦兒弱女》、《一個小工人》、《電影女明星》、《棄婦》、《春閨夢裡人》、《摘星之女》等片子。

她是明星公司臺柱之一,和張織雲、楊耐梅、宣景琳三位女明星合稱“四大金剛”。 又因為王漢倫在銀幕上扮演的大多為悲劇角色,因此有“銀幕第一悲旦”之稱。

後來為了自立,王漢倫成立漢倫影片公司,拍攝了《盲目的愛情》。這部片子由卜萬蒼導演,王漢倫主演。電影的成功不僅實現了她獨立拍攝和經營電影的理想,而且經濟效益也出奇地好,在各地賣掉了不少拷貝。回到上海後,還有很多地方甚至國外的片商都來定購這部片子,使她經濟上也獲得大翻身。所有賺的這些錢,成了她息影后的生活費。

她是蘇州狀元之後,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一個小工作劇照)

1931年王漢倫告別了影壇,在淮海路的一座公寓的三樓,開設了一家漢倫美容院,成為我國最早研究美容術並經營美容業的女性之一。

好景不長,日本鬼子打進來之後,日本人叫她到大中華廣播電臺為他們作宣傳,王漢倫不願意落水當女漢奸,就稱病不出,結果非但電影不能演了,美容院也開不成了,只好坐吃山空。這種局面一直維持到1949年全國解放,那時她的生活已經很潦倒了。

她是蘇州狀元之後,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1933年秋,和張姓前夫離婚後的王漢倫在開美容院的時候,赴杭州和一“風雅文士”王季歡結婚,著名律師章士釗徵婚,但王漢倫遇到的卻是一個小混混騙子,還是一個酒瘋子,他和王漢倫交往,不過是騙色騙錢的把戲。婚後,王漢倫遭遇了一段地獄般的生活,不久兩人離異。

經歷了兩次婚姻的失敗之後,王漢倫再也沒有結婚,四十多年孑然一身,直到去世。

解放後,王漢倫重新回到電影圈裡來,1954年她加入了上海電影演員劇團,後在上影廠退休。1978年8月王漢倫走完了生命的最後一程。她沒有後代,外甥李家震為她辦理了後事。

她是蘇州狀元之後,中國最早女明星之一

數十年後,國內文化界隆重紀念中國電影一百年時,人們又想到了王漢倫。在報界刊出的百年優秀電影明星評選時,王漢倫仍舊是名列前茅。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