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武松,竟然没上过梁山,也没打过虎

一部《水浒传》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其中“武松”这个名字也是如雷贯耳,大名鼎鼎的打虎英雄。然而,《水浒传》是对宋江起义这段历史的文学加工,事实上武松确有其人,但是没有打过虎。

历史上的武松,竟然没上过梁山,也没打过虎

《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这些史料中都记载有武松的事迹,但是和《水浒传》中的武松大相径庭。武松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江湖人,没有哥哥武大郎,更没有时常想找他偷腥的嫂子潘金莲。武松来到杭州,在涌金门前打把式卖艺赚钱糊口。当时的杭州知府高权见到武松,看他身材雄伟,武艺高超,就想收为己用。高权对武松调查一番,知道武松的根底清清白白,没做过偷鸡摸狗的勾当,就任命他当个衙役。好歹也是个公务员,肯定比在江湖上风里来雨里去的要强,武松当然同意。之后武松靠着自己突出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成绩,提升为提辖,大小也算是个武官。

历史上的武松,竟然没上过梁山,也没打过虎

后来高权因为正直清廉,得罪了当权的人,被摘了乌纱帽。由于武松是高权的得力助手,也一并被免官,赶出了府衙。新来的杭州知府大有来头,是当朝炙手可热的权相蔡京的儿子蔡鋆。蔡鋆没学会蔡京的政治手段,反而把他老爹横征暴敛的手段学个纯熟,既没有才华也没有德行。蔡鋆一上任就对杭州刮地三尺,老百姓日子不好过,恨透了这个新知府。所谓苛政猛于虎,杭州的百姓就管他叫作“蔡虎”。

历史上的武松,竟然没上过梁山,也没打过虎

被赶出去的武松一方面有感于高权的知遇之恩,咽不下这口气,另一方面也想为杭州的百姓除害,于是决定杀了蔡鋆。他身上藏一把匕首,每日等待刺杀蔡鋆的机会。

历史上的武松,竟然没上过梁山,也没打过虎

这次,蔡鋆正带着他的狗腿子招摇过市,武松持刀上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着蔡鋆就是一顿猛刺,连刺十多刀。眼看蔡鋆有出气没进气,狗腿子们这才反应过来,朝武松一拥而上。武松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被制服,最后在大牢里受尽折磨而死。

历史上的武松,竟然没上过梁山,也没打过虎

杭州的百姓感谢武松除掉了“蔡虎”,又可怜他的遭遇,把武松入土为安,立下一块墓碑,在墓碑上刻下“宋义士武松之墓”。

“打虎”的武松没上过梁山,不过梁山上也有一个武松,估计是同名同姓。《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中都提到梁山起义的三十六个人中有行者武松这么一号。这两本书都是宋人所写,真实性比较高。估计施耐庵为了小说的曲折和丰富,就把“宋义士”武松“打虎”的英雄事迹修改一番,张冠李戴成“行者”武松头上了。

小编认为,刺杀蔡虎比打真正的老虎更加英雄气概。行者武松是逞酒使气,在自保的情况下打死老虎,而宋义士武松则是在明知必死的情况下,为了杭州百姓一往无前,不知道比行者武松高到哪里去了。

参考文献:《浙江通志》、《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